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人员对家乡语言的使用现状及认同感研究

2020-07-27 15:58施欣
文教资料 2020年13期
关键词:认同感

施欣

摘    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天津地区为例,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来津人员对家乡语言的使用现状和认同感。研究发现,大部分人对方言的掌握程度和熟练度并没有明显下滑的趋势,只是受外在条件的制约而不能使用方言。同时在老、中、青三代人中,青年人对家乡语言的认同感最强,中年人次之,老年人最弱,但在公共场合青年人对方言的出现却持无所谓的态度。本文结合年龄段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方言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来津人员    使用现状    认同感    方言保护

一、引言

随着普通话的不断推广和人口流动的日益增强,全国范围内的语言接触日益频繁,很多人开始将目光投向地域方言的生存。但是,从外来(出)人员对家乡语言的归属感出发研究和家乡方言的情感联系的还很少。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试图厘清外来人员对家乡语言的使用现状和认同感,以维护外来人员与家乡语言之间的情感纽带为主要目的,从而促进方言的保护。

本次调查的受调查者共有270人,收集到有效问卷265份,其中天津本地人124份,天津的外来人口141份,分布较为均匀,涉及除香港、澳门、台湾、宁夏、青海之外的二十九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来津人员,本文对数据的分析以来津人员为主,天津本地人為辅,外来人员的基本信息如下(如图1图2)。

从上图可知,外来人员中大部分为青壮年及大学生,一方面是天津有众多大学,学生较多,另一方面则是青壮年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谋生的概率要远高于少年和老人,与来津人员外出的目的是一致的。

本次调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涉及来津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对家乡语言的使用情况,这是从客观事实和现象出发分析外方言在都市中的具体生存情况,包括来津人员对家乡语言的使用频率、掌握程度和熟练度。另一方面是分析外来人员在主观心理上对家乡语言的态度及认同感,主要从年龄角度对“是否有必要让下一代学习方言”“家乡方言濒临消失时的态度”“在公共场合说方言是否尴尬”三个问题进行分析。通过主客观两方面比较,分析外来人员的主观心理与现实现象之间的异同,找出影响比较结果的原因,提出相关建议。

二、来津人员方言使用现状

对这一现实现象的调查,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一是来津人员对家乡语言的掌握程度,这是实施调查的基础;二是使用频率,这是最主要的现象调查,能够直观体现各种方言在天津的生存状况;三是熟练度,这是使用频率导致的后果之一,从中可以分析出方言的生存状况对外来人员使用方言的影响。

在日常语言使用中,以方言(包括天津话)作为沟通媒介的受调查者占总受调者的18.1%,使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的受调者比例高达81.9%(如图3)。可见,大部分人已将普通话作为日常交际的主要工具。一方面说明我国的推普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果,另一方面显示出在不同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过程中,方言的使用范围缩小了很多,甚至有人担心会出现语言替换的现象而导致某些地域方言灭绝。接下来,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在受调查的外来人员中,从对方言的掌握程度来看(如图4),精通家乡方言(能够熟练听、说、读)和熟练掌握(可以完整表达)的人约占总受调者的78%,了解方言(能听懂却不会说)和只能听懂部分方言甚至根本不了解方言的外来人员仅占全体受调者的22%;从使用方言的熟练度来看(如图5),熟练度没有下降的外来人员将近占总受调人数的50%,熟练度略微下降,即开口时会略微停滞进行思考的人数比例约为40.4%,认为自身的家乡方言熟练度水平严重下降(如开口时,很多词语都不会表达)的外来人员所占比例只有9%左右。

由此可见,大部分外来人员对方言的掌握程度和熟练度并未有明显下滑的趋势,基本能够熟练运用方言并以方言为交际工具进行无障碍交流,但基于各种原因,他们不得不在日常生活中用普通话代替方言作为日常交际工具,导致外来人员使用方言的范围大大缩小,使用频率大大降低。但是以上数据均为外来人员使用家乡方言的外部局限条件,并不能说明外来人员的家乡方言会被替代,也不能说明外来人员本身不愿意使用家乡方言,方言究竟会不会随着推普的过程而被取代,关键还要分析外来人员对于方言的认同感。

三、外来人员对家乡语言的认同感

认同感主要分析“是否有必要让下一代学习方言”“家乡方言濒临消失时的态度”“在公共场合说方言是否尴尬”这三个问题。这些都涉及外来人员对家乡语言的主观态度,能够反映来津人员对家乡语言的认同感。在这些因素中,我们还考虑到了同一现象在不同年龄人群和不同学历群体中的分布差异,并利用交叉分析体现。

从调查结果来看,当遇到讲着相同方言的人时,89.36%的人感觉到非常亲切,只有10.64%的人没有特殊的情感,感觉无所谓(如图6)。从不同年龄段①来看,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群中感到亲切的比例分别为90.91%、80%、90.76%(如图7)②。可见,大部分人还是能够从方言中感受到亲切的,凸显了方言在个人与地方文化之间充当情感桥梁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大多数人对家乡方言是有认同感的。具体来看:

1.对方言的主观认同感

在是否有必要让下一代学习方言的问题上(如表1),有66.39%的青年人认为有必要,5.88%认为没有必要,其余人则认为应当考虑孩子的意愿或者视情况而定;在中年人当中,33.33%的人认为有必要,20%的人认为没必要;在老年人中,27.27%的人认为有必要,36.36%的人认为没必要,由以上数据可知,老中青三代,认为有必要让下一代学习方言的比例递增,而认为没必要的比例递减。

在就“家乡方言濒临消失时的态度”所作的回答中(如表2),老中青三代中认为方言必须被保留的比例分别为36.36%、40%、76.47%,认为方言应该消失的比例分别为9.09%、0%、0%,其余答案均为方言可以因为某些原因(如便于沟通消亡也值得,留则留、亡则弃)而消失。在这一问题上,老中青三代认为方言必须被保留的比例递增,认为方言应消亡的比例递减。由此可知,在老中青三代中,青年人对家乡方言的认同感最高,中年人次之,这是值得庆幸的。

2.对方言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态度

对于“在公共场合说方言是否尴尬”(如图8)这一问题,在受调查的外来人口中,约36.9%的受调者认为在公共场合说方言不尴尬,8.5%的受调者则对此感到尴尬,认为在公共场合说方言这一行为还行或者无所谓的人数比例高达54.6%;对于这一问题,在受调查的天津人中,只有1.61%的人认为非常尴尬,有35.48%则认为挺有意思并表示支持,而处于中间状态的人则高达62.9%,这说明大多数人对方言出现在公共场合没有强烈的不适,而是处于无所谓的中间状态。

从年龄方面来看(如图9),认为方言出现在公共场合不尴尬的老年人占老年群体总人数的63.64%,但是,同样的态度在中、青年群体中所占的比例明显较低,大部分中年人和青年人对“方言出现在公共场合”这一现象持中间态度,比例分别为60%、56.3%。这说明,中、青年人对在公共场合使用方言的认可度低于老年人。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在公共场合说方言感到不尴尬”(如图10)这一选项占比最高的人群是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社会群体,比例为46.15%,而在高中、专科、大学、硕士及以上学历人群中,处于中间状态的人数比例最高,分别为54.45%、66.67%、56.07%和75%。可见,人们对于方言出现在公共场合这一现象的认可度随着学历的升高而略微减弱,随着青年人一代整体学历的提高,很有可能出现外出人员对家乡方言的认同危机。

综上所述,虽然青年人对方言的认同感要明显高于中老年人群,但在公共场合,青、中年人和高学历人群对于方言的出现并没有明确的态度,认可度反而较低,这对方言的生存与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一方面,很有可能剥离外出人员对家乡的情感联系,另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地域方言的存续,在方言的保护层面,解决好这一问题势在必行。

四、原因分析

对此,我们认为,青年人对方言的态度出现上面所说的反差,原因可能有:

1.国家推普政策的影响

天津作为现代型的大都市,人口密度大,且外来人口多。普通话的推广为来自不同地区的外来人口提供了便利的沟通工具,很快成为大多数人必须能听懂、会表达的一门语言。在使用范围上,由于外来人口经常处于不同地域文化的汇聚处,方言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交流沟通中遇到的问题,而普遍使用的普通话,则没有这一缺陷,在使用范围上大大超越了不同地区的地域方言。在这种情况下,普通话在人们潜意识中的地位(仅限于日常使用习惯方面的地位,不包括文化因素),很可能已经接近或等同于家乡方言。

2.优势对比

对于方言出现在公共场合这一问题,使用者在潜意识中会对方言和普通话进行优势的比较,更具有普遍性的普通话会在这一比较中占据优势地位,而有地域局限的方言则可能略有不足。因而,青、中年人和高学历人群对方言出现在公共场合其实是持一种不赞同的态度。但是,由于青、中年人对方言具有更高的认同感,使他们没有办法彻底反对方言的出现,两相矛盾之下,对于方言在公共场合的出现持的是一种模棱两可的中间态度,既不赞成又不反对,而是听之任之。

3.接受能力

至于青年人与中老年人之间的比例差异,主要是因为受到了不同接受能力的影响。一般而言,青年人比中老年人更容易接受改变。在同样长的一段时间中,青年人的第二语言习得成果肯定比中老年人更加丰硕。也就是说,青年人对普通话的理解和熟练程度高于中老年人,使用的频率自然更高,因而会出现大比例的中老年人认为在公共场合说方言或普通话都可以的现象。

4.交际环境的影响

这也是上文中青年人比中老年人更认为有必要让下一代学习方言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青年人的下一代是在推广普通话的环境中长大的,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不会使用家乡方言,对家乡方言的熟悉度普遍低于父母,也就是青年人。大部分中老年人认为没必要让下一代学习方言则是因为大部分中老年人,下一代是在方言的大环境中长大的,还具有熟练掌握家乡方言的能力。由此青年人才更加认识到保护方言的重要性。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在全国流动人口中,流动频率低的、在地理上具有稳定性的人群通常是老一代流动人口;流动频率高的、在地理上不稳定的人群通常是新生代流动人口[1](15-33)。也就是说,青年人比老年人更容易接触到多样化的社会环境和不同的交际人群,导致青年一代使用普通话的频率更高,使用家乡方言的机会减少。结合上文分析,交际环境的差异是导致不同年龄群体对待公众场合语言选择态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建议

虽然普通话的推广及人口流动等因素对方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于根元(2009)提到,推普工作进入关键时期,普通话和方言可能会进入“动态和谐阶段”[2](46-52)。我们可以在推普的同时,加强对现存地域方言的保护,双管齐下,既保障不同地域人口之间的流畅交流,又加强方言的保护与交流。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以根据年龄分层对症下药。

对于中老年人来讲,虽然不介意在公共场合使用地域方言,地域方言的使用范围也相对较大,但根据调查,他们对于家乡方言存在归属感的概率较低。对于这一部分人群,应当着重考虑加强对其方言归属感的培养。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使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进入他们的视野。如可以建立类似唐人街的地域聚集地,开展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如西北外来人员聚集地可以定期组织秦腔演出,安徽外来人员组织黄梅戏等。除此之外,还可以使方言触及家乡的日常生活,并通过媒体加以传播,如开设方言电视台、播出具有方言特色的影视作品(典型的有《武林外传》《平凡的世界》等)。

青年人群对家乡方言具有较高的归属感,但由于外部条件的限制,很少有机会说家乡方言。因此,应当为他们制造使用方言的机会。以大学为例,可以鼓励学生开办方言社团,这样,不仅本地区的学生可以参与进来,其他地区感兴趣的学生也可以了解和学习一种新的方言。不仅可以促进同一方言区域内人口的情感交流,还可以促进不同方言之间的交流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这样,方言的生存环境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

六、结语

本次调查,我们主要针对天津外来人员,以其对家乡语言的归属感为中心,了解方言大致的生存环境,并提出几点建议加强外来人员与家乡语言之间的情感联系,使方言的生存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由于外部客观条件的限制,数据收集有一定的缺陷,有未收集到童年期的外来人口对方言的态度,以及外来老年人数量较少等不足。因此,在以后调查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数据,以得到更加精确的方言生存状况,并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

注释:

①在本文中,以0—6岁为童年,7—17岁为少年,18—40岁为青年,41—65为中年,66岁以上为老年。

②少年只有1人,不具有單独计算比例的统计效力,故本文中,关于不同问题年龄段的对比中,少年人的100%不纳入统计范围,下同。

参考文献:

[1]顾宝昌,郑笑.人口流动范围与稳定性的分类研究[J].人口与社会,2019,35(5).

[2]于根元.推广普通话60年[J].语言文字应用,2009(4).

基金项目:本文受天津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201910065093)。

猜你喜欢
认同感
专科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
——以某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为例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影响西藏人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挑战分析
基于实证的高职教师组织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以华侨文化精粹涵养新生代华侨华人民族认同感
在校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和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