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发展与提升路径

2020-07-29 12:40李洁汝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高中策略

李洁汝

[摘   要]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思维发展与提升方法不明确甚至相关训练缺失等问题。文章阐释了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通过联想和想象训练、逻辑训练和多维度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思维发展与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9-0008-0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介绍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强调了要通过语言运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能力。然而,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思维发展与提升方法不明确甚至相关训练缺失等问题。新课标指出,培养“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的目的在于“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笔者在进行了相关实践探究后,认为可以通过积极开展以下训练来实现提升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联想和想象训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新课标中有“增强形象思维能力。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这样的内容。借助联想和想象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而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在文学文本《孔雀东南飞》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引导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以提升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及深入解读文本的水平。例如,在分析《孔雀东南飞》中描绘女主人公形象的“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几个问题:第一,这是视觉描写还是听觉描写?第二,结合生活经验,在阅读文字后,大家是否有眼前闪闪亮的感觉?第三,文字中是否有颜色的差异化?第四,阅读文字后,请填空判断:女主人公刘兰芝是一个(      )的女子。学生在完成相关问题的过程中,会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女主人公的形象美,这样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便能得到提高。

二、逻辑训练,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要想发展逻辑思维,就要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能够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并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教师要开展必要的逻辑训练,渗透一定的逻辑知识,以打通语言与思维的通道,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維能力。

1.问题思维网构建训练

学者哈尔莫斯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特别是在论说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去发掘作者认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即最高层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围绕最高层问题分化出具体的子问题,构建问题思维网。例如,在论说文《六国论》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作者并没有在开篇第一句便直接提出“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的特点,设计问题:(1)本文的最高层问题是什么?(2)作者为了证明“弊在赂秦”,解决了哪些问题?通过多次实践后笔者发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问题思维网构建训练中得到了提升与发展。

2.归纳推理训练

麦克伦尼在《简单的逻辑学》中提到,归纳推理的目的是对大量的事物做出可信的一般结论(即高度可能性)。如果可能,逐一检测特定范围内的所有成员,以此来确定是否每个成员都具备这个特征,这样得出的结论就是确定的。但是这种做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研究者要做的就是:以整体中某一部分为样本做研究,并以此来代表整体。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问题设计,开展归纳推理构建训练,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教师可以依据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的“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设计归纳推理训练表(如表1所示)。

在归纳推理中,样本范围的大小决定了它的代表性。在归纳推理思维训练中,教师需提醒学生检验结论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学会用结论来倒推解释信息,让学生在下结论时不可以偏概全等。

3.演绎推理训练

演绎推理指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演绎推理训练,不仅能使学生深入探究,更能使学生拓展思维,掌握新知识技能。例如,在高中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的阅读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演绎推理思维训练: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含三个部分: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判断。请按照三段论的结构模式分析《寡人之于国也》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的逻辑特点。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后,笔者引导学生归纳出:大前提为“王道要求——养民,教民”,小前提为“民养生丧死无憾”,结论为“王道之始”。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综合运用相关训练,能够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多维度训练,提升语文思维品质

新课标中有“提升思维品质”的要求,而要想提升思维品质,学生就要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一般认为,思维力体系由思维的深度、广度、速度、新度和精度等组成。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绘制思维导图、制作文本信息表格等形式进行多维度训练,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在高中课文《短歌行》的阅读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训练:《短歌行》一诗的诗眼是“忧”。请根据文本信息,完成任务。第一,古代诗歌中的“忧思”列举;第二,分小组讨论,整体探究,回答问题;第三,结合背景,准确解读《短歌行》中的曹操之忧;第四,谈谈曹操之忧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制作信息表格,厘清设计这些训练题目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的训练积极性。

如果学生仅仅是熟练背诵《短歌行》,那么他们的思维品质并没有得到提升。教师可以运用多维度训练,开启学生智慧,激活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思考的结果,从而提升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品质。

叶圣陶先生在《谈语文教本》中提到,能力的长进靠训练,能力的保持靠熟悉,其间都有个条理和步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依据目标“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等设计相关的训练,以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思维。教师需要完善相关的训练体系,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思维训练的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黄厚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J].语文教学通讯,2019(1):19-22.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教学高中策略
“基础+自助”的“自助餐”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