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孩子和我

2020-07-27 11:23李春艳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朱家故事情节书籍

李春艳

一次语文课上,在认读“感”字时,一个孩子组词“感动”。我于是问全班同学:“你们被什么事情感动过?”

“没有。”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我感到惊讶,不相信他们的回答。一个孩子站起来一脸真诚地对我摆摆手说:“老师,我真的没被啥感动过。”看样子,只盲目地让学生读书还不行,我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的书籍,用书籍启迪他们的情感,丰富他们的心灵。于是,绘本故事便走进了我和孩子的生活,成为连接我和他们精神世界的纽带。

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我首先确定了爱和感恩的主题,重点是感受父母的爱。于是《猜猜我有多爱你》《驴小弟变石头》《逃家小兔》……这些绘本故事出现在我和孩子们的课堂上。

刚开始接触绘本故事,我先让孩子观察图片再描述故事情节。因为认识的字不多,大部分内容由我朗读。在一些关键的地方,我刻意停顿下来,让他们大胆想象,每次猜对了,开心就会写在孩子們的脸上,有的孩子还会主动到前面表演。

每次讲完故事后,我都让他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真实的感受。因为身临其境,孩子们都能发自肺腑地谈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听过、猜过、演过、议过后,他们真正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和伟大。

随着一个个表达家庭关爱的故事的阅读,孩子们对亲情和感恩有了一定的感知。那么,如何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增强责任感,主动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呢?

我首先选择了绘本《朱家故事》。这个绘本讲的是家庭合理分工和相互尊重的问题。一开始,我引导孩子观察封面,很多孩子马上就看出问题了:为什么朱先生和他的两个孩子脸上高高兴兴的,而朱太太却看不出高兴的样子呢?带着疑惑,我和孩子走进了朱家。朱家的生活看起来不错,房、车、花园,一应俱全;爸爸和兄弟两个被妈妈照顾得无微不至。然而这一天晚上,任劳任怨、辛勤顾家的妈妈突然不见了,没有妈妈的朱家乱套了。

本节课的故事推测不像以往那样顺畅,对朱太太的行为,孩子们几乎没有猜出来。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逆转,随着朱太太面部表情逐渐模糊,孩子们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并陷入了沉思:自己的家里不也是这样吗?妈妈除了要上班,还承担了几乎全部的家务活。朱太太那张越来越模糊的脸,不就是自己妈妈的脸吗?

在最后十分钟的写话、绘画环节,有的孩子郑重其事地写下这样的话:我绝不做小懒猪,要多帮妈妈做家务。在后来与家长的沟通中,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回家后表现不同以往,都变得更勤快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和孩子一起走进了《不是我的错》《我不是故意的》《我的宠物猛犸象》等绘本故事。责任和担当已随着故事的主人公走进了孩子的心,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朱家故事情节书籍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
浅议小学语文课的儿童色彩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着火谜案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故事情节的应用
转角追到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