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儿童的阅读课程资源开发*

2020-07-28 08:59全柳芳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小学阅读教学阅读课程

全柳芳

摘要:小学是儿童阅读兴趣、习惯培养,阅读素养提升的启蒙时期,传统、单一的阅读课程已无法满足需求,只有以儿童为中心,立足發展,挖掘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维立体阅读资源,创设良好阅读环境,激发学生兴趣,整合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才能全方位促进开放性阅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关键词:阅读课程;课程资源开发;小学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C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6B-0056-04

新课改以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正发生着飞速变化,但在传统“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影响下,我们的教学偏重于向学生传递单一的知识,而忽视了其作为“活生生的人”,需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这个教育的根本目标。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其生动活泼地发展,就必须加强学生阅读课程建设,努力推进课外阅读的“四落实”(落实教材、教时、教师及评价)工程,实现“以读书为要”这一宗旨。

推进学校阅读工程,课程资源是重要的基础和保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1】“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叫其中,关于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学校可联动社会、家庭等多方力量,延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建设立体多维阅读平台与资源。本文谨以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以下简称“城厢四小”)近年来在阅读资源建设和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为例,谈谈具体推进措施与策略。

联动:聚力“四位一体”的共读平台搭建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单线式”的图书馆、阅览室借阅,或者是家庭收藏书本的阅读,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广泛、深人地开展阅读活动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提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引,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提出了“达到400万字以上”4的要求。为落实此项“保底工程”,学校可凝聚家庭、社会以及信息技术、互联网+等板块的力量,聚力建设“四位一体”的共读平台。

(一)“即时阅读平台”,让阅读随处发生

最自然适切的阅读,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如呼吸一般”,随时、随地、随性地与阅读对象进行“亲密接触”。要达成这个目标,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图书馆、阅览室“单线式”借阅,努力开辟开放、延展,吸引阅读者的“弹性”空间。学校内可发掘的潜力是很大的:绿色园地、文化长廊及亭台转角,甚至校门口学生等待家长接送的“小驿站”,都可以巧妙利用起来,积极建设成“阅读驿站”,给师生的校园生活提供更多可阅读的时空,同时,可建设班级图书角、漂流图书箱,让来自学校的阅读资源,满足师生即时阅读需要。

城厢四小的“西庐师生共读长廊”,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为弥补学校图书馆、阅览室面积小、开放时空有限的不足,学校举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之力,建成近500平方米开放式阅读大空间——“西庐师生阅读长廊”。此廊道是利用教学楼二、三层楼间公共通道,经精心设计、科学排布而建成的,分为教师阅读区、学生阅读区,四周廊墙上布有读书公约、名人读书故事、好书热播榜、阅读分享、小报展览以及最美西庐读书娃、师生读书名言、读书心得等专栏。廊内不仅布置了供低、中、高不同年段学生自由阅读的设备,还多方汇集了特别受师生喜爱的图书资源,有学校采购的,有党员教师爱心捐赠的,有各班级家长和学生自助“漂流”的,还有共建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爱心援助的,先后上架近20000册。这样一个凝聚多方力量、资源即时开放的平台运行以来,已成为全校师生最喜爱的阅读空间,为闲适的校园生活增光添彩,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家庭图书馆”,营造温馨阅读氛围

《2019年度太仓市城厢区域儿童阅读课程资源建设情况的调查》显示:86.7%的儿童认为,喜欢在家里看课外书,父母陪伴着阅读的时候特别静心,读得很认真。可见,家庭阅读资源平台的建设,是儿童阅读课程推进的物质保障;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是儿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基本条件。来自家庭的阅读资源一藏书、报纸、杂志等,是学生开展对话交流的重要课程资源。学校可根据学生年龄、学生心理特点等,精心研制科学、适宜的年级“读书包”,向家庭推荐,同时,定期开设“亲子阅读”课程培训,引导家长重视“家庭图书馆”建设,不断提高“亲子阅读”的技能技巧,建设“浸润书香,共同成长”的阅读家庭,为儿童享受优质阅读课程提供保障。

(三)“公共资源”,拓展“大阅读”时空

随着“阅读型”社会的建设,“全民阅读”活动正逐步走向深人。我们惊喜地发现,学校以外,来自公共图书馆、漂流书站、自助阅读区等校外公共课程资源,为学生开放型阅读资源的建设提供了便捷优质的服务。学校可定期组织学生参观这些场所,与少儿图书馆、漂流站的主管机构联合开展交流活动,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员及图书管理志愿者走进校园,开展“聆听窗外声音”主题课程活动,为学生课外阅读走向社区,走向更广阔的空间打开视界。

(四)“互联网+”平台,助力阅读向纵深发展

走进互联网+时代,网络系统多元的平台空间、浩瀚的知识储备,为阅读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如何发挥网络这把“双刃剑”的积极促进作用,让阅读资源平台建设走向更加科学、开阔?这是当下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阅读课程建设者需要关注的问题。学校利用主题活动、信息技术课程,引领学生变革阅读方式,逐步实现从“文本阅读”转向“超文本阅读”,由单纯的文字读物转向多媒体电子读物等网络读物资源,在不断变革与超越中,进一步丰富自身阅读的形态和内容,助力阅读向纵深处延展。

二、互助:促进“三全”交汇的共读氛围营造

良好的共读氛围,是校园推进阅读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条件。“让阅读成为全校师生吃饭、睡觉一般的行为自觉”,是城厢四小营造阅读氛围的目标。因此,学校积极启动“互助分享式”阅读网络建设,营造全科阅读、全员参与、全时开放的“三全”交汇式共读氛围。

(一)全科阅读

学校建构多学科阅读网络,鼓励教师、学生不局限于语文课外阅读,不但制定语文阅读推荐书目体系,而且推荐数学、英语、科学、美术等跨学科联动的共享书目,深人开展教师“全科阅读”“跨学科整合阅读”的主题研训,积极探究新领域,优化跨学科阅读课程建设,打通学科壁垒,指向学生综合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发展,从理念到行动,全面推进全科阅读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大阅读”氛围。

(二)全员参与

学校的阅读课程基于“一个都不能少”的“全员参与”目标,面向校园里的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孩子。面对智力发育相对较缓的融合班学生,城厢四小“一对一”阅读活动科学规划、分步推进:从教师读给学生听,到学生读给班级同学听,高年级的学生读给低年级的学生听,乃至于家长读给学生听,让共读活动呈现多维立体的“互助共享式”网络结构。因为全员参与,共读资源平台常常由教职工、学生及家长自发地主动整理,自主地开展互相监督、自助管理,进人了良性循环的理想状态。

(三)全时开放

要实现“让阅读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的建设目标,阅读资源必须全天候、无障碍、无缝隙地开放。对此,城厢四小精心设计,周密组织。例如,学校除了将“西庐师生共读长廊”共读活动安排进早读、午读时间,开展教师指导下的集中阅读,其余早、中、晚自由时间,尤其是家长延迟来接的滞留学生,可全天候在公共长廊内自由阅读。阅读空间除了环境优雅、舒适,还有很多来自教师、家长、学生的温馨互助,让大家一有闲暇,就情不自禁地流连其间,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塑造了全天候无缝对接的阅读时空。

三、创生:挖掘匠心独运的校本阅读课程资源

(一)创编校本阅读教材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课外阅读是需要整体推进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重构课程,建设阅读资源与平台。近两年来,城厢四小依托全国组块教学联盟实验学校、全国“七彩语文”阅读实验学校以及苏教版全国小学语文教研课题“小学语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太仓市教育局核心素养背景下区域阅读教学实验学校等平台,积极加强阅读课程建设与研究。学校成立了“组块一体验语文教学研究核心工作室”,強化课程研发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先后编写了《西庐雅颂——传统经典阅读》《西庐雅颂——优秀习作选》《享受阅读》辅助读本等共计13册教材,指导各年级、各学科教师紧紧围绕课内外阅读活动,积极开展阅读主题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在经典诵读、高效阅读、指向写作的阅读等实践活动中获得成长。

(二)优化教师“阅读共同体”

教师阅读课程建设和阅读教学能力提升是加强阅读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这个问题,城厢四小制定了青年、骨干教师发展联盟“三三三”读书工程活动。教师们三个月内共读三本教育理论专著,撰写读书心得、教学案例以及教育论文共三篇。学校邀请科研专家全程指导,细致跟进,教师们的状态不断优化:从“不想读”“不会读”,到“科学读”,直至迈向“高效读”,较好地推进了学校阅读课程建设和教师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突破阅读指导“瓶颈”

为了更好地解决小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不足的瓶颈问题,城厢四小努力加强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首先,丰富课程建设,开设每周一节美读课(欣赏课),引领学生打开阅读视野;其次,学校教师阅读教学共同体定期开展主题教学研磨活动。近年来,学校积极主办或参与校际、教育联盟校等区域内外联合主题研讨活动,开设“家校共育”亲子共读主题论坛,赢得了省、市专家和联盟.校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四)重视课程的“过程性质量”

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课程建设搭建了发展的平台。城厢四小定期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家庭、最美西庐读书娃”等优秀阅读团队(个人)的评比,以多种形式向各年级师生进行“好书推荐”,面向不同师生、家长,有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读书评论、读书沙龙,促进课外阅读实践成果的提升和延展。一年一届的读书节,学校已开展至第15届,师生家长在读书手抄报、书签制作、创编童话等丰富活动中,养成了时时、处处开展阅读的好习惯。

四、研构:实现“自主+互动+多元”综合评价

(一)以校本教材为依托,开展阅读评价

学校团队编写的《西庐雅颂——传统经典阅读》校本教材系列共有6册,按照年级及课程标准相关目标、内容编写,分古诗文必背与选背、传统经典诵读及课外阅读书目必读与选读等多个板块。学校针对年级诵读任务制定评价考核目标,按月分解,有序操作,科学开展星级评价与反馈,将学生自评、伙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以及校内自助测评等多种评价有效整合,积极化解诵读难点,全面提升了阅读实效。

(二)积极开发自媒体,丰富“自主+互动+多元”评价

面对阅读兴趣浓、阅读量大且阅读能力不断提高的中、高年级学生,城厢四小鼓励其在教师、家长和伙伴的帮助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努力开发阅读自媒体,例如,搭建“微信公众号”“美篇”“微阅读”等网络平台,尝试自主设计、自主研发媒体宣传框架与主题内容等。在自主、个性、富有创意的自媒体平台上,学生可以撰写自己的阅读感悟、读书心得,还可以创意写作,成字书写自我,即时发布、交流阅读体验,尤其是整本书阅读,可以通过连载发布,促进阅读活动持续、有效地走向深人。教师、同学、家张以及网上的朋友们都可以加以关注,给予支持、交流和指导,促进阅读产生良性的涟漪效应。学生在自主互动的氛围中,不断改进阅读感受的表达内容与訪式、方法,以客观、多元的评价促进阅读兴趣、习惯的养成,提升阅读质量。

当然,依托多方力量,基于儿童视角开展开放型阅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并不是随意而为,还应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内容,考虑学校、家庭和学生的多方面实际因素,与社会资源有机融合,联动创生,真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促进核心素养抽枝长叶、蓬勃生长,让阅读课程点亮校园生活,塑造高品质教育。我们将一如既往,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2][3][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0,80,13.14.

责任编辑:石萍

猜你喜欢
课程资源开发小学阅读教学阅读课程
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阅读教学提问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
试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有效词汇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