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皮自带清风来

2020-07-27 16:31贾金莉
军工文化 2020年6期
关键词:盆中凉皮面皮

贾金莉

在一个吃货的乡思中,故乡的美食从来不会缺席。热浪涌动的盛夏,人都被高温蒸烤得打了蔫儿。这时,如果来一碗冰凉清爽、味道十足的凉皮,就仿佛迎面吹来一股清风,刹那间消散了燥热,令我身心为之一爽。

像我一样,许多西安人对凉皮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西安凉皮有四大流派,秦镇米面凉皮、岐山擀面皮、汉中热面皮和回民麻酱酿皮。这四种凉皮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主料都是柔韧绵爽的,在辅料的添加中又可变幻出无穷味道,即使天天吃,也不会让人觉得腻烦。尤其在夏天,洁白晶莹的凉皮,盛在白底蓝花的盘子里,衬着碧绿的黄瓜丝、莹白的蒜末,再点上些秦地特有的红红的辣椒油,从视觉到味觉,都甚称享受。

我吃到的第一碗凉皮,并不属这高大上的“四大名派”,而是母亲用凉皮锣锣在自家厨房里蒸出的普通面皮。那时我家住在西安一家军工厂的苏式三层老楼里,两家一个厨房。那年夏天天热得早,6 月末我即将参加中考时,每天都打盆凉水,把脚泡在水里,一边“取凉”一边坚持看书。天热加上临考的压力,我几乎没什么胃口。一天,母亲从邻居家借来两个凉皮锣锣,然后就一头钻进了厨房。晚饭时,桌上摆着一个盛满凉皮的大盆,旁边是黄瓜丝、面筋、蒜水、醋、酱油、盐、芝麻酱、辣椒油等。凉皮已切成一指来宽的长条,洁白透亮。取出一些放入碗中,加上各色配菜和调料,搅拌均匀,然后夹起一筷子放入口中,一味清凉的感觉沁人心脾,我马上胃口大开:“太好吃了!”这时我才发现,母亲背后的衣服已经完全被汗水湿了。后来,我中考考出了全区第一的好成绩,也算没辜负母亲和她的凉皮。

后来我才知道,凉皮好吃,制做过程却辛苦而燠热。需要把面粉放到盆中,加上适量的水,将面和成面团,把面团放在盆中加水揉洗。待水變成牛奶般浓重的白色浆状时,将其倒入另一个盆中。装面团的盆中再加入水,继续揉洗,倒出浆,反复数次,直到再也揉洗不出白色的浆来了,面团就变得筋道蓬松。将面团放入碗中,上锅蒸15 分钟,就成了吃凉皮时的重要辅料面筋。刚才倒出的白色水浆,沉淀后倒掉上层的清水,将剩下的稠浆搅匀,舀一勺放进锣锣里,轻摇成薄薄的一层,上锅蒸两三分钟,水浆变成薄饼状,揭下来就是凉皮。凉皮需要一张一张地蒸,蒸锅就一直在炉火上沸腾着,操作的人置身于高温环境,手里还要将两个锣锣倒替着不停地忙碌,汗流浃背那是必须有的。

我在西安航专上学时,家住西安灞桥农村的女同学丽的父亲遭遇意外去世。那时责任田刚分到各家不久,正值麦收季,丽的母亲悲痛过度,无心操持。丽和年幼的弟弟妹妹望着满目沉甸甸的麦穗,无力收回家,满心悲愁。我们班上的十几名同学自发组织起来,利用星期天去丽家帮忙收麦。我们天不亮就骑车从学校赶到丽家,挥镰收割,拧绳打捆,从早上忙到过。收麦真是个挥汗如雨的苦活儿,完全是在烈日暴晒下劳作,没有一点荫蔽,胳膊上还会被麦芒划出一道道血印,汗水淌上去,火辣辣地疼。这时,丽的奶奶挑着担子来到地头,担子的一头是满满一大桶凉皮,另一头是调料和碗筷。老人是后放开的小脚 ,走路吃力,灰白的头发随着脚步一颤一颤的。老人身后,丽那悲伤的母亲抱着装满绿豆汤的瓦罐紧跟着,脸上已有了生气。那次的凉皮,凉爽柔韧,弹润可口,我还从中品出了老奶奶无声的表达:无论怎样,日子都要好好过下去。

到沈阳工作后,我格外想念家乡的凉皮,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家乡的亲人们给我邮来了方便面版的凉皮,沈阳街头也有推车上的凉皮出卖,但我总觉得那不是地道的家乡味。后来,西安的弟妹为我网购了一对凉皮锣锣。结合以前的记忆,对照网上的“攻略”,我开始自己制作凉皮。由于我严慎细实地按照“工艺规程”操作,凉皮做得特别成功。夏季里,家人工作忙,朋友来作客,同事小聚会,我都可以用凉皮来招待大家。而且,我用的面是地道的陕西关中麦面,黄瓜是自家菜园的绿色种植,配上清茶一杯,这样的凉皮吃起来特别清凉醇香,每每获得好评无数。朋友小聚吃凉皮,没有饭店里的推杯换盏,没有餐饮花销的经济负担,除去杂念,倾心交谈,成就了纯真如水的君子之交。

都说厨房是个有温度的地方,其实厨房有的还不仅仅是温度。母亲的凉皮里是爱与鼓励,老奶奶的凉皮里有坚强与豁达,我的凉皮里是极简和真诚。

又值盛夏,想吃凉皮的朋友,告诉我哈!

猜你喜欢
盆中凉皮面皮
赏自家仙人掌开花
卜算子·端午
擀面皮
美味的饺子
黑凉皮
特色葱油饼
少放点
2招巧辨色素凉皮
蛋壳的妙用
凉皮女王 5年招商18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