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党报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形式

2020-07-26 14:22马维勇
新闻传播 2020年2期
关键词:时政新闻创新探索

【摘要】时政新闻是对于国家政策导向的宣传和大政方针的报道,其政治性、政策性及服务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当前,面对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如何让人们在互联网上看了时政新闻发布后,还要再去翻开党报看报道?如何更好地发挥党报优势,为读者提供理性、建設性的深度分析?如何在工作实践中创新党报时政新闻报道形式,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党报时政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探索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时政新闻;报道形式;创新探索

近年来,各类新媒体竞相进入受众视野,对于时政新闻,各类媒体的报道风格也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报道形式的日趋丰富和写作技巧的不断创新,除常见的时政消息之外,解释性报道、深度报道等文体也被广泛采用,这些形式以其新鲜灵活、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更加贴近大众,获得了更好的传播效果。

一、时政消息,与群众关注有机结合

时政新闻题材较为严肃,主要包括会议新闻、领导活动新闻、主题宣传报道等。党报作为主流媒体,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所以,党报时政新闻的消息要比一般新闻更加严格,对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都有更高的要求。

对于会议新闻、领导活动新闻、党政机关政务活动等时政消息,在报道内容上,要突出重点、抓住要点、提炼关键点,要善于从领导讲话和一般性会议材料中选取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将这一事件与时下百姓的关系联系起来,尽可能利用有限的篇幅,增强新闻可读性,提升报道感染力。

此外,还要做好会议信息的延伸,把会场之外的新闻作为报道不可缺少的内容。对于缺乏事件、动态的经常性政务报道,要把消息写生动,也必须到会场外寻找与会议相关的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了解会议召开背景,探究新闻背后的新闻。

2018年春节假期过后第一个工作日,邢台市召开“双创双服”活动动员大会,聚焦创新创业和服务发展、服务民生。《邢台日报》紧紧围绕此项重大活动,在做好常规报道的同时,后续推出各县市区和社会各界强烈反响稿件3篇,并及时开辟“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用力抓好民心工程”专栏,特别推出《沉下心干事实打实创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等20篇系列报道,跳出会议找新闻,从群众的角度写新闻,为扎实开展好该项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二、解释性报道,提高舆论引导力

时政新闻报道具有严格的规范性、程序性和严谨性,特别是针对重大事件和重要会议等内容的报道,更是如此。另外,因为时政新闻事件发生通常有其特殊的原因,而读者对此并不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完全正确的分析,所以对于重大的时政新闻,主流媒体有必要进行及时、准确的解读。

以广大群众越来越关注的各级两会为例,作为一年一度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报理所当然要担当起宣传的重任。例如,近年来,《河北日报》在“两会”报道上,除以往安排固定版面的常规性报道外,还另外开辟了《两会特刊》,有针对某一社会重点或民生热点问题的“深读”,有代表、委员参加会议的“原声”,也有围绕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定内容的“聚焦”,通过创新探索,让全省两会与经济社会、百姓生活更紧密连接。

通过学习借鉴上级媒体的经验做法,从2010年起,《邢台日报》在全市两会报道方面主动创新,在做好程序性报道的同时,充分利用解释性报道,对政府的工作给予重点突出、详细适当的解读,力求在规定性报道之外更有新意,有效提高舆论的引导能力。

在邢台市两会召开前夕,《邢台日报》都会就广大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调查,清晰掌握大家关心的热点话题,使相关报道更加有的放矢。通过互联网、党报热线等前期调查,对深受关注的医疗改革、收入分配、就业问题、住房问题、教育公平等民生问题,组织记者提前与市直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深入一线开展有针对性的采访,掌握更加详实的内容资料和鲜活素材。在“两会”召开期间,专题制作《两会特刊》,围绕会议主题和百姓的关注热点,连续作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提炼、重点解读、深度剖析,开辟“两会特稿”“原声传递”等栏目,有力有效地增强了地方“两会”报道的宣传效果。

三、深度报道,探究真相启迪民众

深度报道具有探究事件来龙去脉、启迪民众、引导舆论等优势,面对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以其“深度”见长的特性,成为与新兴媒体抗衡的重要手段。

《河北日报》的“新闻纵深”特稿从2003年8月创办以来,始终坚持“第一时间的深度,事实背后的事实”报道理念,结合关平人民利益的热点问题,严守党性原则,着眼实际、实事求是,其内容的独特性、权威性成为传播效果制胜的关键。

实践中时政新闻的深度报道,要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追求大众视角。在注重政策性宣传的前提下,密切联系群众生活,小切口、大视角,拉近时政新闻与读者的距离。

2018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邢台日报》从7月18日起在头版头条开辟了“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陆续推出《“好望角”里看外贸》《南和县崛起“中国宠物食品之乡”》《“临西态度”创造更多“光明速度”》等多组深度报道。这些稿件集中展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邢台事、邢台人,均注重从民生的视角寻找亮点,在思想性、可读性上进行“深加工”,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时政新闻报道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更要注重新闻本身价值的深化,用好用足会议透露的各种信息,挖掘会议背后的深层次社会问题,把一般性新闻报道引向深度,把会议新闻的相关事件进行深化。

四、创新表达手法,增强传播效果

为了有效应对电子媒体的挑战,增强党报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创新表现手法、让新闻生动起来,已经成为纸媒提升影响力的必然选择。当前,党报更要勇于改革,在充分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同时,调整自身理念,注重受众体验,不断运用新技术,尝试更多、更新表现形式,拓展时政类新闻报道空间,持续保持自身的权威性。

2020年1月1日起,作为新一年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探索,河北日报正式推出《值班老总读报》短视频栏目。該栏目立足于党报权威公信力的优势,适应移动化、可视化的传播发展趋势,由河北日报值班副总编辑轮流担任主播,分为《新闻速览》和《重点关注》两个板块。一经推出即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和好评,并被新华社客户端转载推荐。据不完全统计,首期节目上线短短6小时内,全网点击量达到70余万。

紧跟时代步伐,丰富表达手法,新华社在运用新媒体技术方面,一直是各地传媒学习的标杆。例如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网首次采用“三维立体书”的形式解读报告,推出《跃然纸上看报告》创意视频,对当年政府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及过去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进行了可视化呈现。产品一经推出,不仅访问量过亿,转载媒体数量更是超过了800家。可见,创新表现形式,既能提升新闻宣传的效果,又能提高传统媒体与受众的粘性和互动。

近年来,《邢台日报》也在不断利用多媒体报道时政新闻方面进行着新的尝试。从2019年11月15日起,在“掌上邢台”移动端推出《点点说新闻专题报道:高质量发展新县城》,定期通过3D立体小视频,对各县经济社会发展、县城建设、民生实事等重点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报道,形式鲜活,便于阅读。此外,针对部分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制作成简洁明快的H5作品,利用丰富多变的形式,将发布的核心内容变成易于理解、生动活泼的视觉化“动新闻”,极大增强了群众对时政新闻的关注和兴趣。

总之,时政新闻是地方党报新闻报道的核心部分,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地方重要会议活动、重大发展成就等进行报道的同时,还要强化新闻宣传的思想深度、理论高度,注重通过深度分析,深入阐释主题内涵,注重从民生视角,寻找大题材与普通人之间的关联,并不断尝试吸收和运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利用媒体融合的多种传播手法,增强新闻的可视性、直观性,在实现新闻传播价值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党报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彭雪,马铁群.融媒体产品的温度感、科技感与体验感[J].新闻战线,2018年5月(上).

[2]宋春蕾.用创新的表现手法抓住用户眼球[J].科技传播.2019年7期.

[3]李刚.浅谈时政新闻创新[J].活力,2010年第6期.

【作者简介】马维勇,邢台日报社新闻中心编辑。

猜你喜欢
时政新闻创新探索
基于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新探索
浅谈时政新闻的创新与突破
新常态下人事档案的创新管理探索
三年制专科美术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信息图表在时政新闻中的可视化传播路径
城市台时政新闻“讲好故事”的四条路径
政治传播中非语言符号在编解码过程中的非同步性变化
基层刑事技术的现状与创新探索
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