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儿童中心论”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2020-07-24 02:15孙雪
文存阅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杜威基础教育

摘要:杜威是伟大的教育哲学家,其教育思想集中批判了传统教育中的以教师为中心,基于哲学和心理学,开创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现代教育。“儿童中心论”主张教育要尊重兒童的天性和身心发展特点,重视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儿童直接经验的获得,对教育的发展和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了解“儿童中心论”的理论基础,深刻挖掘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认真总结“儿童中心论”对当代基础教育的启示,对推动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儿童中心论;杜威;基础教育;教育哲学

基于民主主义、实用主义、机能主义心理学等思想,杜威提出了儿童心理学理论、“做中学”“教材心理学化”等教育思想,主张“以儿童为中心”,极大促进了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

一、“儿童中心论”的理论基础

受新经验论和探究式认知的影响,杜威指出教育的必要性:“任何经验,通过社会生活的更新而得以延续,这是一个毫不夸张的事实。教育,在其最广义的层面上,就是这种生活的社会性延续的手段”[1]。在杜威看来,教育与长进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即教育就是长进,没有教育,就没有长进;教育不进步,社会也就无法前进。

对于“如何使教育既能很好地保存传统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具有现代精神的社会成员?”这一问题,杜威认为真正哲学意义上的教育应包括以下三个要点:儿童的方面、将来儿童要进去做人的社会方面,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学校和教材。“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成人社会是教育的目的,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学校作为二者的连接,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必须保证学校所教授的内容与社会发展的方向相统一,这样才能保证儿童所学科目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际应用,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的参与共同生活的能力,通过良好的教育对社会进行积极改造,从而建设民主公平的现代社会。

二、“儿童中心论”的教育哲学思想

(一)儿童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

杜威认为,儿童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教育活动要紧紧围绕儿童开展,儿童所表现出的天性和需求,正是学校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要欣赏并正确引导儿童的不成熟状态,通过教育帮助儿童实现个性的解放和需求的满足。杜威反对用成人的标准衡量和评价儿童,认为传统的教学观严重抑制了儿童的成长,教师在课堂上的绝对权威将儿童置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儿童的人格发展,教学内容与儿童的实际生活脱离,所学知识在社会中难以应用,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儿童的创造性发展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应将儿童视为教育的出发点,将其视为“发展中的人”,主动关注儿童的兴趣爱好和个性潜能,以儿童兴趣为教学设计的中心,吸引儿童对教学活动的主动关注,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激发儿童的创造潜力。

(二)重视儿童经验

杜威认为,儿童教育过程不仅仅是心理学的,还是社会学的,社会是儿童教育的归宿和终极目的。教育不仅要关注儿童的内在潜能,还要重视儿童经验尤其是社会方面的经验。杜威反对教育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脱离,进而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主张,提倡教育要与儿童生活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紧密联系,杜威认为,如果学校教育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实际,那么从学校出来的儿童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也就不能融入到社会共同体中。“做中学”的活动课程将儿童从传统教育的“静坐”中解放出来,不仅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教学形式,学校课程的设置要结合教学实际,协调好理论课和活动课的比例,使二者互为补充。

(三)儿童教育需要一定的训练和成人指导

杜威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同样肯定成人指导在儿童教育过程中的积极存在。儿童成长具有发展性,与之对应的教育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成人的正确引导和积极训练则是促使儿童迈向下一成长阶段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儿童实现有效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应对儿童的学习过程加以引导,通过练习和训练的方式,使儿童在具体实践中形成对事物的认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儿童生命的成长。当然,这种来自成人的训练和指导应是理性积极的,反对成人在忽视儿童实际、违背教育和自然规律的情况下对儿童施加强制性干涉,成人只有在活动中加以恰当引导和训练,才能及时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表现,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素养和道德品行。

三、“儿童中心论”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一)积极引导儿童的兴趣需求

正确利用儿童在任何阶段表现出来的需要和兴趣,以便引导不断发展[2]。儿童的兴趣需求是其主动学习的根本动力,更是促使其进一步发掘潜能、探寻真理的内在源泉,只有儿童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或出于自身需求而想要了解,教育才会有效果。因此,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应积极发现并利用能够吸引儿童兴趣的、促使儿童从事有益活动的材料,包括教具、教材等,保证儿童的学习目的是由内而外的、出于兴趣需求的,即儿童学习行为的产生是由他自身的目的引起。儿童在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经验,并形成了相应的看法,学校教育就不仅仅是简单地学科教学,还要保证教学内容与儿童已有的认知之间建立关系,更好地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当儿童认为所学的知识经验感兴趣并对其有益,就会主动学习,教育者在发现和培养儿童兴趣需求的同时,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将其视为“发展中的人”,合理运用教学智慧,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满足儿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需求,正确引导和发展儿童的学习兴趣。

(二)尊重儿童天性

教育者要对儿童天性形成正确的认知,即天性是儿童获得成长的本源,以一种潜在的、隐蔽的方式存在于儿童的内在,并会在儿童未来的教育中显现、发展[3]。杜威认为,教育活动的主要根源是儿童本能和带有冲力的态度及活动,教育者在施教之前,首先要正确认识儿童天性的重要性,即儿童的天性是教育的宝贵财富,是儿童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教育者要积极引导儿童释放天性,促进儿童的生长,抑制或违背儿童的天性将阻碍其成长,亦阻碍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其次,教育者要放下成人的权威和偏见,将其视为拥有独立平等人格的人,培养“共情”能力,主动倾听和了解儿童的内心想法,给儿童选择的权利和表达自我的机会。最后,儿童生性活泼,教育者应以儿童天性为前提,合理有效地安排教学活动,将其从长期“静坐”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引导儿童在动手实践过程中积极思考、增长知识,充分激发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注重协调理论课和活动课的课程占比,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和对学习的诉求。

(三)课程设置要与儿童经验紧密相关

课程设置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有意义的课程首先要与儿童的经验密切相连,使儿童根据已有认知,在课程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性。杜威突破了传统的二元对立论,指出“儿童”和“课程”并不是两个对立面,课程根据儿童经验而设,儿童通过课程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二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当代基础教育强调内涵式发展,重视课程的创新性改革,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教学,也要重视儿童实操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就需要将儿童的经验发展水平作为课程设置的重要考量,儿童在自己熟悉的知识中不断适应和提升,逐渐增长知识经验,从而实现有意义的教学和学习。同时,学习的实质是经验的不断改造和重组,课程的设置应协调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关系,强调儿童的主动体验,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活动,在真实情境中进行体验、探索和思考,积极发现问题,并根据已有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不断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为面对下一个新情境做好准备。

(四)培养儿童参与社会共同生活的能力

杜威主张“学校即社会”,也就是说,学校对儿童的教育要以社会为背景,以儿童已有认知为基础,帮助儿童获得认识并区分社会关系的能力,在社会关系中不断认识自我和他人[4]。学校连接着儿童生活与成人世界,应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在保证儿童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儿童参与社会共同生活的能力,不断获得与更新生活经验,从而承担社会责任,成长为一个对民主社会发展有用的公民。作为教育者,首先要形成儿童与成人间的关联,让儿童了解成人世界,明白成人所做的事情的价值和意义,有利于儿童对成人生活感兴趣,从而主动在自己的所观所行与成人的行为之间建立连接,在共享的环境下初步认知社会生活并产生社会心理倾向;教育者还要正确引导儿童的活动和成长方向,使其视自己为社会共同体中的成员并进行积極地改造,最终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此外,杜威还重视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主张基于儿童的心理特征,以社会性的情境为教育背景,通过道德教育使儿童更好地协调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结语

从杜威的教育哲学角度看,“儿童中心论”要求教育者从儿童的天性本能出发,接纳其未成熟状态,积极引导儿童的兴趣需求,培养儿童共同生活的能力,进而促进社会发展、构建社会共同体。学校和教育者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从社会的整体环境出发,不断超越传统教育思想,尽可能多地为儿童生长提供条件,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威.杜威全集中期著作第九卷(1916)[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2]刘艳滨,姚伟.杜威教育哲学视阈中的“以儿童为本”及其实践意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1(01):26-30.

[3]石为华.学校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杜威教育思想简述[J].教师之友,2002(02):26-28.

[4]张云.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杜威教育哲学的启示[J].探索与争鸣,2005(04):48-50.

作者简介:

孙雪,女,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教育学硕士。

猜你喜欢
杜威基础教育
我说的不一定是真相
我说的不一定是真相
让我们摇起橹来
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儿童水墨画课程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从“独白”走向“对话”:杜威研究的历史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