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探索“四镇联动、四区协同”发展研究

2020-07-27 15:54余雷
关键词:肥东县

余雷

【摘  要】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在分析肥东县“四镇、四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肥东县“四镇联动、四区协同”的路径:以“肥东县空间规划”统领空间定位联动协同;以“乡村振兴战略”统领城乡融合发展协同联动;以“创新平台”统领创新联动协同联动;以“新经济模式”统领产业发展协同联动;以“共享模式”统领人力资源协同联动,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conomic development situa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four towns and four districts" in Feidong Count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ath of "four towns linkage and four districts coordination" in Feidong County: taking "Feidong County space planning" to lead the spatial positioning linkage collaboration; leading the coordinated linkage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with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leading innovation linkage and coordinated linkage by "innovation platform"; leading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coordinated linkage by"new economic mode"; guiding the coordinated linkage of human resources by "sharing mode",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afeguard measures.

【关键词】肥东县;四镇联动;四区协同

【Keywords】Feidong County; four towns linkage; four districts coordination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5-0034-04

1 引言

近年來,肥东县经济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GDP增长率为8%,达到619.5亿元(见表1),在合肥市的几个县市中仅次于肥西县,在安徽省各县GDP排名第二,位列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中第70名。虽然肥东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要达到“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经济总量千亿县、财政收入百亿县”发展目标还需努力。因此,肥东县的经济发展必须找到新的增长引擎和创新发展模式。为此,肥东县政府提出“四镇联动、四区协同”的发展战略,即“店埠、撮镇、桥头集、长临河”四镇联动,“经开区、循环园、东部新城核心区、商贸物流园”四区协同,谋划将“四镇四区”打造成为“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本文以“四镇联动、四区协同”为研究对象,探究相关主体的经济产业发展状况、协同因素、实施路径、保障措施。

2 “四镇联动、四区协同”相关主体经济发展状况

2.1 四镇经济发展状况

店埠镇围绕“工业强镇、商贸活镇、科技兴镇”发展定位,目前已形成机械制造、冶金、轻纺、食品加工、建筑建材等十大骨干行业;2018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目标增速9%,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25%。撮镇镇定位于生态型产业新城、肥东县副中心,形成以机械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为主要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27.3亿元,全镇服务业比重进一步增加,经济转型成效初步显现。桥头集镇树立“生态美镇、三产活镇、旅游兴镇”发展战略,2018年全镇规上企业产值累计完成30.5亿元,全年接待游客19.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3.8万元。长临河镇以“打造环湖首镇,建设生态慢城”为目标,2018年,规上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6366万元,全镇旅游经济再创新高,累计接待游客75.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7500万元。

2.2 四区经济发展状况

肥东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了集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绿色食品及配套产业为主的两大主导产业发展集群,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40家,规上企业已超26家,2017年实现产值56.7亿元。商贸物流园为安徽省冷链物流基地、邮政速递物流处理中心,入驻重点物流企业50余家、品牌快递企业20余家,承担着合肥地区60%的快递物流分拨业务。循环经济示范园以打造环保生态型循环经济园区为定位,2018共有“大新专”重点项目49个,项目总投资268.87亿元。东部新城核心区本形成“一核多心,十字发展”的空间结构,以发展居住、商务办公、休闲娱乐、教科文卫等公共服务设施为主,配套6km2高新技术产业区,建成可容纳20万人的新城,将成为肥东新的商业中心和新型服务业业态集中区。

3 “四镇联动、四区协同”的因素

3.1 空间发展定位联动协同

肥东县是合肥市“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镇、四区”毗邻合肥,是合肥市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具体定位协调根据“四镇、四区”的具体空间位置和产业发展现状,可以打造双核引擎、产业协同,店埠镇和撮镇镇成为两个发展核心,带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轴带联动,创新协同,店埠镇(经开区、东部新城核心区)、撮镇镇、循环园、长临河差不多在一条线上,形成一带四轴,以撮镇路和204省道相连,促进创新资源在这条经济带上流动;两翼支撑,城乡融合,在带状的两侧分别是商贸物流园集聚着生产性服务业,桥头集镇集聚着新型农业,形成城乡资源流动的枢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3.2 城乡融合联动协同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是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的有力抓手,也是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肥东县推动“四镇联动、四区协同”发展实际是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藩篱,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3.3 科技创新联动协同

科技创新资源在“四镇、四区”分布是不均衡的,肥东县的创新资源主要集聚在经开区和循环园,基于企业间产业链关系,创新知识会自动溢出促进其他区域产业的发展,但是这种溢出缓慢,通过建立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可以加速这种溢出效应。作为科技资源相对缺乏的长临河镇和桥头集镇,可以在应用层面发挥特长,积极地把相关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转化,也能促进产业升级。在具体操作层面,实现区域间“四镇、四区”科技创新联动协同,可以推动区域间产业链创新融合、共建共享创新创业平台、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环境。

3.4 产业发展联动协同

在“四镇、四区”,传统工业集中在店埠镇和撮镇镇,高科技产业主要集中在经开区和循环园;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中在店埠镇和循环园、物流园;新型农业资源集中在桥头集镇和长临河镇。通过區域间产业协同,使得资源在区域间流动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虽然各类产业发展资源“四镇、四区”相对集聚,但也存在产业重复建设的现象,造成资源分散,不利于产业的发展,通过区域间产业协同发展,进行合理发展定位,避免重复建设。推进“四镇、四区”产业协同发展,应该重点抓好产业链协同、产业平台共建、产业要素共享和统一的市场机制建设方面的工作。

3.5 高端人力资源利用联动协同

肥东县虽然背靠合肥,但是高端人才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高端平台吸引人才,通过“四镇联动、四区协同”发展战略,打造吸引人才的高端平台,创造高端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促进在区域内人力资源协同共享。

4 “四镇联动、四区协同”发展的实施路径

4.1 以“肥东县空间规划”统领空间定位联动协同

根据“肥东县空间规划”与“四镇、四区”的空间位置和经济产业发展定位,提出以下区域空间协同发展格局。

①双核引擎、产业协同。店埠镇(东部新城核心区)为中心核,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定位于带动区域人口集聚,商业集聚。撮镇镇为副中心核,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生态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区域性商贸物流服务基地、生态型产业新城,承接转移中心城区功能拓展。二者相互呼应,带动区域间产业协同发展。

②轴带联动,创新协同。在空间上,撮镇路和204省道把店埠镇(经开区、东部新城核心区)、撮镇镇、循环园和长临河镇串联起来,形成四个轴的狭长的经济带,其中经开区和循环园集聚了主要创新资源,通过轴带联动推动创新资源在区域间协同。

③两翼支撑,城乡融合。在店埠镇(经开区、东部新城核心区)—撮镇镇—循环园—长临河轴带区的西翼是商贸物流园,东翼是桥头集镇,商贸物流园定位于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支持一带经济发展;桥头集镇定位于休闲农业、生态旅游,为经济发展提供消费性服务业支持,成为城乡资源、市场链接纽带,促进城乡融合。

4.2 以“乡村振兴战略”统领城乡融合发展协同联动

第一,以农业农村新业态,让城乡市场畅通起来。桥头集镇和长临河镇要让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创新商业模式、盘活开发经营思路,重塑乡村产业。桥头集镇加快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长临河镇抓住文旅融合这个关键点,继续用文化丰富旅游的业态、形势和特色,用旅游为文化传承、开发、弘扬,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渠道,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店埠镇继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创新农业商业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产业融合,以合肥、南京为主要市场,辐射上海、武汉市场。

第二,以工农产业链为桥,让城乡生产要素流动起来。循环园、经开区以农产品深加工为链,将农村生产要素纳入工业体系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商贸物流园为农业生产提供消费、生产服务,把信息要素纳入服务业产业链中。引导资金向农村流动,产品向城市流动;引导信息、技术向农村流动,服务向城市流动,形成产业集聚、功能复合、连城带村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

4.3 以“创新平台”统领创新联动协同联动

第一,共建共享创新创业平台。发挥现有开发区高端平台的作用,加快推进一批大学和知名研发机构落地建设。推动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共建、联建产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推进区域内更多创新平台升级为国家级平台。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网络信息、先进制造和医药健康等领域力争建设若干个高水平实验室,共同打造汇聚高端创新人才、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创新高地。鼓励“四镇、四区”政府企业与全国各地知名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共建创新研发平台。

第二,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环境。在“四镇、四区”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建立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新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创新激励与企业产值、研发投入等生产经营情况挂钩机制,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分段补助、税前加计扣除等政策,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建立协同创新服务机制,强化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和检测认证等专业化服务;构建互联互通的技术转移服务网络。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尊重企业家首创精神,传承工匠精神,培育敢于冒险、追求成功、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

4.4 以“新经济模式”统领产业发展协同联动

第一,以新业态推动区域间产业融合协同。桥头集镇利用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与文旅产业,店埠镇和撮镇镇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引进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区域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第二,以新商业模式促进产业信息化协同。以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模式创新、标准创新、技术创新“四个创新联动”作为突破体制障碍和解决条块分割问题的突破口。“四个创新联动”、城市试点、由点及面的思路可以横向整合资源,优化利益格局,形成一种新的强有力的发展模式,彻底解决产业间“信息孤岛”问题,并赢得可持续发展。店埠镇、东部新城核心区为基地,重点发展电子商务;商贸物流园区重点发展智慧物流,打通产业间的信息隔离,实现数字资源的价值。

4.5 以“共享模式”统领人力资源协同联动

第一,建立健全人才交流共享机制。建立关系不转、身份不变、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柔性人才流动机制,实施“四镇联动、四区协同”专家服务乡村振兴专项行动,为长临河、桥头集等地区提供人才智力服务。推动建立“四镇、四区”统一开放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库、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和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共建共享。

第二,协同促进区域就业。建立就业信息共享机制,整合“四镇、四区”求职招聘资源,共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网站、就业创业公众号等,打造“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和街镇基层就业服务平台,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一体化、均等化。推动各级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同打造一体化品牌项目,建设一站式服务窗口,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

5 “四镇联动、四区协同”发展的保障措施

5.1 建立联动协调推进机制

建立“四镇、四区”各类规划的审核与协调机制,建立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决策机制,对重大的投资共建项目,由县政府进行统筹、协调、论证、核准。建立“四镇、四区”各地相应职能部门参加的重大问题衔接协调机制,定期加强日常工作交流,适时召开土地、资金、环境、税收等专题会议,研究、协调重大设施项目推进中的具体问题。建立由“四镇、四区”党委政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会商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加强在发展战略规划、重大项目、重要资源配置、发展投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协调磋商,推动“四镇、四区”协同发展。

5.2 强化政策支撑和体制机制创新

建立“四镇联动、四区协同”发展的统一政策平台;成立“四镇联动、四区协同”发展投资基金,带动多元投资主体,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等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协同发展区建设,重点投向协同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创新体系共建、生态环境联防共治、公共服务和信息系统共享、园区合作等领域。鼓励开展园区间合作共建,允许共建双方将源自共建园区的相关指标各按一定比例纳入统计。保障区域间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用地需求。积极争取安徽省和合肥市相关政策在“四镇、四区”先行先试。加强干部互派挂职和企业互助合作。

5.3 强化项目带动机制

建立“四镇联动、四区协同”发展重大项目台账,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合作项目,以大项目促进大发展。落实在建项目推进机制,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產、早见效。强化新项目策划生成,围绕国家和安徽省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基础设施、产业链延伸补齐、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找准切入口,充实项目库,拓展项目源,形成滚动发展、接续推进的良好态势。鼓励联合招商引资,持续强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积极探索产业基金招商、第三方招商等,争取更多新项目好项目落地。

5.4 加大要素投入支持

加大对“四镇、四区”协同发展的政策倾斜力度,重点扶持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民生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将“四镇、四区”区域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以及特色产业,纳入安徽省及合肥市重点培育及优先发展的新兴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序列和领域。探索建立共同发展基金,形成资金投入合力,保障“四镇、四区”重点项目的落实。进一步优化公共投入,通过采取专项政策和资金支持的措施,加大财政对“四镇、四区”协同发展的扶持力度。

5.5 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加强舆论引导,发挥各类智库、研究机构、社会组织等的作用,宣传“四镇、四区”协同发展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举措,准确解读相关配套政策,总结推广协同发展过程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畅通公众意见反馈渠道,增强社会各界对协同发展的认同感。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四镇联动、四区协同”发展建设,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主动参与“四镇联动、四区协同”建设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肥东县
开办“包公家宴职工食堂”安徽肥东县擦亮廉政品牌
关于肥东县“党建+ 电商扶贫”的思考
肥东县开发园区产城融合的调查与思考
这是一个深得青年之心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