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储运系统适应性分析及优化调整

2020-07-24 01:16刘芳大庆油田储运销售分公司
石油石化节能 2020年7期
关键词:输油油库大庆油田

刘芳(大庆油田储运销售分公司)

1 原油储运系统适应性分析

原油储运系统是连接原油生产和炼化加工的纽带,承担油田生产原油的存储和外输的任务。原油储运系统多建成于油田高产稳产阶段,系统建设规模与油田产能相匹配,系统能够很好的满足油田开发和炼化企业的生产需求,并且以安全、经济的最佳状态运行,但随油田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原油产量递减,原油储运系统的适应性逐步下降,油田进入开发后期,系统将面临低输量、低库存的运行风险,输储油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将显著降低[1-2]。

大庆油田原油储运系统大部分输油管网均建设于油田5 000×104t 原油稳产阶段,随着油田产量的递减,目前一部分输油管道均维持在低输量水平运行,管道流动安全性下降,管道运行风险升高,同时,由于输量降低,为了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管道运行温度不断提高,增加了运行能耗。2017 年,大庆油田储运系统输油单耗为1.54 kg/t(标煤),与2015 年同期相比上升4.05%。油田开发后期,随着油田产量的递减,原油储运系统的适应性将不断下降,准确分析原油储运系统的运行状态,有针对性的实施优化调整措施,提高系统运行负荷率,对于系统实现节能降耗、提质增效,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2 原油储运系统优化调整

大庆油田原油储运系统主要承担着大庆原油的储存和外输任务,主要由4 座大型原油储库和输油管道构成(表1)。近年来,随着大庆油田减产,其储运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系统逐步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显著下降。根据大庆油田开发后期产能部署和产量预测,2017 年大庆油田南一油库外输管道预计将低于管道最小输量8 277 t/d 运行,2023 年管道运行或将面临停运局面,下游炼化企业的原油需求也将无法满足。大庆油田原油储运系统适应性水平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油田整体生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通过分析大庆油田储运系统存在的问题及适应性,以保障储运系统正常生产及下游炼化企业的能源需求为前提,以生产调节灵活、节能高效运行为原则,对储运系统采取油库间协同调度、合并外输的优化调整措施,提高原油储运系统的适应性水平[3-6]。

表1 大庆油田原油储运系统建设现状

2.1 优化调整原则

优化调整方案应结合油田原油开发规划产量进行预测;优先确保下游石油炼化企业能源需求;系统优化调整工程建设适应年限按5~10 年来考虑,充分考虑下游石油炼化企业检修期间对系统运行能力的影响,合理确定优化调整方案;充分利用当前系统建设,生产调度灵活,节约投资。

2.2 优化调整措施

大庆油田南一油库上游周边暂无采油厂新油源可规划进入,南一油库与北油库外输管道同路由,外输终点都为末站,且南一油库位于北油库和末站之间。在现有储运系统设备设施建设基础上,在北油库外输管道与南一油库外输管道“交汇”处新建7.3 km 输油管道,将原北油库周转原油调入南一油库作为南一油库外输补充油源,解决南一油库外输管道低输量问题,同时满足下游炼化企业原油需求,储运输油系统调整前后布局见图1。对原油储运系统进行结构性优化调整可实现油库间周转量灵活调度,提高储运系统负荷率[7-10]。

图1 储运输油系统调整前后布局

2.3 储运系统运行能力核算

2.3.1 运行能力计算

1)储运系统水力计算如下:

式中:h为管道内沿程水力摩阻损失,m;λ为摩阻系数;L为管道长度,m;d为输油管道的内直径,m;V为原油在管道内的平均流速,m/s;g 为重力加速度,m/s2;qv为平均温度下的原油流量,m3/s。

2)储运系统热力计算如下:

式中:tR为管道起点原油温度,℃;tZ为管道终点原油温度,℃;t0为管道中心处最冷月份平均地温,℃;C为输油平均温度下原油的比热容,J/(kg·℃);K为总传热系数,W/(m2·℃) ,管道的总传热系数可基于管道实际运行数据采用反算方法;D为管道的外直径,m;qm为管道原油质量流量,kg/s。

2.3.2 系统能力核实

1)正常运行期间。2017—2025 年北油库调入南一油库原油量预计为24 558~16 862 t/d,北油库原油调入后南一油外输量预计为34 172~12 124 t/d,南一油库外输管道输送能力为43 000~8 277 t/d能够满足油库外输需求。依据上述公式对正常运行期间北油库和南一油库外输管道进行水力、热力计算,经核实2 座油库现有输油设备能够满足系统运行参数要求,油库输油管道运行能力计算见表2,北油库、南一油库正常输送期间适应性分析见表3。

表2 油库输油管道运行能力计算

2)下游炼化企业检修期间,北油库原油调入后南一油库外输原油量预计最高可达45 693 t/d ,初期将超过管道最大输送能力43 000 t/d,为保证管道安全外输,检修期间南一油库采取升库存以平衡输量,油库规划储油量5 000 t/d,根据以往经验检修时间按45 天计算,预计增加库存22.5×104m3,南一油库现有库容60×104m3能够满足检修期间储备需求,炼化企业检修期间系统能够保证稳定运行。

2.4 效果评价

1)储运系统优化调整措施实施后,南一油库平均日输油量增加2.35×104t,增幅达214%,管道输量大幅增加,运行热能消耗下降37.18%,年节约天然气158×104m3。

2)油库间协同调度储运系统运行效率提升了13.66%,输油耗电量下降4.07%,年节约输油用电53.72×104kWh,优化调整前后系统运行能耗对比见表4。

3)储运系统输油单耗下降37.77%,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取得了的显著提高,系统适应性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表4 优化调整前后系统运行能耗对比

3 结论

1)原油储运系统优化调整措施的实施,将北油库原油调入南一油库作为南一油库外输的补充油源,既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又实现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实现年节约天然气158×104m3,年节电53.72×104kWh。

2)该方案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储运系统的适应性水平,同时保障下游炼化企业预计10 年的稳定能源供应,满足能源需求。

猜你喜欢
输油油库大庆油田
基于第三方施工的长输油气管道保护方案研究
关于油库精细化雷电预警的探讨
《大庆油田》
输油气管网系统优化设计与实施
广告索引
大庆油田设计院有限公司
艰难创业 气壮山河——纪念大庆油田开发建设60周年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在机场油库安全的应用
油库信息化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