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神经源膀胱患者DSA术后残余尿测定及护理

2020-07-28 17:35曹迎春常飞飞邓丽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护理

曹迎春 常飞飞 邓丽

[摘要]目的探讨DSA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及不同残余尿量组对患者首次排尿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8年12月-2019年12月202例住院DSA术后神经源膀胱患者,根据B超膀胱扫描仪结果将患者分为尿潴留组(残余尿>50ml)、残佘尿量正常组(残佘尿<15ml)少量残余尿组(15<残余尿<50)三组,分析DSA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及不同组之间首次排尿时间的差异结果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患者DSA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70.29%,不同残余尿量组术后回房首次排尿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尿潴留组首次排尿所需时间最久,其次为残余尿量正常组,最后为少量残余尿组结论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患者DSA术后尿潴留发生率较高,应该及早进行相关干预如膀胱功能训练等降低DSA术后尿潴留发生率。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DSA;残余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4-172-01

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DSA)术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手术方式,该方式具有较多优势,如精准度高、创伤小等,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脑卒中后可能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认知理解能力障碍、言语吞咽障碍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各种功能障碍,尤其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给病人及家庭、社会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对膀胱的管理也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Bladder,NB)指由于神经系统(中枢、周围)病变弓起的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储尿和/或排尿的功能障碍),从而产生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和并发症的疾病总称。残余尿是指当患者排尿动作结束后膀胱内残留的尿液容量,通常将残余尿量>50-100ml视为异常标准。46.7%的脑血管意外患者存在膀胱储尿功能障碍,23.3%的患者存在膀胱排尿功能障碍。本文阐述了利用便携式B超膀胱日描仪行残余尿量的测定及脑卒中DSA术后的护理要点,分析了DSA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1临床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DSA术后神经源膀胱患者202例,其中男性127例,女性75例,年龄范围为18-86岁,平均年龄(63.11±11.91)岁;诊断为急性脑梗塞112例,短暂性脑缺血26例,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25例,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32例,基底动脉狭窄7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临床资料均完整,且具有较高的配合度③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DSA术后④无严重精神疾病、内分泌疾病者。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脏器疾病、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疾病者

2B超膀胱扫描仪测定DSA术后残余尿

①操作前:首先检查仪器是否可以正常工作,电源电量是否充足;嘱患者自主排尿,排空膀胱后立即平卧于床上,护:±协助患者充分暴露下腹膀胱区域;与患者详细说明操作过程,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使用屏风遮挡,保护患者隐私②操作方法:手法定位确定膀胱位置,根据患者体型情况涂抹适量的耦合剂均匀涂抹于探头,耦合剂的量可根据患者体型瘦弱决定,一般在耻骨联合上4横指,结合屏幕上箭头确定膀胱位置,测量时探头与皮肤紧密接触,向下用力要规范,力度均衡,操作过程中要紧握主机手柄,不能晃动、随意改变测量角度、移動探头测量点,直至扫描完毕,并如实记录测量值③操作后护理:帮助患者清洁皮肤,协助患者穿衣并取舒适卧位,告知患者监测结果,并做进一步的健康指导与宣教,仪器表面擦净消毒备用。

3DSA术后护理

3.1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制动穿刺下肢持续24h,使用沙袋持续加压6h,密切观察患者穿刺点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及皮下血肿等;患者在接受住院期间,需协助患者进行体位更换,并进行适当按摩护理,避免患者出现压疮的情况;密切监测患者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温度,1次/1h,连续6h,如搏动消失或减弱,皮肤变白或皮温下降,提示术侧供血障碍,应及时检查是否包扎过紧;监测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同时,据患者自身感受,适当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状态下;指导患者多饮水,尽快排出造影剂;其欺,还需要加强心理护理,对于全脑造影术患者而言,护士需要详细介绍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确保患者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还需在检查期间,加强局麻护理。对于检查后的患者而言,易出现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告知患者的检查结果,并且介绍有关这一技术的优势,进而消除患者的担心和焦虑。同时,还可告知患者有关脑血管全脑造影术的成功案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使得患者更加主动接受治疗和护理;最后,术后检查4h,护士可以指导患者适当食用低脂肪、低盐以及易于消化的食物,告知患者切勿食用较为刺激的事物。对于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而言,则需要及时告知住院医师,并且给予对症的处理和干预。除此之外,对于穿刺点渗液或者渗血的患者而言,则需要及时重新包扎,并且告知渗血的出现原因以及有关的护理方法。

3.2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穿刺部位血肿是DSA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24h观察重点应为术侧肢体末梢血运情况,有无水肿,穿刺点局部皮下有无血肿等;脑血管痉挛,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失语等情况,多于术中或术后12-24h发生,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以避免因脑缺血弓|起的神经功能不可逆性损伤。

4数据处理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结果

膀胱扫描仪测量结果

经膀胱扫描仪测定残余尿,并根据测量结果将202例患者分为尿潴留组(残余尿>50ml)、残余尿量正常组(残余尿<15ml)、少量残余尿组(15<残余尿<50)。经测量本研究检出残余尿量正常组21例,少量残余尿组35例,尿潴留组146例。

6讨论

DSA术后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因此可根据膀胱尿液残余量判断患者少尿及无尿的原因,以及时为患者治疗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神经源膀胱患者DSA术后尿潴留发生率较高,由此更容易导致患者尿路感染,引起一系列膀胱功能障碍。另本研究结果显示尿潴留发生率为70.29%,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神经源膀胱患者本身功能障碍原因,另一方面可能因为术后患者需卧床制动,不适应床上大小便。这提示我们应该于术前及早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膀胱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膀胱功能,可采取如下方法:①如在病人有正常排尿感时进行排尿,避免过度憋尿,可采取听流水声,会阴区热敷以及收缩会阴及肛]区域肌肉,寻找扳机点等方法帮助病人彻底排空膀胱。②嘱患者于排尿后20~30min,饮水200~300mL,患者在不收缩下肢、腹部、臀部肌肉的前提下自主收缩盆底肌肉(会阴及肛门扩约肌),每次收缩5~10s,每次重复10~20组,初次练习时2次/d,随后逐渐增加至4次d。③按压法:将手掌心置于膀胱处向顺时针方向按摩3~4min,力度首先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

参考文献:

[1]高红,钟代曲.护理干预对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5,4(2);275-277.

[2]吴智勇,陈玮,黄瑛.尿路感染产超广谱p-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9):1774-1776[3]金锡御,宋波临床尿动力学U].2002.

[4]YumKS,NaSJ,LeeKY,etal.PatternofVoidingDysfunctionafterAcuteBrainstemInfarction[J].EuropeanNeurology,2013,70(5-6);291-296.

作者简介:曹迎春(1972-),女,汉,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本科,主管护师,神经内科

作者简介:常飞飞(1993-),女,汉,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硕士,护士,神经内科

作者简介:邓丽(1992-)女,汉,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硕士,护师,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优质护理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