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龄大长公主墓托果盘侍女图新考

2020-07-24 06:03王晶晶
收藏家 2020年6期
关键词:大长侍女本草

□ 王晶晶

图1 托果盘侍女图

陕西出土的大量唐墓壁画多是与当时现实相关的题材,并以人为主,绘制了墓主人及其身边的人员,揭示出鲜为人知的唐代宫廷及贵族生活,展示出了非常强烈的现实主义氛围与生活气息。不仅是研究唐代绘画艺术的宝库,也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房龄大长公主墓出土壁画亦是如此。房龄公主为唐高祖李渊第六女,卒于咸亨四年(673)五月,十月陪葬高祖献陵,终年55岁。房龄大长公主墓在考古发掘时已损毁严重,墓内壁画大多残落,仅存27幅相对独立的侍女图①。与其他唐墓壁画相比,其绘画风格细丽奔放,人物身材高大,神态自然,为唐初壁画墓中的精品。侍女手中所持壶、杯、盘、盒等器皿均带有浓厚中、西亚特征,经研究几乎都有考古发现的实物与之佐证,并与文献中贵族使用金银器的记载相符②,说明这些绘画题材,均取自于当时唐代宫廷中日常使用的实物,这些资料为我们研究唐代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

这27幅侍女图虽各自独立,细看又相互有联系。出于天井、甬道的侍女,双身交置于胸前,作伫立迎候状,出于墓室内的侍女,更为接近主人,手中多持有器皿,似为侍奉主人进餐饮食。在这些捧物侍女中有一位托果盘侍女位于墓前室东壁北侧,图中女侍头梳回鹘髻,着黄色窄袖襦,肩披深红色丝帛,系红色长裙,脚蹬如意云头履,面形圆润,体态丰腴,手持一五足圆盘,盘中盛有两种果品(图1)。这两种果品究竟是什么果子,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好奇。

大部分学者认为画面上处于盘左的果品是柿子。从外形看其状扁圆,下部一圈柿蒂,其中一只还着鲜艳的桔红色,画中果子形象生动,与真实的柿子无异。柿子在古代称为柹,是秋季成熟的一种水果,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礼记·内则》和《上林赋》中均有记载③,《齐民要术》中有用嫁接法繁殖柿子树的记录,并引《食经》中记载的用草木灰汁使柿子脱涩的方法④。据唐《酉阳杂鉏》中称,柿有七绝:“一寿二多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大。”⑤白居易在《朝归书寄元八》一诗中有“柿树绿阴合,王家庭院宽”的诗句。至晚自唐代起就是陕西关中地区普遍种植的植物。

侍女盘中右边有两个椭圆形带条纹的瓜果,这个果品具体是什么则争议颇多。有学者认为此果是佛手瓜或佛手柑,单从外形看,画中果子和佛手瓜确颇有几分相似。但佛手瓜原产于墨西哥及中美洲,19世纪初才传入我国,故此果是不会出现在唐代。佛手柑之说亦差强人意,因佛手柑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状如张开的手指,其外形与画中果形相差颇大,所以此果也不应为佛手柑。

还有学者认为木瓜或者甜瓜。木瓜在我国栽培历史已久,《诗经》中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诗句。但此时的木瓜并不是我们现在所吃的木瓜,它是中国木瓜,属于蔷薇科木瓜属落叶灌木,而我们现在汁多味美之木瓜,是原产南美的番木瓜,属于番木瓜科番木瓜属小乔木,16世纪晚期才传入我国,是两个不同的品种。中国木瓜古称“楙”,果实酸涩,不宜生食,水煮或浸泡腌渍以后才可食用。《毛诗正义》郭璞注云:木瓜“食如小瓜,酢可食”。⑥《齐民要术》在“种木瓜”中引《诗义疏》中木瓜曰:“欲啖者,截著热灰中令萎蔫,净洗,以苦酒头汁密之可案酒食。密封藏百日乃食之甚美。”⑦《毛诗物品图考》也载,“果实如黄金瓜,可以吃,但味不佳。”⑧这些都说明了中国木瓜的味道,并不好吃。中国历代以来栽种木瓜大都为药用,或为观赏。从外形上来说,中国木瓜果实成熟后似梨,外表光滑,果皮干燥后仍光滑不缩皱,所以有光皮木瓜之称。所以无论从可食性和外观上来判断画中之果都不会是木瓜。

图2 八月炸

甜瓜在我国的栽培历史也很久远,中国是甜瓜的起源地,陕西又是最早栽培地之一,早在先周时期的周原遗址中就出土有甜瓜种子⑨,《诗经》中也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的记载,其后历代典籍中都有甜瓜的丰富记载。甜瓜不仅是王公贵族,也是老百姓都能消费得起的普通水果。唐人也喜食甜瓜,甚至想办法利用温泉地热,冬春栽培,使夏季成熟的瓜提早成熟。唐司农寺设温汤监,掌骊山、蓝田石门等温泉,“凡近汤之地,闰黩所及瓜果之属,先时而育者,必为之苑囿而课其树艺,成熟则苞匦而进之”⑩,因此在二月、五月、七月,贵族们就可吃到成熟的甜瓜。但大多数的甜瓜还是应季而熟在夏季,“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却用水荷苞绿李,兼将寒井浸甘瓜”可知为解暑将甜瓜浸入井水中,所以将夏季成熟的甜瓜和秋季成熟的柿子画于一盘之中,似有不合理之处,从外形看其果形也不像甜瓜般圆润。不过目前学者共识唐墓壁画并非完全写实,还有一定范本存在,甚至画工有一定自由度的说法,所以这样处理也并非不可。但细想又有疑问,房龄大长公主十月葬于献陵,彼时正是柿子成熟之际,所以会不会有另外一种当季水果存在的可能性呢?

笔者在仔细观察之下,感觉此果从外形来看非常像秦岭自古以来就有的一个特产,俗称八月炸的一种野生水果(图2)。

图3 八月炸 采自《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八月炸或称八月札也称八月瓜,是三叶木通和白木通的果实,为木通科木通属的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因农历八月果熟开裂而得名。《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载:“三叶木通,果实肉质,长卵形,成熟后沿腹缝线开裂。分布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和长江流域各省。常生长于荒野山坡,溪边、山谷疏林或灌丛间半阴湿处。果实肉质,成熟后可食。(图3)” 《秦巴山区野生观赏植物》载三叶木通生长于海拔600~1200的低山区,是一种生于秦巴山脉野生植物,山民常常采集食用 。八月炸果实开裂后现白色果瓤,形似香蕉,乳白多汁,香甜滑嫩,闻之清润芬芳,食之美味可口,所以也有有土香蕉之称。成熟时果皮灰白色微带淡紫或黄褐色,呈长卵形,顶端钝圆,采摘后顶部有果梗痕。从外形上来看,八月炸成熟开裂的形状与壁画中描绘的果品十分相似,而且壁画中果实的顶端部位也绘有一段短短的梗茎,与实物颇为相像。八月炸的成熟期在农历八月下旬至农历九月的秋季,与柿子的成熟季相同,且其产地之一就在陕西,陕西的秦巴山区一直有野生八月炸。可以说八月炸和柿子一样是地地道道的唐代长安本地水果。

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成书于汉的《神农本草经》就收录有“通草”,即八月炸干燥的藤茎,它是一味常用中药,唐及唐以前称为“通草”,其后称为“木通”,功效为“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 我国历代本草中都有记载,通草是又名燕覆子的木通,别名又称八月瓜。

唐代,就有食用燕覆子即八月瓜的记载。中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成书于显庆四年(659)的《新修本草》载:“此物大者径三寸,每节有二三枝,枝头有五叶,其子长三四寸,核黑瓤白,食之甘美。南人谓燕覆。”唐孟诜(621~713)著《食疗本草》曰:“燕覆子,主利肠胃,令人能食,下三焦,除恶气,和子食之更良。”唐陈藏器(687~757)《本草拾遗》云:“子味甘,利大小便,宣通去烦热。食之令人心宽,止渴下气。”南唐陈士良《食性本草》载“燕覆子,寒,无毒,主胃口热闭,反胃不下食,除三焦客热。”

宋苏颂(1020~1101)编著的《本草图经》(1061)不但载有八月瓜可食用,还附记有唐代种植木通的记载:“通草……结实如小木瓜,核果瓤白,食之甘美……今人谓之木通……南人或以蜜煎作果,食之甚美,兼解诸药毒。”正元《广利方》(唐徳宗时期颁行)中记载:京师园圃间有种莳者。又按,张氏《燕吴行役记》(唐宣宗时期游记)中载有扬州大仪甘泉东院两廊前,有通草 。《本草图经》同时附有陕西南郑出产的通草图(图4)。今《西安植物志》中载:“三叶木通(八月瓜、八月炸),根、老藤、果实均有利尿、通乳、舒筋活络之效。其原亚种三叶木通与亚种白木通在西安植物园都有载培。” 可知今时之西安唐时之长安,是完全适宜八月瓜的生长以及培育的。现代研究表面,八月瓜中蛋白质、氨基酸、淀粉、可溶性糖及有机酸均高于苹果、橘子、梨等栽培水果,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和栽培水果相当,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水果 。所以八月瓜不但可食,而且口感很好,还具有极佳的食疗作用,能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益胃生津,清热利尿,还具有催产的功能。

中国古代向有药食同源之传统,唐代的农业文明已经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饮食文化也进入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新时期。唐人一直在积极开发新食材,并且在饮食方面不断创新,以饮食补身养生在唐代士大夫阶级中蔚然成风。美国著名汉学家谢佛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书中“食物”篇首就说到:“任何想要在食品与药物之间,或者是在调味品与香料之间做出明确区分的企图都是徒劳的,而这种区分会导致对于食品在唐代文化中的错误认识,食品在唐代文化中的作用是错综复杂的,而不是单纯一律的。经过博学的医师,尤其是经过道士精心研究过的每一种食品都兼有医疗作用。”唐代的食疗著作也颇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食疗本草》,著者孟诜师承孙思邈,他在继承前人食疗经验的基础上编著食疗专著《食疗本草》,成书后流传很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收集食物本草两百余种,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米谷、蔬果、动物都可为药源。在《食疗本草》中也载有柿子的食疗作用,“柿,主通鼻,耳气,补虚劳不足” 。柿子与八月瓜,这两种水果本身的营养价值就很高,在唐代既是高级的滋补营养品,也是食疗的佳品。

图4 通草图 采自《本草图经》

唐代水果生产虽较前代有所进步,但水果的生长最受气候影响,并且容易磕碰损坏和腐烂变质,难以长期保存。长途运输水果,不仅耗时耗力,而且稍有不当就会损失惨重。唐初社会经济还没有到达盛唐时期的水平,也不可能人人都能达到“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水准,所以在房龄大长公主墓壁画中出现两种陕西本地产的同季水果则更有合理性。这两种地地道道成熟于秋季的本地水果,显得正合时宜。

以上这些资料都进一步说明,无论从外形、产地、成熟季节以及营养价值和食疗作用来看,房龄大长公主墓中托果盘侍女手中所盛果品都很有可能是俗称八月炸的野生水果八月瓜和柿子。

注释:

① 安峥地《唐房龄大长公主墓清理报告》,《文博》1990年第1期。

② 齐东方《唐墓壁画中的金银器图像》,《文博》1998年第6期。

③ [汉]司马迁《史记》,卷117,中华书局,1975。

④⑦《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六四诗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版。

⑤ [唐]段成式《酉阳杂鉏》卷18,湖北崇文书局,1876(光绪三年)。

⑥ 《毛诗正义》。

⑧ [日]冈元凤撰、王承略点校《毛诗物品图考》,山东书画出版社,2002。

⑨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周原—2002年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9。

⑩ 《唐六艺》卷19《温汤监》。

猜你喜欢
大长侍女本草
探寻中华本草的足迹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我想拥有大长腿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侍女形象
粗心的一家
遛鸟公主
遛鸟公主
传中国企业竞投《大长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