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的阅读指导

2020-07-27 15:58王晓芳
文教资料 2020年13期
关键词:指导高中历史阅读

王晓芳

摘    要: 高中历史学科需要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但对学生的历史阅读进行系统化指导的情况却很少见。这就造成一些学生在阅读历史内容时读不顺或读不懂,影响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不利于历史价值观、史料实证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从高中历史阅读教学内涵、主要的历史阅读形式与具体指导策略三个方面,对高中历史的阅读指导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中历史    阅读    指导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在《论求知》中写道: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既提出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又指出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读。在较早的时候,史料的基本形式是文献资料,想要学习历史就必须阅读这些史料。随着时代的发展,史料的形式越来越丰富,比如电子化的图像史料和声音史料,新形式的史料中有一部分不用阅读也无法阅读。但人类能够用电子化的方式产生史料是比较晚近的事情,更长、更早期的历史仍然依靠文献资料为一手史料,必须进行阅读才能揭开历史的面纱,把握其中的真实,达到学习历史的目的。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成为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对具体指导策略进行研究是有必要性的。

一、高中历史阅读教学内涵

1.高中历史阅读

从字面意思来看,历史阅读就是阅读历史、阅读史料。如果放在“高中”这一特定视角下,历史阅读的内涵显然不会这样简单。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可能是历史爱好者,平时会阅读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籍甚至一手史料,但从整体来看,阅读的对象、效率、目的等都与高中生有着明显的区别。高中历史阅读的首要对象是历史教材,其次才是其他一些史料文;高中歷史阅读效率比较稳定,因为有教学进度的限制;高中历史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高综合素质,还有迫在眉睫需要应对的高考问题。以上因素构成了高中历史阅读的特征,即对象更加单一,效率更高,目的更明确,都与一般历史阅读不一样。比如上班族不会将教材作为首先历史阅读对象,阅读效率不稳定,也不会有考试层面的压力。

2.高中历史阅读教学

注意到历史阅读教学的教师比较少,就在这比较少的群体中,还有一部分存在认识上的错误,比较明显的是混淆了历史阅读教学与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

历史阅读教学与语文阅读教学有相通之处,因为阅读的对象基本都是中文内容,都要读懂文字含义。但语文阅读教学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目的的,还要以此为渠道促进学生整体语文水平的提高,教师会为学生分析阅读对象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文章结构是什么样子,中心思想如何,等等。历史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把握历史的脉搏,并在理解历史的基础上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语文阅读教学实际上是历史阅读教学的基础,因为学生要正确理解阅读的历史内容就需要明白阅读对象采用的技巧、呈现的结构和表达的核心思想。

为了强化历史阅读教学效果,历史教师对于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可以适当兼顾,但不能作为重点,应把关注点放在历史学科角度下学生阅读史料时的整理、归纳与理解能力培养上。

二、主要的历史阅读形式

明确历史阅读的基本形式是提出有针对性的历史阅读指导策略的基础,一般可以分为粗读、精读和泛读三种。

1.以粗读为基础

顾名思义,粗读就是粗略地读。针对历史的粗读一般是为了了解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而不是弄清楚某一个具体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但要注意的是,粗读与精度只是阅读方式、角度与收获不同,并没有严格的高下之分,精度与粗读的收获没有可比性。奥地利哲学家波普尔在著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指出:“人类的具体历史,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所有人的历史,必然是人类的一切希望、斗争和受难的历史。”精读可以触及“人类的具体历史”,粗读则能够接近“所有人的历史”,各有用处。

具体到高中历史阅读教学中,学生的粗读可以针对教材,也可以针对课外历史读物。不论哪种情况,先粗读都是很有好处的。阅读是一件需要高度注意力和耗费较多时间的事情,高中生尚处于心理比较躁动的青春期,坐下来好好阅读对他们来说并不简单。粗读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阅读对象的整体脉络,其中一些比较有趣或者直击其兴趣的关键点会在粗读过程中被注意到,使高中生产生比较充分的兴趣,具备一定的基础,再进行精读的话阅读效率会更高。

2.以精读求提升

精读是在阅读过程中弄清楚阅读对象包含的各个要素,要有“上穷碧落下黄泉”的精神,不留下疑惑。通过对历史材料的精读,可以发现很多粗读注意不到又有很大影响的细节。尤其阅读古代一手史料的时候,发现“一字之褒贬”会让史料本来想表达的内容无比清晰地展现出来。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不仅指出了历史研究应该具备的精神,而且说明了精读历史应该做到什么程度。精读历史本身就是为了学习与研究历史而服务的。

高中历史阅读教学应该要求学生精读历史,实现粗读历史基础上的理解提升,但不要强求效果。高中生不是历史学家,未来能够走上历史学术道路或希望走上这个道路的学生也是少数,要求太高既脱离他们的实际能力,又难以引起他们的广泛认同。因此,在高中历史阅读教学涉及对阅读对象的精读时,只要学生能够有所发现,而且这种发现来自他们的认真思考就可以了,至于这个发现是否具有独创性、颠覆性,乃至是否正确都不必纠结,只要在其他教学环节中注意纠正学生的认识错误就可以了。

3.以泛读促拓展

泛读即广泛阅读,尽可能涉猎更多的内容。泛读与粗读和精读一样具有必要性。因为历史是复杂的,而且越是在历史的关键节点这种复杂性越明显。如果阅读量过少,很可能对历史关键节点的认识出现错误,相应的历史评价、对历史的反思等都会出现失误。如尚小明先生为了完成《宋案重审》一书,阅读了宋教仁被刺后官方搜集到的全部53件核心证据、12部相关史料集、6家报纸的全部相关报道和大量的私人笔记。可以说,没有如此大量的泛读,尚小明先生不可能写出这样一部被称为可以为宋案“盖棺定论”的著作。

不过,与精读类似,对高中生泛读历史的要求不可能做到如尚小明先生那般。要求高中生进行历史泛读的原因在于教材的特征。教材不是史书,没有那么详细,其中很多都是经过加工的二手史料,是结论性的内容,比较容易因为佐证不足而引起学生的困惑。泛读的重要目的之一是通过课外历史读物中更多或更详细的史料内容解决学生的疑问。另外,很多课外历史读物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更浓厚的兴趣,拓宽学生在历史领域的知识面,这也是泛读的重要作用之一。

三、具体的高中历史阅读指导

1.提升历史阅读的先导性

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一般都是在学生出现历史理解错误时教师才会带领学生进行回顾,查找和解决历史阅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属于事后补救。这种阅读指导方式浪费了师生双方的大量时间精力。因此,历史阅读和历史阅读指导应该发挥先导作用,即引导学生进行了较好的历史阅读后再教学,使学生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實现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吸收。同时,能够向学生传达一种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

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用相当长的篇幅介绍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权、中央官制及地方上的郡县制。教师不要教学伊始就为学生画重点、捋脉络再让学生去教材中找证据,而要先告诉他们正确的历史阅读方法和适当的历史阅读技巧,放开手让他们阅读教材内容,尝试把自己在粗读和精读中的阅读体会记录下来,最后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成为自己制作的“教材补充材料”。在完成这项工作之后,再正式开始教学,教学效果会好得多。

2.几种阅读形式不可偏废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粗读、精读与泛读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呈现出一种较为明显的逻辑联系与先后顺序。一般都是先粗读,再精读,然后泛读,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历史阅读指导时,要注意引入这三种阅读形式,不能只专注其中一种或两种。另外,对于不同的阅读形式,合适的指导方法也是不同的。比如,对于粗读,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捋清大致脉络,不要纠缠于细节;对于精读,则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寻找细节中的关键点。

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到了“光荣革命”,玛丽和威廉被议会请回来承袭英国王位,之后议会得以制定一系列限制王权的法令。但为什么议会的权力在“光荣革命”后足以制定这些法令?为什么不是像查理二世复辟那样,又引发政局的长期动荡?这些是教材中没有详细讲述的。为了解答学生的疑惑,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对教材进行粗读和精读之外,还要推动学生进行泛读,比如向他们介绍《英国通史》或《英国政治制度史》等书籍,只要找到与自己疑问相关的内容阅读即可。

3.全面照顾到个人与群体

高中生一般已经接受了多年的教育。在如此长的受教育时间中,很多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已经成型。上文已经提到,历史阅读与语文阅读是有相通之处的,成型的阅读习惯会对他们的历史阅读造成影响。换句话说,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必然有差异性,在历史阅读上同样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教师的历史阅读指导不能千篇一律,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最终通过个人的提升,实现学生群体的提升。

以上文提到的“光荣革命”内容为例。教师向学生推荐了《英国政治制度史》这本书,结果有学生出于以往的阅读习惯,不是找到相应的内容进行阅读,而是从头开始精读。虽然开卷有益,但这样阅读要消耗太多的时间精力,而且不知道读到什么时候才会碰到最需要了解的那部分内容。教师在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就要及时介入,可以通过举例分析的方式让他们认识到粗读的作用,多给他们留下一些需要粗读完成的学习任务,实现历史阅读形式的改进与能力的提高。

4.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

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不论学生今后是否走上历史专业道路,只要他们还会接触历史知识,就需要以良好的历史阅读习惯与能力为基础实现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为了给他们未来的人生创造更多的选择或帮助他们踏上更顺畅的人生旅途,在高中阶段就努力培养他们的良好历史阅读习惯与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历史阅读指导必须重视这一点,努力激发学生的历史阅读兴趣。为此,历史阅读指导形式不妨丰富新颖一些,向阅读活动注入更多的趣味元素。

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百家争鸣”。教师可以将此作为主题,带领学生分组表演情景剧,情景剧的内容是不同思想流派的人互相辩论,学生分别扮演孔子、墨子、老子、韩非子,等等。为了表演得好,学生肯定要写剧本、排练,自发地对这一领域的历史知识进行粗读、精读和泛读。最后他们会发现,正是因为认真进行了这几种形式的历史阅读活动,他们的表演才变得有内涵、“有看头”,才能较好地理解这些历史知识。

总之,历史阅读指导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化工作,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有很多。比如与语文阅读指导相区分、明确历史阅读的基本形式和具体的指导策略等,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历史阅读和历史学习效果。希望广大教师不仅更加关注高中历史阅读指导教学,还切实加强在该领域的创新研究与实践,不断提高水平,帮助学生取得历史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曹君玲.高中历史教学要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20):139-140.

[2]于美英.高中历史课堂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探析[J].才智,2017(22):33.

[3]徐明辉.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路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18):50.

[4]周龙邦.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方式[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22):56.

[5]陈建云.基于史学阅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09):52-55,89.

猜你喜欢
指导高中历史阅读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