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元明清才子佳人剧的发展及其折射的社会思想演变

2020-07-24 02:15肖雅
文存阅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演变

肖雅

摘要:元明清时期是我国才子佳人剧创作以及优秀作品问世的高峰期,其体现的主题思想经历了“以情反礼”“以情反理”“情理合一”等历程,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不同时期人们思想观念以及社会思潮的变化。

关键词:元明清;才子佳人剧;演变;社会思想

一、才子佳人剧定义及元明清才子佳人剧发展脉络

对于才子佳人剧的范围界定,学界一直存在分歧,其根本在于对“佳人”定义的分歧。本文认为对才子佳人剧的范围界定不应局限与“佳人”身份地位,有才有貌的年轻男性、内外兼美的年轻女性与双方对爱情的追求即可成就一部才子佳人剧(部分例外作品另作阐述),因此本文将以“才子佳人剧”的广义定义进行分析阐述。

才子佳人剧的精神内涵最早可追溯到《诗经》,自汉代到魏晋南北朝出现的一批志怪作品许多记载了人神或人鬼恋,唐代兴起的传奇中已经产生了一定数量的才子佳人故事,直接对后世创作产生重要影响。才子佳人剧在元杂剧时期成型,在元杂剧中占约五分之一比重,明清时期则发展更为兴盛,占明清戏曲创作总量近三分之一,这些作品中才子佳人不同的故事进行模式及结局也反映出不同时期社会思想在追求至情、突破传统束缚与遵守伦理、维护传统礼制之间的矛盾转换。

二、元朝才子佳人剧的演变及体现的社会思潮变化

元杂剧中的才子佳人剧相较于之前,呈现出情节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情节模式化、人物形象固化的特点。

元杂剧中有许多改编自唐传奇的作品,其改编后的版本常常拓展了情节与细节,如郑光祖改编自陈玄佑《离魂记》的《倩女离魂》,将原本的情节丰富扩充,加入了大量细节描写以及人物心理描写,使整个故事更加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元杂剧中的才子佳人剧大体可分为三类,其中男主人公身份差异不大,为书生或官人,女主人公身份在第一种类型中为大家闺秀;第二种为青楼女子、第三种为女神。才子佳人剧的这三种主要类型在明清没有太大变化,基本已成定势。

除了剧情走向的模式化,元杂剧中的人物设定也逐渐固定下来,比较稳定地出现了四类人物。除才子与佳人之外,帮助他们传情定情的推动者和拆散他们的破坏者的形象也有了更明确的形象定位。除此之外,在才子与佳人的爱情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人发生了变化。元杂剧中,女性通常占主导,如《西厢记》中张生从第一面为莺莺所倾倒开始,一直热烈地追求,而莺莺囿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以及受自身性格特点影响,在传情过程中长期处于心口不一、极度别扭的状态,迟迟不肯真正接纳张生,她的态度甚至对张生考科举的态度产生了影响。这是女性占据主导地位的明确体现,也是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封建传统观念的体现。

三、明清才子佳人剧的演变及体现的社会思潮变化

在元杂剧以及宋元南戏的基础上,明清戏曲前所未有的繁荣,而才子佳人剧在其中占有绝对优势。无论是创作总量、所占比例,还是创作者身份、观演者人数等等,都可证明明清是才子佳人剧最辉煌的时期。

明清才子佳人剧的题材类型更加多样化,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本身也是人情世故中的一部分,必然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在前朝,这些其他方面的因素体现得仍不甚明显,而在明清时期,从类型上来看,除了完全宣扬“至情”的扬情型剧作,其他如猎艳型、道德型、杂糅型等,都在世情、政治斗争等方面有一定程度上的笔墨。在此通过扬情型剧作浅析明代中后期的社会文化思想。

元代时理学的地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而明初朱元璋重塑理学权威地位,才子佳人剧在这一时期便大量减少。明中后期,心学发展起来,出现王阳明等一批心学家,同时在李贽等一批哲学家对理学传统伦理的突破鼓动下,人们开始正视自己的情感需求,推崇“情”,癡迷于“情”,以“有情人”自居,成为了当时的有社会热潮。此时,爱情成为人们抒发情、肯定情、赞美情的最佳表达方式。

早在元代时,《西厢记》中就已体现出对情的高扬,而正是因为这种“至情”的雏形,使得《西厢记》直到后世仍长盛不衰。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更是对“至情”的极致歌颂的最佳代表。

当然,《牡丹亭》中除了体现了当时追求“至情”的思潮之外,也存在着无卡避免的情理之争以及对理的妥协。汤显祖之所以借助鬼来“为情所使”,是因为在鬼的世界里,抒情主人公可以凌驾于世界法则、现实情理之上追求至情,一旦从梦中醒来,一旦从阴间归来,汤显祖就不得不让笔下人物遵守现实的法则。如原本已作为妻子和柳梦梅一起生活的杜丽娘还魂后坚持要取得了父母的同意才真正和柳梦梅在一起。

明末清初是才子佳人剧取得突出成就的一段时期,康熙年间,《长生殿》和《桃花扇》的问世标志着传奇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此后的优秀剧作开始减少,创作趋向于一味地模仿前人,作品同质化,呈现出清中后期思想僵化、文化禁锢的特点,才子佳人剧的主题更偏向于情理合一,将“情”与不合道德伦理的“欲”划分开来,把“情”作为道德的一部分,更倾向于忠于情的主题表达。当然,此时期也存在一部分突破模式、大胆尝试的优秀剧作家,如李渔等,为才子佳人剧的创作拓展了更多题材,也带来了更多探索和思考。

四、结束语

元明清时期的才子佳人剧总体来说是不断上升进步的,从情节丰富性、手法娴熟性、题材的拓展等方面来看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其体现的主题思想经历了“以情反礼”、“以情反理”、“情理合一”等历程,核心仍在于情与理的矛盾,这也是对当时社会思潮的一种体现。

参考文献:

[1]王永恩.明清才子佳人剧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2]张影.论元明清爱情婚姻剧的发展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1.

[3]《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组.中国古代文学史(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演变
平顶山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及优化研究
浅谈汉族姓氏文化
论日本文化的复合性特征
浅谈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服饰的演变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民国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演变研究
从神话到《诗经》中复仇意识的演变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