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模式在手术室器械清点中的应用分析

2020-07-24 02:07叶,张丽,海燕*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8期
关键词:清点手术器械品管圈

赵 叶,张 丽,海 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手术室器械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和适应现代人们的要求和标准。为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保证手术质量,品管圈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是由工作场所相近或者互补的人员自愿组建,并根据科学的方案处理工作各方面问题的小团体[1]。品管圈模式运用各种统计工具,分工合作以提高管理水平,在医学界得到广泛运用。现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将其分两个对照组各100例,A组患者男54名,女46名,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3.67岁,B组患者男46名,女54名,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2.36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患者100例运用传统清点方式对手术室器械进行清点,B组患者100例则采用品管圈模式对手术室器械进行清点,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室器械清点率和手术护理发生差错率,总结得出关于品管圈模式在手术室器械清点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模式操作方法:①准备阶段:首先根据同一部门或工作性质相关联、同一班次之原则,组成品管圈。然后选出圈长。②实施阶段:针对手术内容,展开头脑风暴,明确责任分工。即探讨并确定在手术室器械的管理过程中,在清洗手术器械、加强管理和保养器械、排除手术器械故障等各类工作的展开中,责任下放到个人,以有效降低感染发生几率和提高手术器械的清点率,保持其良好性能。同时在选用外来器械时,对其供应渠道和生产厂家进行综合评估,严格制度,冰进行高质量的消毒灭菌操作。③总结阶段:针对本次实施阶段出现的情况制定器械清点卡,针对问题对圈内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对手术中出现的特殊器械和新进器械进行专门的培训指导,以备后用。

1.3 观察与评价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室器械清点率和手术护理发生差错率,总结得出关于品管圈模式在手术室器械清点中的应用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A组患者在手术室器械清点时出现的数量不符和护理差错的几率都较B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手术中清点器械物品时发生数目不符情况比较、护理发生差错情况比较

3 讨 论

品管圈模式在管理手术器械的过程中加以运用,不仅可以提高手术室器械管理的质量,而且可以加强圈内人员的互动交流,充分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可以降低手术室容易出现的各种风险,并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本研究采用简单对照方式,通过品管圈模式和传统模式的对比分析,得出品管圈模式在手术器械管理中的优势,总结为三点:①有效提高手术器械清点率:在该模式中,每个工组人员明确自己责任分工,在分责制度较为明确的情况下,更能有效激发个人责任感和积极性,提高对自己责任内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因而提高清点率;②有效降低手术护理出现的错误率:实施品管圈模式能够提升护理管理绩效护理工作具备促进医疗安全和民众健康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严防护理差错,需要常态化运行[2]。提前规划是该手术的一大亮点,做好规划并进行有效实施,可明显降低手术护理中出现的错误;③提高患者满意度:手术室作为开放性场所,极易出现污染状况的发生,采用品管圈模式可进行严格灭菌,提高患者体验度和满意度,减少其在手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采用品管圈模式对手术室器械进行清点不仅可以提高手术室器械管理水平,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差错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清点手术器械品管圈
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探讨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原位清点法应用于术前物品清点的效果研究*
互联网对商业银行零币清点工作的实证分析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综合管理在减少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中的应用效果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
提高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