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要素理论下的教学文本解读

2020-07-27 15:58袁晶聂仁发
文教资料 2020年13期

袁晶 聂仁发

摘    要: 教学文本解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是学生从会一篇到会一类的前提。篇章要素理论指的是De Beaugrande和Dressler(1981)提出的篇章七要素理论,包括衔接性、连贯性、目的性、可接受性、信息度、情景性和篇际性。本文以《太空一日》《大雁归来》和《敬业与乐业》为例,根据篇章要素理论解读教学文本,为文本的多样化理解提供一种可能的方式。

关键词: 篇章要素理论    教学文本解读    《太空一日》    《大雁归来》    《敬业与乐业》

教学文本是联系学生视野与作者视野的媒介,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堂中合理的教学文本解读,能够促使学生将作品的外部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教学文本的解读方法是多样化的,并无绝对意义上的好坏之分,关键在于能否照顾到学生的个体需求且对于不同类型的文本都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本文将运用篇章语言学的篇章要素理论,分析部编本中学语文教材中《太空一日》《大雁归来》和《敬业与乐业》这三篇课文,试图为教学文本的解读提供一种可能的方式。

一、篇章要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De Beaugrande和Dressler(1981)提出了篇章要素理论,即篇章的七要素,他们认为,一篇具备交际性的篇章应同时满足以下七个要素:衔接性(cohesion)、连贯性(coherence)、目的性(intentionality)、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信息度(informativeness)、情景性(situationality)和篇际性(intertextuality)[1](8-14)。

其中銜接性和连贯性是篇章的结构特征,涉及篇章在结构上是否有序。衔接性指的是篇章的表层成分间有顺序的形式联系,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词语的排列要遵循语言要求,尽可能让人容易理解,比如修改病句中常见的语序颠倒,其实是违反了衔接性而导致的。连贯性指的是篇章中各个概念间的功能联系,包括因果关系、时间地点关系、目的关系、理由关系等,小到一个句子内部的关联词搭配不当,大到文章的层次不清,实质上都与连贯性的缺失有关。

目的性和可接受性体现在篇章的功能上。作者写作时,既要清楚表达自己特定的目的,又要站在接受者的角度考虑这样表达能否为接受者所认同。基于同样的写作目的,作者可以采用截然不同的文体和修辞,无疑会影响接受者阅读文本后产生合作态度的可能性。

信息性指的是人们对某个篇章的可预测度,取决于不同已知程度的信息在篇章中的安排。对于一个篇章来说,信息性太小意味着信息量过少,会使人们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信息量太大则表明信息量过多,容易造成读者的认知负荷过载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合理分配信息量,在必要时故意减少或增大信息的供给,往往能使文章妙趣横生,如小说中悬念、插叙等手法的使用。

情景性是篇章的语境依赖性。篇章本身是不自足的,需要同语境建立联系获得内容上的补充。文本创作离不开特定的情景,作为主客观因素的认知上的整合,语境是读者进行文本解读时可利用的认知因素[2](16-17)。对于情景性较强的文本,如剧本、诗歌,重构情景能在一定程度上唤起读者的同理心,古诗文教学中常用的“知人论世”便是一种对语境的合理运用。

当接受者理解篇章中的某些内容时,要依靠自己之前在其他篇章中获得的知识,这就是篇际性。不同类型的文章在文本参考程度上表现出差异:文学批评话语要引用原文论述评论家本人的观点;科普性说明文为了保证概念的准确性,通常采用词典、学术著作等权威性文本中的定义,再加以通俗的语言使读者易于理解[3](1-10)。

以上是对篇章七个要素的简单介绍,我们认为De Beaugrande和Dressler(1981)的篇章要素理论基本涵盖篇章各个方面的特征,为人们解读文本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就一篇具体的教学文本而言,可以根据该文本的特征从上述七个要素中选择富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解读。下面我们将以部编本中学语文教材中《太空一日》《大雁归来》和《敬业与乐业》为例,运用篇章要素理论解读教学文本。

二、篇章要素理论下的《太空一日》《大雁归来》和《敬业与乐业》

就同一个篇章要素而言,《太空一日》《大雁归来》和《敬业与乐业》这三篇课文的代表性是不同的,比如,侧重于传主叙事的《太空一日》比另外两篇更能体现篇章的信息性要素。考虑到这一因素,我们在以下不同部分进行教学文本解读时,将选用在对应的篇章要素上有代表性的课文。

(一)衔接性和连贯性

《太空一日》所在的单元以训练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的能力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前文对衔接性和连贯性的介绍,挖掘《太空一日》文本形式上的特点并寻找形式标记之间的联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筛选并整合课文的信息,有助于借助对文本的理解走进传主的内心世界。作为这篇教学文本形式上的标记,《太空一日》的四个小标题为学生梳理文章内容提供了一定线索。根据篇章的连贯性要素,抓住各部分的小标题后,还应寻找这些小标题之间的功能联系,否则会割裂文本的内在逻辑。从开始的“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到第四个小标题“归途如此惊心动魄”,四者存在时间上的渐进关系,呈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到杨利伟平安归来的过程。传主挑选了这次经历中最难忘的四个片段并将其核心内容浓缩为四个小标题,因此,在利用各个小标题复述时,要兼顾这四者间的时间联系。

不同于大量引用科学原理来探索恐龙灭绝原因的《被压扁的沙子》,《大雁归来》使用抒情笔法向读者展示了富有灵性的雁群,文学色彩之浓厚往往使读者忘却这是一篇科学观察笔记。诗意化的观察和说明在带给人们审美享受的同时,使文章的说明顺序藏在大段细致描摹之中,在理清行文的顺序上有一定难度,此时需要引导学生抓住形式上的特征,即文中“3月”“1946年4月11日”等时间词,从而判断出课文的说明顺序。关注文本的时间词,还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沙乡年鉴》的兴趣。结合阅读提示中关于《沙乡年鉴》全书的介绍,引发学生思考:编者为什么要从12个月份中选取文中的片段?其他时间段的风景又会是怎样的?通过比较选文和整本书在时间跨度上的差异,抛出这两个问题,或许能够带动学生的课外阅读。

即使是限于文体因素而不具备明显时间特征的议论性文章,我们也可以分析其中的衔接性和连贯性,《敬业与乐业》中关联词的使用,便是篇章衔接性和连贯性在此类文体中的体现。议论性文章中,作者为了使自己的观点得到接受者的认可,通常需要强调各个分论点间的逻辑性,让论证说理一环扣一环,合理运用关联词是强化句子逻辑性的有效手段。同样的内容,加不加关联词直接影响逻辑关系的强弱,“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重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在阐述观点之前,梁启超先进行了大量的论述,这两句话处在一段论述结束的位置,其中的“所以”强化了论述与观点间的联系。

(二)目的性和可接受性

传记文学讲究传主经历带给读者的真实感,对大部分普通人而言,登上飞船进入太空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因此,传主需要考虑如何在平衡其他要素的同时,使文本的可接受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加。“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前文用“10赫兹”“6G”这种量化的数据向读者科普了低频共振对人体的毁灭性伤害,但这些科学术语并不是所有读者都能理解的。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这一形象化的表述,能够给读者更直观的感受。诸如此类的描述还有许多,如第二部分開头对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的描写,“一段弧”相对于“球状”“343公里左右”相对于“6000多公里(千米)”,与生活体验相关的描述结合了具体的数字,在使文本接受者身临其境的同时体现了传主身为航天员的严谨。

作为一篇议论性文章,《敬业与乐业》自然带有较强的目的性,即通过一系列论证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文本中引用了大量的经典,从孔孟之道到老庄哲学,从朱子理学到沙门故事,不难发现作者所引皆为时人难以辩驳的名言警句,自然与作者本人的身份信仰有关,更重要的是引用这些言论能达到令旁人无法反驳的效果,如:

(1)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2)《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丈人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吾唯蜩翼之知。”

两处论据都紧跟在论点之后,显然是为增强论点的说服力而服务的。与《太空一日》中“仿佛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窗外烧得跟炼钢炉一样”等化抽象为形象的语句不通,引用文言文未必能使论证说理更加通俗,但作者却舍弃白话文改用文言文,可见作者借用这两句话的目的并不在于这两句话本身,而在于说这两句话的人。

(三)信息性

从篇章信息性这一要素上看,《太空一日》有两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第一,各个小标题的内容编排引人联想、耐人寻味。标题是文本的核心,一个好标题更是全文的灵魂所在,对于小标题来说也是如此。四个小标题中不乏富有主观倾向的词语,如“神秘”“惊心动魄”,但结合所对应的文本来看,这些看似“夸张”的形容都是恰如其分的,“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的敲击声确实“神秘”,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的经历更是担得起“惊心动魄”这个词。就信息量而言,为了让标题激发读者阅读探究的兴趣,信息量太少或太多都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这四个标题在考虑读者已知信息的同时适当减少信息量的注入,使读者在阅读标题后产生对文章内容的预设。换句话说,依据小标题的提示和对于传主杨利伟的已知经验,学生在实际浏览之前就已对各部分的大致内容有了认知上的预期,这种预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带着问题浏览文本。第二,四个部分的信息安排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四个部分基本按照时间纵向推进的顺序加大文本的信息量,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又加入了细节上的横向描写。这种信息安排上紧凑与舒缓并存的布局跟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相吻合,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则分别介绍了起飞时的险遇和返途中的考验,人面临这样惊险的场景自然无暇顾及其他,传主在这两个部分削减自身体验之外的信息,反而能使自己的描述更富有真实感。

(四)情景性

与《太空一日》和《大雁归来》不同,《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1922年8月14日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演讲,是作者与接受者面对面的交谈。大部分演讲者都会在演讲前准备好稿件,但不能就此认为演讲稿和其他类型的文本没有太大差别。事实上,作为演讲者观点和主张的载体,演讲稿带有较强的鼓动性和宣传性,为了使听众产生认同感,经常要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也就是注重文本的情景性要素。从这个角度解读《敬业与乐业》,或许能让我们在关注本文论证方法的同时注意到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设问反问兼用,发人深省。“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多次运用设问,且有几处是两句设问连用,不仅引发了听众的思考,还实现了话题的转换和对分论点的提炼。“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还不是一样在劳神费力?难道又不苦?”反问句的使用,既否定了做工苦的观点,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论证说理的气势,使论述过程波澜起伏而富有变化。第二,说理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作者先说“有业之必要”,随后提出敬业和乐业这两种对待职业的态度。作者先指出敬业的本质是忠实,职业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都是神圣的;再提出“乐业”这一人生的最高境界,站在听众的角度列出四个理由,使人易于接受。第三,语言明白如话,少用长句。除去引用的文言语句,全篇演讲基本采用短句,少有生僻的字词。

《太空一日》中,作者主要采用“现象+感受”的方式减少读者对太空飞行这一陌生概念的距离感。以片段一为例,这一部分自然段的数量多而段内字数少,有不少一句话单独构成一个自然段的情况,这样的段落布局是与文本内容相呼应的。作为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面对这历史性的事件,传主自然要细化飞船发射升空的每一个瞬间。“9时整”“火箭起飞了”“开始时飞船缓慢地升起”“火箭逐渐加速”等显示时间推进的语句,与“我全身用力”“我感到压力远不像训练时想象的那么大”“我感到压力在不断增强”等描述个体体验的语句相对应,如一个摄像机记录了整段历程,让读者身临其境。除了快速筛选信息以把握文本的内容外,作者采用了哪些增强文章的画面感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教学点。

就《大雁归来》的情景性要素而言,利奥波德力图通过描述人和土地的關系使人们意识到,在一个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发生全球性恶化的时代,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对生态环境的改变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5](2)。课文的主角虽然是大雁,但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其他生命留下了舞台,如“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一处,一方面用乌鸦飞行的状况突出了笔直飞行的大雁,另一方面把与大雁同在一片天空下的乌鸦引入了文本。作者用细致的观察和诗意的笔触,向读者呈现了远离现代生活的荒野上各种生物的生存状况,“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等到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沼泽便再次成为弥漫着青草气息的地方”,不同生物构成了这片土地上的共同体。

(五)篇际性

《太空一日》的第二部分,作者提到了“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虽然相对于向前推进的时间线来说这是一个横向的插叙,但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因为这是解读后文的前提,是对后文作者为什么要“几次努力寻找长城”的解释。《大雁归来》中,利奥波德提到的1943年开罗会议是必不可少的成分,人总是自诩为大自然的主宰,然而在团结协作上却远不如大雁,短短几句话就能引发读者深刻的思考。

《敬业与乐业》中,梁启超在演讲的开头部分就引用《礼记》和《老子》这两部经典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论述的中心,随后更是引经据典,多用古籍名言论证说理。从作者选用的论据中,不难发现他对传统文化的推崇,与梁启超当时退出政坛后赴欧洲考察的经历有关。在体验了真实的西方文明之后,作者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强烈的认同感。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用例的倾向性,并通过追问激疑,作为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为什么作者通篇的用例大多出自孔孟之道,与作者怎样的经历有关,又说明了什么。以文中用例的特征为切入点,设置一系列层层深入的问题,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再认识。

三、结语

教学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采用合适的方法解读教学文本能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认识文本,从而得到更深的文本意义。就同一篇课文而言,选用不同的理论解读会产生不一样的理解,多样性的理解正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魅力所在,也是对个性化阅读的一种回应。本文是运用De Beaugrande和Dressler(1981)的篇章要素理论进行中学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一次尝试,根据《太空一日》《大雁归来》和《敬业与乐业》这三篇课文自身的特点和七要素的定义分析文本,能为文本内涵的多维度解读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聂仁发.现代汉语语篇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De Beaugrande, Robert-Alain and Wolfgang Ulrich Dressler. 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M]. 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81.

[4]刘竹君.在“学的活动”中寻求意义的连接——《太空一日》教学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20(3).

[5][美]利奥波德(Aldo Leopold),著.沙乡年鉴[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