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霍邱地区林业生态保护重要性研究

2020-07-24 15:36夏良才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0年4期
关键词:林业生态绿色经济生态保护

夏良才

摘要: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为了改变生态环境问题,应该重视林业建设,不断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实现生态保护,在进行林业生态保护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规划设计。本文主要阐述了林业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同时重点论述了林业生态保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林业生态;生态保护;绿色经济;科技支撑;安徽霍邱

1 林业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1.1 林业生态保护事关低碳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气候问题凸显的情况下,低碳环保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低碳可持续发展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能源的低消耗和低污染等。现阶段,国际上公认的低碳环保方式有产业的优化、能源的优化等。此外,为了应对全球变暖的问题,我国已经提出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林业的发展在低碳环保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森林资源能够为人类的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生态支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離不开林业的发展和建设。其次,森林是低碳发展的重要渠道,森林资源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汇资源,在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和防风固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2 林业生态保护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

在国家“五位一体”整体布局中,生态环境建设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通过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能够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国家,同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中,森林是起着主体作用。尤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尊重林业发展的规律已经成为未来林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3 林业生态保护事关绿色经济的发展

绿色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环保、低碳和无污染等。首先,森林资源是重要的原材料,尤其是木材对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作用。但是在进行林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首先,森林中有重要的生物资源,森林中有生物总量的优势,是重要的能源宝库。从现阶段我国的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情况看,其储量已经达到了3亿t,而面对国际资源短缺的现状,通过发展森林资源新能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

2 林业生态保护规划设计的特点

2.1 全局性

在进行林业生态保护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全局性的思想,顾全大局,重视将经济、政治、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相结合,保证林业生态保护规划的设计符合全局性思想。在林业生态保护规划设计过程中重视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在设计过程中保护的观念不仅着眼于当下,同时还应该考虑未来的发展。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应该采取多维度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2.2 长远性

林业生态保护规划设计应该坚持长远性的思想,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考虑当下的利益,同时还应该有利于促进利益的长远性。为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在具体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从整体上把控林业规划的方向,同时结合地域差异和结构差异等方面实现规划的完善性。此外,还应该制定长远的林业生态保护的发展策略,同时能够和经济、政治和社会相适应,实现协调性发展。在实际规划的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而应该有计划性和长远性,充分地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发展方向,同时保证林业生态保护的规划能够切实的指导实际工作,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奠定基础。

2.3 实践性

林业生态保护规划应该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保证其能够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具体的林业规划应该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规划的合理性是促进规划设计实践性的基础,通过丰富的经验和指导能够促林业生态保护规划设计的不断完善。

2.4 群众性

林业生态保护规划设计还要具有群众性的特点,因此,应该积极的鼓励群众参与其中,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吸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地区发展的经验进行规划设计。可以说,林业生态保护规划设计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密切,因此,应该充分利用规划设计的这些特点,为促进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奠定基础。

3 林业生态保护的机遇

3.1 生态保护意识逐步增强

在治理全球环境问题方面,森林起着重要的作用,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自从全球生态问题出现以来,如何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相关的数据显示,在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世界范围内每年都有热带雨林的消失和生物物种的灭绝。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之后,我国的森林资源覆盖率实现了提升,但是随着沙漠化问题和水土流失问题的不断出现,我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因此,加大林业的生态保护力度非常的重要,不仅在维护生态多样性和水源涵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3.2 林业生态保护的制度日趋完善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先后提出了应该发展低碳经济,同时促进高效能、低能耗和低排放经济模式的发展。同时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制定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从国家发展、经济和环境等几方面阐述了构建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林业生态保护方面有以下内容:首先,林业相关的法律更加健全;其次,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再次,对林地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3.3 经济与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基础和支撑。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不断地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也在不断提升。在林业建设方面,我国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且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三北防护林等工程,为促进我国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此外,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的一些技术如生物分子技术和森林监测技术等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尤其是科学的进步在林业发展和管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3.4 林业生态保护的成效十分显著

现阶段,我国在林业生态保护建设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就,如林业资源实现了上升,不仅总量在增加,同时质量也在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格局。从相关的调查和数据中可以知道,我国的森林资源覆盖率实现了提升,整体森林覆盖面积增加了十二个百分点。此外,通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工作,我国的森林资源覆盖面积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五位。

4 林业生态保护的挑战

4.1 现有林业资源相对量有限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的林业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林业建设形势严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绝对量大而相对量少”的问题。通过多年的发展和人工造林的努力,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已经实现了提高,但是人均占有量还是不足,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0%,人均森林储备量占世界的10%。可以说,人均资源占有量和人均资源覆盖率的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我国森林资源匮乏的问题,这给林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4.2 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不佳

系统性不足和科学性欠缺是林业生态建设不佳的因素。林业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全局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其中全局性指的是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顾全生态全局,在遵循林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资源的协调发展。在林业生态保护建设的过程中还应该科学的处理林业发展中的一些关系,从而推进林业生态工程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发展不理想,一些人片面地认为增加林地面积就能实现对生态环境的维护,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整体发展质量的下降。此外,在林业保护中,对结构和效益认识的不到位,不能充分考虑树种和林种之间的关系,从而造成林业中树种不合理的情况。

4.3 林業生态保护压力巨大

在林业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对森林资源认识不到位、乱砍滥伐、特别是在深度贫困的平原地区,林业比农业的产出效益和政策补助都比较低等都严重影响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还有现阶段,许多人还是没有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林业的保护等。此外,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乱砍滥伐现象的经常出现不仅影响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行业对木材资源的需求量比较大,怎样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协调林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是人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政府要加大林业发展资金的投入,激发社会和林农发展林业的信心。

4.4 减排承诺带来的现实压力

为了降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带来的影响,我国制定了降低CO2排放量的规定,在规定中要求,在2020年之前,我国的GDP CO2排放量应该比2005年降低40%-45%,为了更好地实现该项承诺,林业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从我国的国情看,发展中国家发展能源和促进经济结构发展的重要手段就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势必带来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卢大威.浅谈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J].林业科技情报,2016,48(2):42-44.

猜你喜欢
林业生态绿色经济生态保护
贵阳生态保护法庭的成立与发展
沈阳卧龙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探究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
绿色经济发展问题探析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分析
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对林农营林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