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质量管理在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

2020-07-27 15:59张丽伟江淑芳狄佳冯诚怿刘惕戴玉芳李雪梅
医学信息 2020年13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

张丽伟 江淑芳 狄佳 冯诚怿 刘惕 戴玉芳 李雪梅

摘要:目的  評估PDCA质量管理工具加强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的效果,并对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为医院垃圾处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5~7月选取我院心胸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创伤骨科、耳鼻喉科6个科室作为活动参与科室,应用PDCA循环,专项调研各科室垃圾混放问题,利用鱼骨图分析原因,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对活动前后各科室垃圾混放频次、医疗废物平均产生量、成本-效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活动开展后,各科室中位垃圾混放频次由16次/周降至6.5次/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科室平均医疗废物产生量由(0.237±0.088)kg/(床·d)降至(0.201±0.072)kg/(床·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测算活动总成本支出C总=1904元,获取的经济效益E总=4468.2元,在满足各项成本之后仍能获得经济效益2564.2元。结论  PDCA质量管理可以增强医护人员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的意识,有效促进医疗废物减量化,增加可回收垃圾循环利用机会,有助于实现医疗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关键词:PDCA;医疗废物;可回收垃圾;垃圾分类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20.13.003

文章编号:1006-1959(2020)13-0009-04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Medical Waste

ZHANG Li-wei,JIANG Shu-fang,DI Jia,FENG Cheng-yi,LIU Ti,DAI Yu-fang,LI Xue-mei

(Department of Infection Management,Ch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Changzhou 213003,Jiangsu,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DCA quality management tool to strengthen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medical waste, and conduct a cost-benefit analysi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hospital waste disposal. Methods  From May to July 2019, we selected 6 departments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hepatobiliary surgery, urology, vascular surgery, traumatic orthopedics, and otolaryngology in our hospital to participate in the activities. The PDCA cycl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garbage mixing problem in each department. The fishbone diagram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mulates and implements rectification measures, and compares the frequency of garbage mixing in each depart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activity, the average amount of medical waste generated, and the cost-benefit results.Results  After the activity was launched, the frequency of median waste mixing in each department was reduced from 16 times/week to 6.5 times/week,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average amount of medical waste generated by each department was (0.237±0.088) kg/ (bed·d) reduced to (0.201±0.072) kg/(bed·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cost of activities calculated and calculated C total = 1904 yuan, the total economic benefits obtained E total = 4468.2 yuan, after meeting various costs can still obtain economic benefits of 2564.2 yuan.Conclusion  PDCA quality management can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medical staff to correctly classify waste,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duction of medical waste, increase the recycling opportunities of recyclable waste, and help achieve the "reduction, recycling, and harmlessness" of medical waste.

Key words:PDCA;Medical waste;Recyclable garbage;Garbage classification

医疗废物在医院源头必须经过规范的分类、收集和暂存,再由具有资质的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进行专业收运和无害化处置[1]。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排第1位。2003年“非典”发生之后,国务院于同年6月16日发布并实施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1],同期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实行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促进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的通知》,提出全面推行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促进产业良性循环,是国家促进医疗废物处置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经济政策之一[2]。目前医疗废物的处置费用并没有纳入医疗服务成本当中,需从医疗机构的利润中支出。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管理规范,促进医疗废物减量化及可回收垃圾资源化,降低医疗废物处置成本,增加可回收垃圾经济效益,我院感染管理科于2019年5~7月深入部分临床科室,联合总务处、临管办、医务处及护理部开展了PDCA质量管理活动,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创伤骨科、耳鼻喉科6个科室作为此次品管圈活动的参与科室,利用PDCA模式开展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活动。

1.2方法  专项调研各科室垃圾混放问题,利用鱼骨图分析原因,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最后对活动前后各科室平均混放频次、医疗废物平均产生量、成本-效益结果(其中成本部分包含新增的垃圾桶和垃圾袋、宣传画制作及印刷、表现最优科室奖励、称重工人激励奖金4个方面;效益部分包含活动后出售可回收垃圾得到的直接经济收益以及医疗废物处置量减少后节省的间接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1.2.1专项调研  我院2019年5月进行了全院医疗废物的专项检查,发现以下问题:①混放现象严重,各类外包装及粉剂类小药瓶等本不应该归为医疗废物均被算为医疗废物,在上述科室中各种可回收垃圾混放入医疗废物的平均频次为109次/周,导致日均医疗废物总量增加;②门诊公共区域及部分临床科室处置室、换药室垃圾桶均为医疗废物桶,所有可回收垃圾均按医疗废物处理;③全院标识混乱,各科室使用本科室打印的标识,存在大小、格式、颜色不统一的问题,起不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

1.2.2原因分析  鱼骨图分析法可明确表标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表明各原因之间的影响关系,有助于制定相关解决措施[3,4]。采用鱼骨图分析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发现可回收垃圾混放入医疗废物频次过高的要因主要与人员、环境和管理方面息息相关。其中导致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等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医护人员医疗废物分类意识差、科室人员对于管理制度不落实、不同人员培训不到位、标识不够清晰醒目、无奖惩措施等,见图1。

1.2.3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  ①医护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包括晨交班、印发画册、电子屏宣传标语、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小知识等形式)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②患者及家属:加强宣传,入院时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产生的垃圾分类进行详细讲解,并发放纸质版宣传印册,床头张贴垃圾分类宣传画;③临床环境:全院统一制作医疗废物及可回收垃圾标识、垃圾分类宣传画,以起到警示提醒作用,增加可回收垃圾桶数量,提高垃圾分类依从性。④管理:多方征求意见修改制度。医院感染管理科联合护理部对全院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物品进行梳理,并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制度明确了各部门(科室)的职责并根据物品性质不同分为医疗废物、生活垃圾以及可回收垃圾;管理者加强督促提醒,实现院科两级督导检查,同时每月对医疗废物暂存点的上述6个科室收集总量进行统计。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录入Excel整理,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Q,R)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非参数秩和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活動前后平均混放频次比较  活动前,各类可回收垃圾混放入医疗废物频次为109次/周,见图2,活动后降低为55次/周,见图3;活动前后各科室平均混放频次分别为16(14.25,17)次/周和6.5(6,   7)次/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03,P<0.05)。

2.2活动前后医疗废物平均产生量  各科室平均医疗废物产生量由活动前的(0.237±0.088)kg/(床·d)降至活动后的(0.201±0.072)kg/(床·d),降幅达1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4,P<0.05),各科室活动前后医疗废物产生量见表1。

2.3成本分析  本次活动涉及的成本主要包括新增的垃圾桶和垃圾袋、宣传画制作及印刷、表现最优科室奖励、称重工人激励奖金四方面,培训由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完成,不计入成本,C总=1904元。

2.4效益分析  ①活动前后可回收垃圾平均增加425 kg/个月,最终出售可回收垃圾得到的直接经济收益为E回=1221.2元;②活动前后医疗废物平均减少382 kg/个月,医疗废物处置节省费用E废=3247元;③除经济效益之外,活动还带来了社会、环境及生态效益,在测算的过程中难以直接界定与计量。

2.5成本效益综合分析  经测算,本次活动总成本支出C总=1904元,获取的经济效益E总=4468.2元,整个质量管理活动期间在满足各项成本之后,仍能获得经济效益2564.2元,见图4。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和医疗机构的发展,医院产生的医疗废物也有较大的增长,由此带来的处置问题也日益严重[5]。我院自2003年开始,便将医疗废物交由环保部门指定的机构进行集中处置,且处置费用不断上涨。更重要的是,这些处置费用无法计入医疗服务成本,大大增加医院的运营成本。大量的医疗废物不仅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其收集运输和处理工作也给医疗机构和社会带来越来越沉重的经济负担[5]。为控制医院医疗废物处置成本,提高医院运营效益,本研究联合感染管理科、医务处、护理部、总务处、临管办等多部门,协作开展PDCA循环法对医疗废物处置进行动态循环质量改进活动,收效显著。

本次结果显示,可回收垃圾混放入医疗废物的总频次由109次/周降至55次/周,各科室平均混放频次由16(14.25,17)次/周降至6.5(6,7)次/周,高于芦永华等[6]的研究结果。通过本次活动,医护人员对于医疗废物及可回收垃圾分类收集意识明显上升,但仍偶尔发现外包装、小药瓶等混入医疗废物中,提示院方还需要持续加强督促提醒。曹国秀等[7]及Malekahmadi F等[8]的研究均表明,正确进行医疗垃圾分类可有效减少医疗废物产生量。本次结果  显示,各科室平均医疗废物产生量由(0.237±  0.088)kg/(床·d)降至(0.201±0.072)kg/(床·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耳鼻喉科外,其余科室均较活动前降低。分析原因:耳鼻喉科垃圾分类依从性较好,且外科换药、置管等操作较少,所以实施PDCA后医疗废物产生量无明显变化。高春辉[9]与姜  桦[10]的研究均表明,可回收垃圾能增加废物利用的机会,并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本次质量管理活动中,所涉及到的成本类型及收益类型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因此将结果分解为若干项,适用分解求和法逐项测算[4]。本次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发现,整个质量管理活动期间在满足各项成本之后仍能获得经济效益2564.2元,说明合理处理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垃圾,既能减少医疗废物处置成本,又可增加可回收垃圾重新利用的机会。

由于我院规模较大,本研究只选择了6个科室开展活动。若全院实施推行此项制度,若全院医疗废物降幅均达到本次水平,则我院每年可节省医疗废物处置费用约35.51万元。同时,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分类售卖,也将带来一部分直接经济效益。除了经济效益之外,还带来了诸如社会、环境、生态效益。

综上所述,PDCA质量管理在强化医护人员垃圾分类意识的同时,可实现垃圾混合向垃圾分类转化,从源头上为医院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产生了积极正面的效益,不仅使医疗废物达到了减量化、减害化和资源化的目的,还提高了医务人员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的意识和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令第380号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Z].[2003-06-16].http://www.gov.cn/banshi/2005-08/02/content_19238.htm

[2]張筝,孙宁,任志远,等.医疗废物处置收费政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生态经济,2016,32(12):131-134.

[3]朱聪鸽,刘自欣.鱼骨图分析法与PDCA管理模式在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点评中使用的效果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9,16(4):616-618.

[4]程云飞,盛继群.典型住宅小区垃圾分类成本效益分析——以孝感市城站小区为例[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3,33(6):120-123.

[5]刘思娣,任南,李春辉,等.125家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调查情况[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8):4265-4269.

[6]芦永华,郑丽英,谭锋,等.品管圈应用于医疗废物正确处置的效果评价[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9):639-641.

[7]曹国秀.采用PDCA循环法规范门诊医疗废物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4):752-753.

[8]Malekahmadi F,Masud Y.Analysis of the healthcare waste management status in Tehran hospital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4,12(1):116.

[9]高春辉.奥地利医院的垃圾分类及后勤保障[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9,20(3):32-34.

[10]姜桦.垃圾分类与安全保障——法国医院后勤管理考察见闻[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7,18(11):28-29.

收稿日期:2020-03-11;修回日期:2020-04-09

编辑/钱洪飞

基金项目:江苏省医院协会医院管理创新研究课题(编号:JSY-3-2019-098)

作者简介:张丽伟(1989.10-.),女,山西长治人,硕士,住院医师,主要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通讯作者:江淑芳(1978.7-.),女,江苏常州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