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框架理论之于自杀报道的构建与反思

2020-07-26 14:22李雨函
新闻传播 2020年2期
关键词:健康传播

【摘要】网络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等特点,对公众的公共健康观念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自杀是一个争议较大且研究意义显著的问题。现有研究指出:面对自杀这样的敏感议题,媒介在进行新闻生产时,应该加强对舆论和公众观念的引导,将自杀行为当作一种公众健康问题来进行报道。本文以2019年12月南方周末关于北大女生自杀事件报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框架理论视角分析该报道自杀议题的媒体呈现方式,并提出两点规范性建议:在概念系统层次构建理性同情、以人为本的新闻框架,在文本结构层次构建融入结构性问题和权力因素的新闻框架。

【关键词】框架理論;健康传播;自杀报道

2019年12月12日中午,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不寒而栗”的爱情:北大自杀女生的聊天记录》(以下简称《“不寒而栗”的爱情》)引发了舆论热议。这篇报道讲述了一个逻辑简单的故事:女生的男友很介意她不是处女,女生受此观点影响后觉得是自己错了,最终自杀。公众在关注受害女生遭遇、痛斥“渣男”的同时,对报道本身提出了一些质疑和批评,主要集中在写作手法和报道内容方面,包括非平衡报道、媒体罪责推定以及忽视隐私权等。

然而,从关注文本的学术观点出发,这一案例背后有更加深刻的意涵。作为公共健康信息的主要来源,媒体无疑会影响公众对健康问题的感知,乃至思考、理解与践行健康行为的方式。[1]在此意义上,依循新闻为“社会现实的建构”这一理论旨趣,本文试图通过上述案例研究我国媒体中对以自杀为代表的当前公共健康问题的报道模式。报道本身并非自然产物,记者在处理信息和意义时必然有整体性的“诠释基模”,此即“新闻框架”,而框架就可被视为是新闻工作者在组织事实过程中的主观性介入。可以说,框架是一种构连了文本与语境,生产与表达,并且兼具心理学和社会学视角的理论观点,对于分析自杀报道这一具备多层次研究背景的案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契合性。

一、新媒体时代框架理论的演绎与自杀报道现状

(一)框架理论的起源与嬗变

“框架”一词最初来源于认知心理学,框架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19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进入新闻传播学领域。[2]在社会学家E·戈夫曼看来,框架是一种认知结构,用来认识和解释客观世界,从而可以感知、理解和归纳很多具体信息。[3],这一理论在新闻以及其它类型的传播文本上具有直接的适用性。

在互联网媒介环境下,信息来源的复杂多样使得其传播框架带有产生复杂后果的风险,而风险随着框架线索的开放从而逐步增加。尤其是自媒体平台上信息传播的非传统方式,使得高风险性的框架线索和消极性的框架内容经过几何传播,实现了更加复杂的和非理性的传播框架聚集的结果。该框架结果容易导致非理性的意见倾向,从而带来受众心理框架倒塌,并诱发公众社会行为反弹。[4]

(二)框架理论视角下自杀议题的研究架构

以南方周末《“不寒而栗”的爱情》为例,报道从个体事件“北大女生不寻常的恋爱经历”出发,对恋爱引发的自杀悲剧以及男女方相处细节展开详细描述,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报道新闻。笔者借用张明新的框架层次结构,从宏观上的概念系统层次框架和微观上的文本结构层次框架分析南方周末的报道,[5]这一结构是框架理论在健康传播领域中的本土化成果,对健康报道有良好的适用性。

概念系统层次框架是指文本/话语在概念层面所表达的框架讯息层次值高低,尤其是到底关平价值、事件抑或细节,是由公共健康的伦理学和哲学决定的。Lakoff提出,人们之所以能理解任何类别的文字、图片或行为,是因为他们可以按一定顺序将这些材料归纳到现有的概念系统中。概念系统层次框架是指在概念层面由文本或话语表示的框架讯息的层次高低,而文本结构层次框架是指新闻记者用来组织新闻文本的方式,Iyengar将新闻文本的框架区别为通过系统资料和全面概括围绕一个命题进行报道的“主题框架”与报道中讲述一个或多个具体故事的“片段框架”,其研究表明,受众在接触主题框架时更倾向于对将被报道的事件做出社会意义层面的解释:而接触片段框架时受众更倾向于寻求个体层面的解释。

在本文当中,“概念系统层次框架”可以分为价值框架、事件框架和细节框架,分别是对人类普世价值的表达、描述生活中的一般事件以及关注细节、策略、手法。“文本结构层次框架”可以按照Iyengar的观点分为主题框架和片段框架。

从上述分类出发,南方周末对于自杀这一议题的建构几乎完全处在事件框架、细节框架和片段框架内。那么,报道框架具体如何体现的,自杀报道框架又应该如何建构,理应关照的议题、情感和价值有哪些?下文将开展进一步探讨。

二、新媒体时代框架理论视角下自杀报道的实现方式

黄旦指出:框架理论的核心是媒介如何生产,或是说媒介通过怎样的方式反映现实同时规范了人们对之的理解。因此面对自杀这样的敏感议题,媒介在进行新闻生产时,应该加强对舆论以及公众观念的引导,将自杀行为当作一种公众健康问题来进行报道。除了客观报道事件本身外,还可以增加“预警信号和应对方案”等内容,改变公众对自杀的偏见和误解,鼓励自杀风险的人群积极寻求帮助,发挥媒介“社会守望者”的角色。因此,北大女生自杀不应仅被理解为一桩离奇的个案,而应让公众看到个体悲剧背后的结构性问题和公共意义。这需要新闻工作者将自杀视为一种公共健康问题,在概念系统层次构建理性同情、以人为本的新闻框架,在文本结构层次构建融入结构性问题和权力因素的新闻框架。

(一)概念系统层次:应构建理性同情、以人为本的新闻报道框架

结合上述的框架分类,南方周末对该事件的报道在概念系统层次过多向“事件框架”和“细节框架”倾斜,即过度关注具体事件和细节,缺乏价值引导。可以看到,报道中存在大篇幅涉及死者聊天隐私的内容,包括有关自杀方式的细节。对于读者而言,这样的细节报道框架最后指向的究竟是真正的“同情”还是基于窥私欲的对悲剧的消费?比如报道发出后,马上就有自媒体跟进,发起关于“处女情结”看法的投票活动……此外,披露特殊自杀方式是否会导致跟风模仿?答案恐怕是不乐观的。

在大众媒体的引导下,“同情”已并非纯粹私人感受,而变成了包含着城市大众的“公共同情”。道德震撼则是形成“公众同情”的一个极重要的条件。事件对公民的道德底线触及越低,影响就越大,更能激发人们的情绪,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越有可能构成网络事件。[6]由此可以看出南方周末的报道锁定在了事件框架和细节框架内,采用偏颇的“道德震撼”引向不健康的“公众同情”。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记者在关注民生的同时也应坚守一定的新闻专业主义和职业道德,不能消费“同情”。这就需要构建起兼具理性关怀和以人为本的“价值框架”,唤起读者的真正的理解、同情和理性思考。比如报道自杀时,应从宏观上充分考虑新闻报道可能对受众带来的影响;同时避免简化自杀原因可能会产生的误导,不应忽视自杀的复杂现实以及对其亲人的破坏性影响等。

(二)文本结构层次,应融入结构性问题和权力因素

在文本结构层次,南方周末的报道呈现的多为“片段框架”,对人物、事件的叙述颇为碎片化,未交代相关的社会背景和相关事件及人物。首先报道简化了悲剧的深层原因,造成一定的社会感染效应。有读者认为,女生之所以会自杀是因为男方是一个典型的“PUA”(搭讪艺术家)。实际上PUA的效果被过分夸大,这只是一个替罪羊,事件背后的结构性问题和公共意义显然被忽视了。

报道中牟林翰的行为,许多读者认为这是一种“精神控制”,即把现象归结为一种特定的心理一行为活动,但这种印象是由报道框架上的偏重引导出来的。心理一行为层面上的结果,实际牵涉社会的不平等结构,因为只有控制者利用了已经存在的不平等,所谓“精神控制”才能发挥作用。

具体到家庭暴力的语境中,这种不平等通常表现在性别上:女性被歧视为非理性、情绪化和更容易疯狂的人,被认为需要由男性主导和控制。例如牟林翰对于包丽的各种“暴力”行为——“除了指责包丽不自重,他还指责其说谎,开始问包丽与前男友的性爱细节,他列举出种种做爱方式,让包丽回答哪些有、哪些没有。并让其以‘妈妈的健康发誓没有骗他。”[7]可以看出,男方利用了社会结构中已经存在的偏见基础和权力关系,才得以对包丽实现了心理一行为层面的控制。然而报道框架上的偏重掩盖了这种更普遍的权力关系,这涉及到媒介内容中的隐性暴力,包括媒介侵犯个人隐私及名誉权、刻板成见和污名化报道,以及由此导致对个人或特定群体的媒体歧视和偏见等行为,其造成的伤害程度由于难以测量、跟踪和量化,因而未能引起研究者的充分重视。

费立鹏曾指出中国的自杀者很多并非因精神疾病,而是因为社会问题如家庭矛盾、经济困难等。因此,自杀更应被看作社会问题,只有校准主题框架,并且重视事件的结构性意义,新闻报道才可能不把这类事件简单看作“一个不寻常的恋爱样本”,而是反映个案和社会环境之间的深层次联系。正如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从个体事件看到社会结构。

结语

南方周末对于这一自杀议题的建构在事件框架、细节框架和片段框架上有明显的偏重,一方面使其对于结构性问题和权力关系中的弱势群体关照不足,媒体报道缺乏价值引导和人性关怀;另一方面,南方周末对于自杀议题的建构游离于社会背景之外,将事件描述为一场精神控制下畸形恋爱所导致的自杀,脱离了社会环境,忽视新闻各要素和各个人物之间存在的整體关联。此类新闻的报道框架不仅不利于自杀事件的预防,亦不利于社会公众对此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行动决策。从改善新闻框架建构角度来看,在概念系统层次和文本结构层次构建理性同情、以人为本以及融入结构性问题和权力因素的新闻框架,对自杀报道中存在的前述问题或有良好的解决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32.

[2]李莉,张咏华.框架构建、议程设置和启动效应研究新视野——基于对2007年3月美国《传播学杂志》特刊的探讨[J].国际新闻界,2008(3):5-9+27.

[3]王凤莲.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框架效果的影响因素探究——基于黄海波事件的案例分析[D].湖北:中南民族大学,2016.

[4]张允,张粉.全媒体时代大众传播中的框架效应与舆论引导[J].现代传播,2014(7):148-149.

[5]张明新.后SARS时代中国大陆艾滋病议题的媒体呈现:框架理论的观点[J].开放时代,2009(2):131-151.

[6]何明敏.“公众同情”在中国新媒体舆论中的建构、原因与影响——基于“江歌案”报道的话语分析[D].山东:济南大学,2018.

[7]柴会群.“不寒而栗”的爱情:北大自杀女生的聊天记录[R].(2019.12.13)https://mp.weixin.qq.com/s/tpmkwg0jVBf-CmrH8mDBBw.

【作者简介】李雨函,郑州大学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社会学、媒介传播。

猜你喜欢
健康传播
对马拉松运动“媒体奇观”现象的探析
医院健康传播引入微信公众平台的措施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健康传播问题探析
社会认知理论视角下的社交媒体健康信息传播研究
社会认知理论视角下的社交媒体健康信息传播研究
浅析自媒体时代我国健康传播的发展
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实践中的应用探究
基于实践视角的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新探
《燕赵都市报》做好健康类新闻的认识与实践
新疆乡镇居民健康信息传播类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