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柯氏模型的实习护生无菌操作技术培训方案的应用效果

2020-07-24 02:07李韶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8期
关键词:护生无菌手术室

张 丽,薛 桃,李韶玲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2.新疆医科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无菌操作技术是《护理学基础》和《外科护理学》实验课程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护理人员从业的基本技能。对于手术室来说无菌操作技术更是贯穿了整个工作流程。如何加强手术室无菌管理直接影响手术质量,已经成为广大医务者高度关注和重视的热点问题,亦是研究的热点领域[1]。实习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充足,但向实践转换困难,同时也存在教材中与实际临床应用不符、更新内容不及时等问题[2]。柯氏四级评估模型是目前培训系统中较为常用的评估培训效果的方法,将培训效果分为4个递进的层次: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3-4]。本研究将柯氏评估模型应用到手术室护生无菌操作技术培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5月在手术室实习的124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下简称护生)。根据护生入室实习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将2018年7月~2018年12月我科接收的本科实习护生共62名为对照组,2018年12月~2019年5月我科接收的本科实习生共62人为试验组,入院前均已通过我院入院实习统一考试。均由护理部安排具体轮转日期,分为12组,每组5±2人,在手术室实习时间均为四周。两组护生专业、学制、在校学习课程一致。试验组男性6名,女性 56名;对照组男性8 名,女性52名,两组护生年龄分别为(21.53±1.34)岁和(20.69±1.27)岁,两组护生在校外科护理成绩分别为(86.19±5.73)分和(85.83±6.1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P=0.61)。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带教方式进行培训,实习护生到科室后,由总带教使用1个学时完成参观熟悉手术室布局、消防知识、法律知识、职业防护及介绍科室规章制度,根据科室带教计划分配带教老师,由带教老师一对一入手术间完成4周带教。

试验组的护生应用柯氏模型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无菌技术操作的带教培训。从柯氏模型评价要求的四个方面(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制定培训方案。本次培训主要以学习层和行为层为主:学习层:护生对手术室无菌操作技术的掌握程度。入科的第一、二周,对护生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统一培训。理论知识方面:护生实习期间安排每周安排一次小讲课,由总带教进行无菌操作相关知识的讲解。在进行带教的过程中实行一人一师制负责护生的无菌操作技术的带教,由带教老师每周一次在示教室进行示范教学并监督护生根据考核标准进行无菌操作的练习。行为层:这部分主要是对护生在实际工作中无菌操作实践应用能力,是护生从示教室向手术室转化的过程。实习第三周开始护生在带教老师的监督下独自进行手术台的摆放,鼓励学生老师一起搭档传递器械,由带教老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评价。

1.3 评价指标

所有护生在出科的最后一天下午进行统一的考核:实践操作考核为基础护理中的无菌技术操作、穿脱隔离衣、洗手等无菌技术操作考核,实践操作考核满分均为100分,60分为合格。实践应用能力:由带教老师进行评价,总分100分。违反一次无菌原则扣1分,例如跨越无菌区,穿好手术衣后双手低于腰下,手套污染等。得分≥90分则认为该生工作中表现优秀;60~90分认为该生工作中表现良好,有待提高;<60分则认为该生工作中表现不合格。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应用SPSS 21.0软件处理,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无菌技术培训理论操作考核成绩

护生接受柯氏模型为基础的教学培训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理论操作成绩的比较分析(±s)

表1 两组护生理论操作成绩的比较分析(±s)

分组 n 理论知识 操作成绩对照组 62 83.791±2.359 85.958±3.071试验组 62 93.500±3.763 96.212±2.802 t-16.584 -18.966 P 0.000 0.000

2.2 无菌技术操作实践应用能力

接受柯氏模型规范化培训后,护生在实习过程过无菌操作实践应用能力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比较分析[n(%)]

3 讨 论

3.1 柯氏模型提高了手术室实习生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

通过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来了解护生对无菌操作相关概念及技能操作的掌握程度。护生在接受了柯氏模型规范化的培训后后理论和技能操作水平均有所提高,试验组的理论、操作成绩平均分均在90分以上,这说明目标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理论和操作知识水平,与多项研究结果一致[5-6]。本次目标教学的整个过程均有专人管理负责,带教老师在执行方案前均已接受了专业的管理,教学目标及考核指标和方式统一,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因此提示在以后的护生临床带教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意愿,掌握学生的动态,灵活改变教学方式,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3.2 柯氏模型的培训方式提高了手术室护生无菌操作实践能力

研究发现50%[7-8]左右的培训效果来自于学生返回临床实践后所发生的变化,即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的过程。分别从临床中需要持续稳定操作的关键行为、组织驱动力和成功的必要条件这三个方面来观察实际效果的改变[9]。本次研究以带教老师对护生在工作中违反无菌原则次数来评价护生的行为改变,根据得分分为优、良和不合格。以总带教小组为后续辅导、科室的激励措施为组织驱动力,以管理层的支持为成功的必要条件,结果显示67.4%的护生在工作中表现优秀,能够将所学的理论及操作与能够灵活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而对照组结果只有45.1%的护生在工作中表现优秀,这可能跟带教老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实际需求有关。

本研究结果证明,在护生的无菌技术操作培训中应用柯氏模型进行规范化培训,有利于增强护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大大提高了手术室护生的临床带教效果。充分证明柯氏模型在医学教学培训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护理带教的培训提供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护生无菌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基于无菌术的毫针持针钳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