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后复述何以有效促学

2020-07-27 15:58黎畅
文教资料 2020年13期

黎畅

摘    要: 本文深受王初明教授的“续”理论启发,运用互动协同的概念,结合认知心理学“自上而下”的理论对短视频应用于听后复述教学实践中的促學效果进行论述,阐述听后复述促学效果的几大明显优势,为后期提高外语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启示。

关键词: 续理论    互动协同    自上而下    听后复述

一、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我国外语人才人文性能力和工具性能力的要求随之提高,事实证明,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因地域差异,发展极不平衡,学生英语素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王毅,王维清(2012:36-40)指出,从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及要求来看,目前中国的大学英语还是一门以语言技能和综合运用为主的基础课程,教学强调工具性,总体还属于技能教育。在我国,有不少本科院校,将四级过关率作为评价该校办学实力的标准,甚至很多高校通识英语教学课程以“准四,六级过关”为教学目标,导致外语教师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到四六级过关的准备当中,导致高校学生“重考试轻应用”,偏离大学英语教育培养具有人文性能力和工具性能力学生的育人宗旨(刘臻,梅德明;2015)。桂诗春(2011:68-69)指出:“目前的应试训练只能提高一点分数,不能提高语言能力。”基于此种情况,外语教师不得不重新思考外语课堂教学。

二、理论背景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听后复述作为一种对考生口语能力测评的有效方式,逐渐应用于诸多英语口语考试中。自此,外语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听后复述能力的训练,尤其体现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当中。虽然与听后复述相关的研究也有一些,比如柳明明(2016)对“听后复述任务构念”做了相关研究,梁冬梅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角度论述了听后复述的启发意义,田靓(2011)开展的“复述练习频率对初级水平留学生口语表达流利度及准确率的影响个案研究”,陈菊(2009)的“论听后复述与学生英语听说技能发展的有机结合”,但从促学角度论述听后复述的文章很少。本文受王初明教授提出的“续理论”启发,对于听后复述何以促学从互动协同及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其加以论述,不足之处望其指正。

王初明(2016)指出语言是通过“续”学会的,语言学习只要含“续”,就能带来理解和产出的交互及更多的促学效用。王初明(2010,2011)曾撰文指出外语学习效率取决于语言理解和产出结合的紧密程度,两者结合,产生协同效应,结合得越紧密,协同效应越强,外语学习效果就越佳。这里的协同指的是语言输出与语言输入看齐,是由低向高拉平协同效应,即为拉平效应,包括模仿成分。同时他强调,凡是理解与产出产生交互结合的语言学习方式,都能有效促学。在外语视听说课堂教学中,听后复述是将理解和产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将语言模仿和内容创造有机融合,既凸显语言输入,又优化语言输出,能有效突出学习者语言产出的表现,是强化外语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王初明,2012;姜琳,陈锦,2015)。

三、操作方法

听后复述操作方法简便,建议从BBC英伦网或51VOA .com等相关英文网站中选取短视频材料,新闻材料内容广泛,包括时事政治、科技文化和生活教育等,视频长度最好控制在5分钟之内。本人所教专业均为贵州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专业分别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及工商管理。每班50多个人当中,高考英语分数100分以上的占60%以上。首先让学习者先听并了解视频内容中的重难点词组及句式,关掉视频,给出相应词组及句式,让学习者凭借对内容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并对相关内容发表见解。听后复述的优点可以通过实证研究得到验证。

依据先行组织者理论,学习者在复述之前,需要建立对听后复述内容的预设。即教师应该呈现给学生与视频信息材料有关的引导性资源。如与视频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信息介绍,依据新闻六要素设计的相关问题等。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指出,先行组织者可以充当新旧知识间的桥梁,促进新知识的学习与记忆。依据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过程理论,听视频前按照“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即依照已有的知识结构,强调学习者根据先前知识预测、推断、筛选、吸收或同化输入信息,抓住内容大意,理解全局信息。

现以BBC英伦网每周一报中的一个短视频为例。视频的标题为“ugly masks”,视频总长2分17秒,分为无文字报道和有文字报道。首先听视频前学习者应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In what festival will people wear masks?

2.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carnival?

3. Which country does the festival take place?

4. Why do people wear ugly masks in the video?

5. 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festival?

6. When can this tradition be traced back to?

学习者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听前对视频的大概意义有所预判。教师通过对狂欢节等节日和风俗信息进行辅助讲解,再通过外界的刺激结合可视化的图像和视频,以及关键词组的学习,通过对不同器官的刺激,信息在大脑中进行加工,最后形成思维、推理、言语等高级的认知结果。最后给学生两三分钟准备时间,学生可按照视频中的一些关键词组,如“aesthetically pleasing/revellers/scare off/pave the way for/trace back to”进行听后复述的练习,此时的听后复述协同效应产生。因为伴随着理解与产出互动的语言协同效应中出现了结构启动(Structure priming) (Bock, 1986)。即在产生环节学习者重复和模仿视频材料中出现的词语或句法,结构启动促使基础中等及以下的学习者,直接把别人的语句应用于复述中,变成自己的语言,协同效用自然产生。笔者在所教授的两个班级中发现,基础一般的学生直接搬用原视频材料中大部分句式,节省出时间和精力思考接下来复述的内容。中等及以上水平的学生套用原材料部分的句式,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复杂的词组及句式,以输出更多创造性的内容。符合Ellis指出的“语言学习是一个逐步激励范例的过程,流利的语言运用基础是使用储存在记忆中的大量范例”。需要强调的是复述中的结构启动,虽然部分属于模仿和重复,但不属于机械性的重复和模仿,而是发生于特定的语篇情景当中,发生在输出新内容的过程当中(王初明,2015)。学习者在复述时与视频新闻材料及播报主持人互动,促使互述的内容与原材料协同,学习者与地道本族语者协同,产生拉平效应,互动强度越大,拉平效应越强,学习者提高语言能力效果越显著。因此,学习者在创设的语境中接收到的正确信息输入量越大,学习者正确运用英语的能力会不断提高。从另一方面对教师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英语课堂中教师输入正确地道的英语语句越多,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的次数越频繁,互动产生,协同效应产生。久而久之,水平较低的学生会逐步向水平高的学生及教师靠拢,拉平效应随之产生,学生外语能力会越来越强。

四、听后复述的促学优势

此种方法若能用于外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中大致有以下优点:

1.让学习者创造性地模仿地道语言使用。听后复述对于基础一般及中等水平的学生而言,在表达不顺时,可直接套用原视频中出现的语句,这不仅是一种语言模仿,而且具有创造性使用的特征,通过模仿原视频材料中的语句表达自己创作的内容(王初明,2012)。學习者能通过现学现用的方式,一方面加强对视频信息的记忆和巩固,另一方面内心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增强自信和外语学习的动力。

2.有助于增加学生知识储备,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短视频材料内容丰富,紧跟时代发展主题,选取的内容积极正能量,涵盖人文、科技、时事政治、教育等诸多领域,学生通过学习相关内容,不仅开阔眼界,而且能从相关热点话题中发展学习者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著名语言学家邦文尼斯特说:“思维和语言密不可分。”学生通过复述促进大脑理解、分析、记忆、推理、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促进对语言的加工处理。正符合修订后的《课程需求》对大学英语课程性质的描述:“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还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兼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3.理解与产出密切结合。学习者若要完成复述任务,则必须掌握相关词组及句式的运用,理解视频相关信息。学习者听完材料立即对内容进行复述,此时对大部分内容记忆清晰,易于模仿,达到的协同效应佳,产出效果令人满意。

4.与视频材料及视频材料播报的主持人产生互动。复述时学习者需要通过给出的词组及句式回顾新闻的主要内容,以保持复述的内容和语句和原文意义相近,因而促使产出的语言与输入的语言趋于一致,使语言输出向语言输入看齐,如同和地道的本族语者缩小差距,拉平效应随之产生(王初明,2012)。学习者与之互动越紧密,学习效果越佳,这也是为何中等及以上水平的学生如果坚持听后复述一学期,语言能力会进步飞速。

5.短视频新闻材料适用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学习者。由于视频材料短小精悍,英语水平较弱的学习者可以利用零碎时间重复观看,精听精记。英语短视频内容丰富多彩,易于提高基础薄弱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对于英语能力优秀的学生,短视频材料更是锦上添花、一举多得的学习资源。

6.对外语学习和教学大有裨益。教师若能坚持长期用于教学实践,则学生的应用能力定能得到显著提高。学生若能坚持短视频材料的听后复述,不仅能了解丰富的文化背景,还能促进学习者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全面提高。

五、结语

判断听后复述是否真正有效促学及促学效果如何,仍需实证进一步研究加以论证。研究听后复述是否促进外语能力水平的提高,主要探讨听后复述中的协同效应。依据Atkinson.etal.,2007;Atkinson, 2014,协同是全方位的,包括情感认知、行为及语言上的协同,听后复述应重点探讨是否有语言协同效应产生,笔者在后面教学中仍需结合实践进行进一步的质性及量性研究。

参考文献:

[1]Atkinson,  D.. Language Learning in Mindbodyworld: A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 Lamguage Teaching,2014(47):467-483.

[2]Atkinson,  D.,T. Nishino,E. Churchill G-H. Okada. Alignment and Interaction in Asociocognitive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07,91(2):169-188.

[3]Rock, J..   Syntactic Persistence in Language Production[J]. Cognitive Psychology,1986(18):355-387.

[4]王初明.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J].外语界,2012(5).

[5]王初明.读后续写何以有效促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9).

[6]陈昌岑.认知心理学对学习和记忆的研究概况[J].心理学探新,1986(2):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