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人文关怀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对不良反应的降低作用

2020-07-24 02:0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8期
关键词:监护室体征关怀

李 蕾

(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CICU,江苏 常熟 215500)

作为医院的特殊科室之一,重症监护室内收治的患者多具有病情危重、进展较快、病种复杂等特点[1]。发病后,由于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抗生素及侵入式检查,不仅会影响体质的增强,而且会减退机体免疫力,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2]。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给予重症监护室患者优质、合理的临床护理服务,可维护生命体征的稳定,减少皮肤破损、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基于此,本组课题选择了80例患者样本,经对比护理,现将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作用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参与本组课题研究,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排除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等干扰因素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分得患者40例,其中,18例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年龄上限为84岁,下限为20岁,平均年龄为(45.72±6.48)岁,疾病类型:呼吸衰竭13例,多发伤7例,恶性肿瘤3例,感染性休克8例,消化道出血5例,其他4例。研究组分得患者40例,其中,15例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年龄上限为86岁,下限为19岁,平均年龄为(45.68±6.52)岁,疾病类型:呼吸衰竭11例,多发伤9例,恶性肿瘤4例,感染性休克7例,消化道出血6例,其他3例。对比两组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重症监护室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如口腔护理、体位护理、心理安慰,以及卫生护理。

在对照组基础上,研究组重症监护室患者还需应用人文关怀护理,主要包括:①隐私护理:临床护理期间,医护人员应帮助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注意尊重患者个性,做好隐私保护工作[3]。②耐心服务:长时间的卧床治疗容易诱发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医患人员在面对患者时,应面带微笑,通过贴心、耐心、细致的服务,为患者营造舒适、放心的治疗环境,进而缓解负性情绪,提升治疗积极性。③个性服务:为了提升护理效果,增加患者满意度,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医护人员应给予其更加个性的服务。如遇语言障碍的患者,应在床旁放置手写板,便于患者写出个人需求;如遇肢体障碍患者,应定时帮助患者改变体位,清洁皮肤,或者更换内衣物[4]。此外,为了转移患者注意力,提升生活质量,还可在重症监护室内播放音乐。④疼痛护理:出现疼痛症状时,医护人员应及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疼痛等级评估,然后按照获得的评估结果科学选择镇痛药剂,帮助患者减轻疼痛症状。⑤探视护理:结合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在不违反相关制度及条例的前提下,医护人员可尽量满足患者家属的探视需要,通过长时间的陪伴和鼓励,有效安抚患者的烦躁情绪,优化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效果。

1.3 观察指标

(1)护理前后,分别监测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脉搏、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等。(2)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出现感染、皮肤破损、失眠、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组课题研究所得相关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开展处理和分析。以生命体征为准的计量资料通过“±s”表示,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准的计数资料通过百分比(%)表示,并用t或x2检验。若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脉搏、舒张压、收缩压等生命体征变化不具有对比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出现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出现1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50%。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对比(±s)

组别 n 脉搏(次/min) 舒张压(mmHg) 收缩压(mmHg)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40 101.25±15.12 91.21±12.18 87.43±16.21 81.26±12.63 132.38±15.53 125.15±13.65对照组 40 100.98±15.24 98.52±17.31 88.27±16.56 87.39±14.18 132.57±16.15 139.68±13.61 t-- 0.079 2.184 0.229 2.041 0.053 4.767 P-- 0.936 0.031 0.819 0.044 0.957 0.000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 论

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不仅表现在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方面,还表现在医护人员对患者人格的关爱、尊重等方面[5]。因此,人文关怀护理的实施,是现代护理进步的一种具体体现。

护理后,研究组的脉搏、舒张压、收缩压等生命体征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人文关怀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护理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升临床护理价值。通过隐私护理、耐心服务、个性服务、疼痛护理、探视护理等方式,给予重症监护室患者人文关怀护理,可调节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紊乱状态,提升治疗积极性和配合度,同时还能缓解疼痛症状,增加脑供血,减轻心肌缺血程度。

综上所述,将人文关怀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有助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上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监护室体征关怀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