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凉山彝族漆器手工艺的特征探究及保护对策

2020-07-23 09:46马霓维
锦绣·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特征

马霓维

摘 要: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在国内掀起了一股“非物质文化遗产”热,2008年6月7日,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凉山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的保护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也拥有了更大的政策支持与市场。工艺固然珍贵,也许更为迷人的,是背后古老神秘的诺苏文化。千百年来,凉山州喜德县浓缩和汇聚了彝族漆器文化的精髓,彝族漆器展现三色文化的发源地,彝族圣乍文化的中心,在中国彝族文化中占有了不容动摇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素有彝族“漆器之乡”的美称。自改革开发以来对漆器的传承与保护一直处于先导地位,因此,喜德成为了考察传统漆器手工艺的理想地。

关键词:凉山彝族;漆器手工艺;特征;传承;保护

彝族漆器艺术是彝族祖先的智慧的体现,给后代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彝族漆器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类型有餐具、酒具、饰品等,渗透进彝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彝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彝族漆器这一民间手工技艺在四川喜德已有了一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史,到了近现代,主要由居住在这里的吉伍家族传承。据记载,位于凉山地区喜德县依洛乡的阿普如哈是彝族漆器的发源地,漆器的最初发展形态是简陋的木质生活用具,一直发展到后世的彝人发明和使用的脚踏式木胚制作简单机械,再到如今工作效率较高的制作木胚现代的车床,从最初不上色的原木用品到髹了土漆的黑色用品再到用了土漆、银朱和石黄等珍贵天然原料进行人工彩绘的精美彝族漆器,从过去到现在漆器的髹饰工艺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国漆器的大国,虽然与北京雕漆、福州脱胎漆等相比,单从工艺论,彝族漆器未免相形见绌。因此彝族漆器髹饰工艺的传承人吉伍巫且①也习惯自称“土漆”。然而,凉山彝族地区没有文物的出土,这种古老而又神秘的彝族漆器,毫无疑问就成为了彝族人的“历史的活现”。正如西南民族大学彝学院的教授阿库乌雾诗中写到的一样:“那些世代珍藏也可以随时变卖的漆器,工匠们的青春和智慧难以估价,而更为宝贵的是,木与人,与周围的空气、水土和时光,达成的生命与生命之间神秘而美妙的默契,那可谓价值连城。”可见彝族漆器髹饰工艺的传承不仅是传承了工匠们的结晶更是传承了彝族人共同的精神信仰。对此,笔者将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分析彝族传统漆器髹饰技艺的特点,同时探讨此类技艺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一、传统漆器髹饰手工艺的特征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学者们众说纷纭,向云驹②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综合性、集体性、传承性与传播性、民族性与地域性、模式化与类型化、变异性、象征性等特征。贺学君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归纳如下:活态性、民间性、生活性、生态性。另外何星亮④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相对性、大众性、活态性。另外还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非遗的特征主要是:非物质属性、文化属性、遗产属性、传承特定的属性。根据以上专家学者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笔者从中找出符合彝族漆器髹饰手工艺的特征对此进行分析。

1、实践性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性,是指彝族的传统文化通常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并且一直实践着的,被一代又一代的彝族人民不断的改革实践着的,是一种集自然、社会、人以及各种关系为一体的知识体系。彝族人民基于这些知识体系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这些文化既是彝族人民实践活动的产物,也是指导现实具体实践活动的思想。因此彝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套体系正是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一个重要部分。凉山彝族髹饰文化最早便是从彝族先民的实践活动中得来的。我们国家处于北半球,漆树资源十分丰富,在陕西、贵州、湖南、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分布广泛,因此漆器很早就成为了我国伟大的发明之一。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当中,彝族先民发现传统的土漆粘合性强,并且具有防虫蛀、防龟裂等功能。最初先民们只是将黑色的土漆涂在木质器皿的表层,保护器皿不受虫蛀且使用时间增长,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审美也有了一定的要求,传统彝族三色黑、红、黄便开始在漆器中体现出来,先民们从大理等地购入石黄、银朱等作为颜料,根据本族的喜好绘制不同的花纹,因此便开始出现最为传统的髹饰技艺,并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髹饰工艺体系。

2、动态性

动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之一,也是文化项目本身的内在文化特性,是行为的主体在行为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性是人的行为所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性实际上就是人们正在实践着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不论发展历史长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存在动态性的,凉山彝族髹饰文化撇开发展速度来说也始终存在动态性,不论技艺向前发展还是在退步,动态性始终是不变的。

3、变异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异性源于它的动态性。变异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它既是事物本身的固有特性,也是社会文化变迁及人的行为变化所导致的结果。非物質文化遗产的变异即表现为形式、内容、特定等方面的变化,也表现为行为主体的变化,同时还表现为纵向上的历史变迁。这种变异性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空间环境的变异有关,即从横向上看,同一非物质文化项目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式、内容和特点。

4、历史性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积淀的结果。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非物质文化在今日之所以能够被称为遗产,就与文化的这种历史积淀性有关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种历史的产物,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不断积累,并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而传承下来的,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多的是强调依靠口头形式传承的文化。如今随着手工艺者的流失,人们更多的依靠书面的形式传承文化,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将传统手工技艺流传下去。彝族非物质文化的历史性,决定了彝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成为一个时代记录和反映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所取得的文化成就的必然要求。据古书《万物的开端》记载,彝族漆器的发明者是狄一伙甫,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已经流传57代。彝文文献《克哲》中的记载,漆器是彝族先民阿火且且的发明。在大凉山喜德县阿普如哈村又流传着漆器是勒格阿史发明的传说。甚至有彝族群众流传是大毕摩阿苏拉则发明了漆器。虽说法不一,但根据大多数手工技艺者的说法,他们最崇尚的彝族漆器家谱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的吉伍家支,吉伍家支的漆器制作工艺流传已有17代。按照人类学上的惯例,每代为25年,据推算吉伍家支漆器的制作大约开始于明清时代。口述历史作为一种服务于当下并建构于现实背景下的选择表达,很难说哪一种传说是最真实的但从这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彝族人民感情最真实的状态。这些传说都表明了一种共同的观念,彝族漆器历史悠久,是彝族先民最伟大的创造和智慧的结晶,本族人民对此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对祖先的深切怀念。正如西方学者范希纳所主张的一样,口述史的迅速发展是建立在“对民众记忆的有效性的相对承认”之上的。或许,民众的口头传承中的技艺的有效性更多的体现在一种民众共同的情感认同方面。

5、濒危性

随着各地彝族人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彝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慢慢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汉族的或现代化背景下的新的内容。这种濒危性,尤其是作为以口头和记忆为主要传承方式的非物质文化更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汉语,甚至英语已经成为主流语言,年轻一代已经习惯于接受现代主流思想,慢慢的放弃自己民族传统的文化。这种状况造成了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巨大困难。这种濒危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前凉山彝族漆器工藝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同时也面临了很大的挑战。首先来说是传承人方面的挑战,原始社会受到经济水平的制约,民主改革之前,掌握这门技艺的人在少数,加上解放后市场不景气,生产大量的缩减,漆器手工艺的传承出现了中断,八十年代以后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大肆的宣扬,但重操旧业的手工艺者还是很少,而且以年事居高者为多。此时正是这门手工艺出现断层的时候,据调查,手工艺者中除了大部分为老年人外,年轻一代很少有愿意继承此项手工艺的。许多年轻人初中甚至小学都没毕业就辍学跟着同村人外出打工,很少有人关注自己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问题。其实不难考虑其中的原因,无非就是传统技艺太过于枯燥,整天闷在作坊画画,对着一些没有灵性的物体,束缚了年轻人的天性;还有的年轻人则认为,制作漆器收入过低,不如外出打工亦或者当一名老师、公务员来得稳定。对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凉山州地区来说,人们都在忙着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很难要求人们在精神有所追求,以逐利为主的心态从很多方面影响着人们,因此漆器手工艺很难流传和保留下来。这样的局面使得彝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市场局面混乱,例如:产品质量差。由于传统的漆器髹饰工艺制作过程翻作,历时长,且如今生漆、原木材料资源短缺,许多厂家为了节省成本采用塑料、高压板等材料替换原本用的木材,用化学漆替代土漆,画工也粗制滥造,失去美感。原材料是假的本身就失去了彝族的本真,运用黑色的塑料,随便画上两笔,但是由于塑料制成的漆器不易摔坏,价格又便宜在市场上卖的也还不错,使得传统髹饰技艺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另外所谓漆器工艺本身就是以天然大漆作为原料进行生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层面上来说,保护彝族传统的髹饰技艺,最主要的就是保护手工艺背后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曾有专家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在于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包括生产性和产业化方式,都必须衣非遗项目的核心技艺(而不仅是技术),和核心价值(原本的文化内涵)得到完整的保护为前提,而不是以牺牲其技艺的本真性,完整性和固有的文化蕴涵为代价。而漆器髹饰技艺的人文价值正是人们对于漆的认识,利用和开发漆艺背后蕴藏的智慧、经验和观念价值。天然漆即生漆的消失,生漆也就不再作为漆器工艺的载体,也就失去了保护传统工艺的意义。

二、传统漆器髹饰技艺面临的问题及其保护对策

彝族传统的髹饰技艺制作工序繁杂,历时长,随着时代的变化工业用漆、塑料制品等由于获取渠道便利、制作工艺简便开始慢慢代替传统的制作方式。甚至在工艺制作的造型、色彩、纹饰、种类、生产经营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改变。为了使祖辈们的心血得到传承,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这项技艺的流失,但仅仅靠学者们口头的宣扬是不够的,上到相关政府部门,下至平头百姓都应该有义务保护这项传世技艺的完整性。对此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彝族传统漆器髹饰技艺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保护对策,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向,同时意识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1、原材料方面

传统的漆器主要是采用天然的土漆,但是如今社会发展迅速、经济文化水平的进步,化学漆的批量生产使得天然土漆难寻。天然漆的价格十分昂贵,许多生产漆器的手工艺者多采用化学漆。廉价的化学漆在高温下有毒素,有害人们的健康。而化学漆跟土漆难以辨认,致使市场一片混乱。因此如今市场上出现了两种批次的漆器,昂贵的为天然土漆;价格低者为化学用漆。同时如今国家提倡退耕还林,林业部门对于砍伐树木有着严格的规定。过去漆器的制作主要以木胎为主,角胎、皮胎、骨胎、竹胎、皮木胎为辅,现如今木胎原材料难以获得,角胎、皮胎、竹胎等市场远没有木胎广。另外皮胎多采用水牛皮、黄牛皮、牦牛皮、羊皮等,但制作工序比木胎更为复杂。角胎则挑选羚羊角、黄牛角、水牛角、绵羊角等,随着人们素质的提高,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强烈,因此皮胎、角胎等以伤害动物来牟利的漆器制作工艺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土漆贵在一个“土”字上,一个“土”字可以感觉到这项技艺的朴实,更可以感觉到这项技艺的历史之长。因此笔者认为土漆不仅仅只是一个称谓更是彝族传统漆器的一个载体,正是因为有了不易得到的材料才能说明彝族漆器的珍贵,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传统材料来制作的漆器才能体现祖先的智慧所在,这正是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对此,相关部门可以出台关于限制使用化学漆制作彝族漆器的条例,规范漆器的制作;亦或者在生产之后注意区分开土漆制作和化学漆制作,并注上明显的标记,加大土漆制作工艺的宣传,让人们了解传统制作工艺的精细与不易。国家及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如更换材料(找一些容易获得的材料)、保护和维护漆树甚至可以种植、规范市场让化学漆从此消失等。

2、造型、纹饰与工艺方面

在造型方面,彝族先民运用智慧创造出了许多造型独特的漆器,比如:猪蹄杯、鹰爪杯、角质杯、高足盘等独具特点的彝族漆器,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更在生活中就地取材,表现出彝族人朴实、纯粹的性格。各类漆器更是给人有美观、厚实、墩实的感受。从造型上看彝族漆器是先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断的摸索和实践的结果,在纹饰方面最先出现的是太阳、月亮等简单的造型,这是彝族先民对于宇宙生命运动的认识的体现。在色彩的方面,彝族漆器一般采用彝族三原色为主色调,即:黑色、红色、黄色。以黑色为底色,红色、黄色作为花纹,让人一眼就看出彝族的特色风格。同时,彝族的三原色具有不同的含义,即黑色代表着土地与群山,红色代表着火焰,黄色代表着阳光寓意着阳光向上,健康平安。彝族人们崇尚这三种颜色并且把这三种颜色运用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在服装、建筑、家具上都将三色融入其中。彝族漆器上的纹饰大多数都是比较抽象的图案,由点、线、面构成,这些图案都是来自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彝族人民的生存环境。这些纹饰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代表着大自然的纹饰,比如日月和山川;二是代表着动物的图案,比如牛眼、马牙等;三是代表着植物的图案,比如花朵、小麦苗等等;四是代表着日常生活的图案,比如:鱼网、窗户格子等等。彝族漆器的种类十分丰富,以前主要类型有:餐具、刀具、马具、军用器具等上百余种,随着政治文化的变迁,兵器、马具等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留下的大概还有十余种,例如:餐具、马具、毕摩用具等等。在工艺制作的方面,由于旧时凉山彝族地区生产力底下,传统的手工艺基本上都是由艺人单独完成的,漆器的制作也是基本由手工艺者单独完成,这样的生产效率极低,产量也不高。但现如今社会生产力在进步,引进了工业的机械生产,这样一来改变了以前全手工的工艺,漆器开始批量生产并且造型也相对固定没有创新。纯手工制作漆器的人已经很少,基本上木质胚胎的制作已经由机械化代替了人工操作,但是上漆和纹饰还是需要人手工绘制。近年来观察市面上流通的漆器,会发现粗制烂造的情况严重,没有固定的规范和标准,主要原因就是上漆程序和绘制花纹时的问题。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人们的审美需要,传统漆器的造型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创新成为了生产者们现在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如何创造出具有当代特色的彝族漆器,同时又能满足大众欣赏水平的漆器造型,这是手工艺者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就纹饰方面来说,如今市场上的漆器纹饰图案单一,并且绘制粗糙不再像过去那样精致,现在的生产仅仅为了产量,以次充好,这样下去漆器难以发展。就拿一般的漆器凳子来说,直线形的靠背造型一成不变,且与人脊柱的曲线不相适应,使人们坐上去之后舒适感不高。如果在凳子的基础造型上下功夫提高坐感,让人们感觉不仅实用度高而且美观。在色彩方面,虽然现在彝族漆器已经加入了其他的颜色,增添了许多时尚的色彩,但是要保留彝族原始的三色特色,如何让其他的色彩与三原色更好的结合,也是手工艺者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3、生产经营方面

在过去,漆器制作生产之后一般是提供给彝族人民使用,随着近年来凉山彝族自治州大力发展旅游业,这也给彝族传统漆器带来了经济的契机。越来越多的手工艺者看到了这门手艺带来的商机,开始开店或者办厂,生产经营开始从个人开始向家族扩展。漆器的购买人群从凉山州的人群扩散到各族人民,市场也扩展到更大的地方。雖然有了要对外发展的想法,但销量还是偏低,这是漆器市场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对此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影视、杂志报刊等信息的传播方式进行大力的宣传,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彝族的漆器文化,让彝族的文化艺术真正的被大众所认可,真正 的走进大众的视野,走进每家每户。首先应该让大众认识到漆器艺术的文化价值,从心底确立保护的意识。政府更应该加大宣传的力度,以保护为先而不是单纯的从经济的角度去加以利用。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规范市场的价格,不能让低劣的产品流入市场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用价格约束商品的质量,因为高质量的商品才会有更好的市场发展。

4、传承方面

过去在漆器手工艺传承的方面,彝族的漆器有着深重的“重男轻女”观念,一般认为这类手工艺的传承必须“传男传媳妇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思想,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一观念有所打破。现在的传承方式分为几种,比如:家族式的传承、师徒的传承、学校的教育等等。通过这些方面对漆器艺术的保护,就杜绝了漆器的老工艺者一旦去世,这门产业就难以维持下去的境况。虽然有了突破,但是问题依旧比较严峻,比如很多的年轻人认为漆器的制作过程枯燥无味,工资也不高,对漆艺没有兴趣,宁愿外出打工挣钱也不愿继承这门手艺,使得传承的人数大大降低。另外,国家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确立了手工艺的传承人,但是对于手工艺者的传承人来说,不应该是几个而是一批、几批甚至更多,国家这样的方式很有可能打击没有被评为继承人的那一系列人,不利于漆器艺术的发展。对此,国家、政府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挖掘出漆器艺术更多的文化、经济价值,让年轻人重视起本民族的文化价值,提高对漆器艺术手工艺者的扶持力度,比如:给予年轻人高的薪资待遇使其参与其中等等。另外,对于传承人的设定,数量上应该提高,让更多的艺人认识到自己对于传承漆器髹饰技艺的义务,让他们改变观念,不仅仅以盈利为目的,机械化的生产,毫无创新。

三、总结

凉山彝族地区的传统漆器髹饰技艺是彝族祖先智慧的结晶,我们有义务去发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今它所面临的困境也是众多非遗项目所面临的重大难题,特别是在文化的转型方面。如何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彝族的漆器在制作材料、造型、纹饰、色彩、生产经营、传承方面都有巨大的转变,好的方面要继续发扬,坏的方面更要有正确的认识。就漆器的手工艺来说,只有随着现代进步的方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加强宣传和保护的力度,综合考虑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的可能性,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才能尽可能的将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留向后世。

参考文献

[1]宋秋.凉山彝族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问题与对策[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板块).2014,12

[2]张建世.凉山彝族传统漆器手工艺的文化再生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07

[3]马山.彝族漆器——凉山彝族历史文化的传承物[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02

[4]马山.浅析凉山少数民族工艺[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08

[5]曲木尔足.浅析彝族漆器艺术[J].西昌学院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3,03

[6]吕荔.凉山彝族漆器纹样研究[J].民族学刊.2011,09

[7]陈丹.历史记忆、隔离机制与文化自觉——凉山彝族漆器工艺传承的多重语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8]孟悦.凉山彝族旅游商品开发现状研究——以漆器为例[J].中国商贸

注释:

①吉伍巫且,男,彝族,1953年5月1日出生于彝族漆器之乡——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依洛乡依洛村阿普组,8岁从艺,逐渐成为彝族漆器吉伍家族第十六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漆器髹饰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四川省第一届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艺专业委员会第一届(2002—2007)理事会理事。

②向云驹,男,现任《中国艺术报》社长。曾任中国文化报理论部主任,中国艺术报新闻部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以及秘书长。曾在文化部少数民族文化司工作,又在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从事新闻工作十余年。

③贺学君,女,1945年生,浙江宁波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理事,国际民俗学会(Folklore Fellows)通讯会员。

④何星亮,1956年8月生,广东梅州兴宁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学会常务副会长。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