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困难学生精准多元化育人模式初探

2020-07-27 15:41蒋维昱吴丹乔信江丁之旺蒋维晏宋鑫
山东青年 2020年6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高校

蒋维昱 吴丹 乔信江 丁之旺 蒋维晏 宋鑫

摘 要: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困难生资助工作是当前高校资助教育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理论构建研究及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比较,积极探索构建符合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困难学生的“三全育人”与“精准识别”相协调的精准育人模式及内容与途径相融合的多元化育人体系,以期解决少数民族贫困生个人的生活及发展问题,巩固民族关系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进步。

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精准育人;多元化育人

习总书记提出“精准化扶贫”和“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要求,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把扶贫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并对扶贫攻坚提出了新思想、新目标和新征程。而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工作,尤其是处于西部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贫困生的资助扶持,对当前扶贫攻坚战更是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高校少数民族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既不仅是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是高校组织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重要手段和有机载体,更是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重要内容。[1]国外对于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的研究主耍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与英国从金融财政视角出发,对其有较多的研究和成果。国内对高校大学生资助问题的研究始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此過程中不断完善发展。而新形势下,近年来政府和高校对大学贫困生资助工作也不断重视,并加大财政投入,尤其意识到高校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不应单纯表现为对大学生的经济资助,而更应该充分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关注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2]同时这也不仅仅意味着国家加大对西部发展的资金支持,更是对团结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举措,将极大的促进我国少数民族的和谐统一发展,并助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 国内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困难学生资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国内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困难学生资助现状

我国的精准资助育人研究具有浓烈的时代性色彩。国内对大学生资助问题的研究始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对大学生的资助方式大体经历了单一助学金、奖助学金并存、奖学金与学生贷款并存、奖助学金与学生贷款并存的一个演变过程,而在进入2000年之后,政府开始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开始不断加大投入。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演变为“多元化资助体系”通过“三全育人”模式来体现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影响。近年来,在国内对大学生精准资助育人的研究也越来越关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学生资助体系构建方面,李绍玉、夏侯建兵[3]认为,应逐步削减助学金的比例,进而逐渐向以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为主,以奖学金、助学金和“绿色通道”等为辅的资助框架过渡。黄晓娟[4]在对国家各大高校资助情况进行比价分析后,对国家高校资助体系提出了优缺点的全面概述,并提出了优化措施;第二,关于贫困生资助模式方面,杨晓慧[5]提出以“财力支持”和“素质支持”两者相结合的“双线”模式是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及 “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并提出了构建方案。孙冬梅[6]倡导以经济资助为保障、以素质与能力资助为目标的“双线资助”模式,同时指出这不仅是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需要,更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但两者都揭示了资助工作中权利与义务的关联性;第三,关于资助育人模式方面,杨木[7]表示在新资助政策背景下,要将资助的事务性工作与育人相联系,挖掘资助的育人功能。仇群仁[8]认为在资助工作中应努力构建“全员育人”模式,将资助和育人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校资助育人功能。王倒[9]提出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引入“三自教育”模式,通过强化资助的育人理念,构建高效完备的学生组织体系,建立多方联动的管理服务中也,打造丰富多元的活动实践平台,营造宽松活跃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能更好地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作用;第四,关于学生资助问题方面,庄丽君[10]提出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仍存在资助渠道单一、资助金流通不畅等诸多问题等等。这些国内学者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研究资料,都为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价值。

1.2 国内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困难学生资助存在问题

因此,充分发掘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将育人贯穿于高校资助工作的全过程、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成了高校资助工作的应有之义和关键环节。高校资助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能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最直接的经济帮助,能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并不紧密,一方面,部分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的过程中,无法构建一个全面科学的育人模式,不能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使真正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帮助,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较低,因为他们没有能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怀,难以达到资助育人的目标;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注重经济资助,忽略精神支持,尤其是单一的经济资助,忽视学生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导致部分髙校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现诚信意识、感恩意识淡薄,“等靠要”现象严重,挥霍浪费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质量和发展,无法助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都是我们在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中需要解答的问题。

2 国外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研究现状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在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各国政府都极为重视,国外学者对于大学生资助政策的研究主耍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已近半个多世纪。国外学者关于大学生资助政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学生助学贷款理论、学生资助模式以及学生贷款与学费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如:美国高等教育财政专家D.BruceJohnstone教授于1986年出版《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一书中系统论述了高等教有成本分担理论,指出高等教育成本应由政府、学生、家庭、高校、捐赠人等多方用过去、现在、未来的收入来分担成本;世界银行专家Psacharopoulos则研究了教育投资收益率,主张高等教育要进行成本补偿,让受高等教育的人承担教育成本;学生贷款研究专家Woodhall通过对非洲国家实行贷款政策的经验教训总结提出学生贷款有效管理的要件包括管理结构、法律保障、选择资助目标的有效机制、有效的贷款回收机制与广泛宜传等。

目前,美国的大学生资助体系以助学金、奖学金、工读方案和贷学金为四大支柱。在哈佛大学,每年接受各种财政资助的学生在70%以上,麻省理工学院接受资助的学生在75%。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资助结构多层次,资助项目层出不穷;2.“资助包”制度实现资助公平、有效发放;3.变无偿资助为有偿资助。

而英国则在1962年便采取了福利国家的模式,对大学的资助和津贴大量投入。其体现在:1.接受捐赠,捐赠者包括雇主、个人、已毕业的学生、家庭富裕的学生家长;2.政府拔款通过高等教育革新基金来增加对知识转让活动的资助幅度,这对大学而言是一个永久的第三条资金来源。

虽然国外学者研究的侧重点以贷款为主配合完善的奖学金制度是大学生资助体系的主要结构,与我国在对贫困生资助方式多体现在政府以及学校官方无偿的助学金资助方式等方面有差异,但国外学者的研究以及他们在学生资助体系上的一些成功经验,无疑对我国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国外资助育人的研究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从理论上进一步验证了资助育人的必要性、必然性和客观性;二是从实践检验了“多元化资助育人体系”,全方位地培养了困难生的综合素质;三是通过资助真正满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3 建立“精准多元化育人”模式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普通高等学校学习,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备受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家族状况、风俗传统、宗教信仰、学习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与汉族学生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分析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各方面要素,结合國家资助育人的要求,及深入了解和掌握新疆少数民族经济困难学生在普通高校的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其特点,笔者提出精准育人模式如图1和多元化育人体系如图2相结合的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困难学生育人模式。

一方面笔者主张提出构建高校精准育人模式如上图1所示,即“三全”育人与精准识别相结合, “三全”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并同时通过科学化管理和动态化管理实现对困难学生育人的精准识别。这意味高校将通过各大部门、岗位的全员教职工,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长的全过程,甚至于包括学生学习、工作、生活、心理等全方面即新疆少数困难学生的“三全”育人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以充分发掘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并同时在科学化管理的基础上,运用极具灵活性和针对性的动态化管理把握学生现状,适时调整管理方式方法,制订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个人化培育方案,充分调动资助工作参与育人的积极性,把握资助育人的关键环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得到全方位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资助工作的实效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提出构建多元化育人体系如上图2所示,构建以“奖、助、勤、免、补”这些资助方式为基础。并籍此为培育新疆少数民族困难学生成长的抓手,通过以助学达到铸就人生理想,育人成才的教育目的。在资金来源方面高校应该在国家、学校两者的基础上,积极扩大社会及个人层面捐助资助资金渠道,设立获取资助资金的创新性方式,开拓资助基金的资金来源。在具体内容上,通过专职辅导员、教师、班委等多方协调合作,在对新疆少数民族困难学生在进行经济资助的基础上,加强进行学习生活的心理辅导、积极培育其成为班委、鼓励学生开展各项积极活动、对其加强沟通并进行精神援助,从而构成五位一体的动态化资助管理模式和多层次指标体系,并拓宽资助育人的内容和范畴,以达到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最后真正落实到“精准扶贫”、“精准资助”、“精准育人”的宗旨上,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4 讨论

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困难学生现状及需求一直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它是在教育领域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体现。而政府和学校必须树立育人为本的资助理念,建构精准化的资助育人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育人功能,通过解决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困难学生现实问题,加强探索与实践,不断打磨,从而构建一套科学的、可操作的、系统化的、符合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困难学生精准资助育人发展的实践运行系统,以达到真正的“精准育人”效果,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和谐统一,共同繁荣,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丽鹏, 卞都成.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精准化资助有效路径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09): 77-79.

[2]周丽华.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发展困境与高校资助育人对策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06): 44-46.

[3]李绍玉, 夏侯建兵.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J]. 高校辅导员, 2011(01): 30-32.

[4]黄晓娟.南昌大学贫困生资助体系分析[D]. 南昌大学, 2010.

[5]杨晓慧.高校贫困生“双线资助”模式研究[J]. 中国高等教育, 2007(19): 44-46.

[6]孙冬梅.构建我校经济困难学生“双线资助”模式的思考与研究[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13(04): 90-93.

[7]杨木, 李明智, 郭永欣.高校全过程资助育人“三阶段联动”模式构建[J]. 学理论, 2014(02): 179-181.

[8]仇群仁, 姚春雷.构建“全员育人”资助模式践行高校资助育人功能[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11(19): 190-191.

[9]王俐, 魏晶, 南文瑞.“三自教育”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模式探索[J]. 北京教育(德育), 2015(Z1): 79-81.

[10]庄丽君.中美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比较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07.

基金项目: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项(XGSZ201904)。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高校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论少数民族环境权保护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道: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