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分析

2020-07-24 02:07张芙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8期
关键词:涂片分析仪血常规

张芙蓉

(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中心医院,内蒙古 乌海 016040)

血常规是临床的三大检验中的一种,血涂片则是血常规检查中常用的检查方法,在临床开展检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方法与其他检验方法相比有自身独到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就血常规检验中开展血涂片分析后取得效果进行分析,现总结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84例患者,以检验结果是否异常分为对照组(正常)和实验组(异常),每组各4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为19~65岁,年龄均值为(42±3.29)岁;实验组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为17~65岁,年龄均值为(42±3.2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检验方法

研究中使用的血液样本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患者的血液标本,均以EDTA开展抗凝处理,放置常温环境下保存,于4h内完成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使用仪器为血细胞分析仪和配套试剂、双目光学显微镜和瑞氏姬姆复合染液。所有血液标本均经血细胞分析仪开展检测,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进行警报信号设置,如有上述指标任何一个异常时,应实施血涂片分析。

血涂片应于2h内完成,制作中确保血膜薄厚度适宜,头体尾分明、细胞分布均匀且血膜边缘整齐,与玻璃片还应保持一定距离,长度占其三分之二。随后对涂片进行染色,根据检验标准配置染液。最后镜检过程中,先试用高倍镜或者低倍镜对涂片全貌观察,确认涂片质量是否满足试验标准,确认外周血细胞与其他细胞分布及白细胞计数是否与试验结果一致。重点对血涂片尾端是否有异常细胞存在进行详细观察,并将体尾交界处部位的有核细胞、红细胞相互不重叠区域位置作为镜检位置。镜检中,对细胞比例进行观察,了解其形态、计数;了解血小板凝聚及数量增减情况;了解红细胞结构是否异常[1]。

1.3 观察指标

观察血液检测仪及血涂片检查结果,如果血液检测仪结果正常,血涂片结果异常,表示假阴性;如果血液检测仪结果异常,血涂片结果正常,表示假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取SPSS 19.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以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血涂片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的假阳性率11.9%,对照组的假阴性率为7.1%,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实验组结果更具有准确性,详见表1。

表1 血涂片检验结果[n(%)]

3 讨 论

人体细胞由有形细胞及液体组成,临床中开展的血常规检验则是对血液中有形细胞进行检查,主要为血小板、白细胞及红细胞。所以血常规检验则是对以上三种细胞的数量、形态进行观察,以此判断是否有相应疾病出现[2]。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假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假阴性率(P<0.05),说明实验组结果更具有在准确性。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中已有较多地区实现了血液分析仪代替血涂片检查的转变,通过血液分析仪,能够实现检测工作的效率和精准性。但是该方法不能够对嗜碱细胞和幼稚细胞进行区分,同样也不能够实现对异型淋巴细胞的检查。相关研究表示,开展血常规检验中,在依据血液分析的基础上,如果存在异常情况,还需要开展人工血涂片进行镜检分析,以免发生漏诊及误诊情况,有助于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血涂片分析是检验人员在显微镜光学仪器辅助下开展的一种诊断方法,能够更直观、详细的观察到细胞的毒性及病变反应,有助于减少漏诊及误诊现象。同时血涂片镜检中能够实现对形态异常红细胞的检测,如半月状、椭圆形及锯齿形,也可清晰的对血小板的形态及分布情况进行观察,进而为患者疾病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3]。

综上,在血常规检验中血液分析仪不可完全取代,需要血涂片分析进行辅助,以此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涂片分析仪血常规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血常规解读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两种常用染色方法在性成熟SD大鼠阴道涂片中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