浅析“剩女”现象的社会学成因及影响

2020-07-23 11:26张玉欣
大经贸 2020年5期
关键词:剩女社会变迁

【摘 要】 在社会转型期,随着女性社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提高和职业压力等各方面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剩女”群体的数量逐渐增加,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剩女”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社会影响,以期客观理性的思考和待之。

【关键词】 “剩女” 择偶梯度选择 社会变迁

一、现象描述

社会转型期,社会流动的加速,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阶级,“剩女”便是其中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群体,2007年教育部发布了《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剩女”一词赫然位列其中。所谓“剩女”是指在人口高度密的城市,出于各种原因、暂时没有走进婚姻状态的适龄或大龄女性。她们往往具有“三高”特征,即高年龄、高学历、高收入。根据2005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分析,从1997年到2005年,30-34岁的未婚女性比率激增,尤其是30岁岁的未婚人口,未婚比例从1.2%增加到3.4%[1],表明当今女性晚婚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剩女”的存在也将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二、“剩”下的原因

“剩女”现象的产生從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既与外部社会环境变迁影响有关,也与个体追求社会地位的提升和职业发展有关。

(一)社会舆论变迁的影响

在传统农业社会时期,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说法,当女性到了适龄结婚的年纪,如果没有步入婚姻的殿堂,往往会是周围人眼中的“另类”,同时也会受到来自父母的催促,在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下,女性便早早完婚。但是随着社会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的女性早已摒弃了“女大当嫁”的舆论压力,她们在接受高等教育提升自己的同时,自主自由的考虑自身的婚恋问题,所以结婚年龄推迟。

(二)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

“剩女”现象是中国当前的社会结构变迁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冲击了中国的户籍控制,打破了长期条块分割、城乡隔离的格局。改革开放还增强了人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观念,人们敢于从血缘和地缘的小天地里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去寻找个人与社会更好结合点, 以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2]。同时,为了获得更好的社会发展空间,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城市聚集了大量的社会精英。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流动到城市中,同时由于做梯度的影响,被“。剩”在了婚姻之外。另外,城市所产生的异质性空间更急具有包容性,在一定程度上为“剩女”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心理和社会空间,这是为什么城市的原因“剩女”多的原因。

(三)婚姻中的择偶梯度

在中国的传统中讲究“门当户对”,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年龄、家庭、教育、社会阶级以及价值观、角色认同等相近或类似的异性为配偶[3]。然而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男女双方在择偶时还会考虑到择偶梯度问题,所谓择偶梯度是指在择偶时两性往往遵循“男下女上”的原则,即两性在择偶过程中,男性通常往“下”找,选择社会地位相当或较低的女性,以便于利用自己的优势掌控家庭的权利;而女性则倾向于往“上”找,希望配偶的学历、社会地位和职业收入与自己相当或高于自己,以获得精神上的依靠和安全感。假如将社会上处于适龄婚姻年纪的两性分为ABCD四个等级,按照择偶梯度理论来说,则A男找B女、B男找C女,C男找D女,如此一来A女和D男也就在婚姻市场中被“剩”下了,而A女显然不太可能和D男走入婚姻,所以就形成了婚姻市场的倒挂现象—城市“剩女”和农村“剩男”。

(四)女性的个体原因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女性独立意识普遍增强,认识到教育投资会提高自己在婚姻市场的收益,女性为了能在未来的劳动力市场中提升自身竞争力和职业收益,更加趋向于接受高等教育,在长时间的求学过程中,客观上促使女性被迫进入“剩女”行列。高学历、高收入的“剩女”逐渐改变了对男人的物质依赖,不再为经济而嫁,追求婚姻中双方的相互独立,以及建立在物质独立基础上的情感独立,她们更加追求爱情的纯粹性和质量,秉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寻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在这个过程中女性慢慢就过了适婚年纪,成为了他人眼中的“剩女”。

三、剩女的社会影响

我国传统伦理追求家庭和谐,突出家庭中男性女性责任、义务和忠诚等价值观念,如果适龄女性不婚比例上升,将增加父母的心理负担,直接影响到家庭的和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传统社会文化的代际传递和延续。同时“剩女”比例上升会加剧贫困地区男性“婚姻挤压”,2009 年一项调查表明,有四成的女性对婚姻要求较高,不会“下嫁”委屈自己。结果想娶的娶不了,想嫁的嫁不出去,如果“剩女”比例持续升高,将进一步加剧贫困地区性别比例失衡,同时也加剧了“剩女”滞婚现象[4]。另一方面社会媒体和日用词汇频繁使用的“剩女”评价将对未婚女性产生巨大影响。这不仅对未婚年少无男友的女性会有标签性影响,使“剩女”指涉呈低龄化倾向,而且会对未婚适龄女性产生无形压力,甚至会引起大龄未婚女性自我认知危机。

四、结语

“剩女”现象的出现既是社会变迁时期结构转型的结果,也是个人追求自身职业发展和精神独立的结果,多元化社会的发展应该正视这一群体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影响,理性的对待并解决好产生的社会问题,费孝通老先生说的“恋爱是个人的, 而婚姻是社会的”,大龄女性的婚姻问题应该得到政府有效的处理。

【参考文献】

[1] 宁鸿.“剩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理论界,2008(12):222-223.

[2] 叶文振,林擎国.中国大龄未婚人口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1998(04):17-23.

[3] 曲文勇,刘平.浅析“剩女”现象的社会成因[J].社科纵横,2009,24(03):45-47.

[4] 龚超,李春丽.论我国“剩女”问题及其社会影响[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34(02):12-15.

作者简介:张玉欣(1996-),男,汉族,山东省青岛市人,硕士研究生,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社会学专业,方向:城市社会学

猜你喜欢
剩女社会变迁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社会变迁语境下的近代报纸业态发展分析华
论农村家族的现代转型
中国“剩女”一点也不“剩”
“剩女”感到多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