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工智能生存历程探析

2020-07-30 13:57陈佳楠唐静徐逸萱杨宇航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2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

陈佳楠 唐静 徐逸萱 杨宇航

摘  要 鉴于当前教育领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空间关注,研究从人与技术关系的角度对教育人工智能的生存历程进行探析,以利于更好地对其进行理解和应用。研究发现,人工智能逐步渗透进教育的过程中,分别与人形成他者关系、解释学关系和背景关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化以及人们对其理解的不断加深,未来将会与人进一步形成具身关系,成为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人与技术关系;具身关系;解释学关系;背景关系;他者关系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2-0011-03

Analysis on Survival Course of Educ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ased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Technology//CHEN Jianan, TANG Jing, XU Yixuan, YANG Yuhang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focus on the spa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urvival process of educ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technology, so as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apply it. It is found that in the process of the gradual infilt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o education, the rela-tions of other, hermeneutic and background are formed respectively. With the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and the deepening of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it, the future will further form a physical relationship with people and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Key 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duc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technology; embodied relationship;hermeneutic relationship; background relationship; alterity relation-ship

1 唐·伊德的技术现象学思想解析

唐·伊德(Don Ihde)是当代著名技术哲学家和现象学家,其在技术现象学、技术文化观、工具实在论、虚拟空间与体现现象学四个方面的独特见解,对当代科学技术和哲学界产生深远影响。而被称为“人—技关系”(人与技术关系)理论的技术现象学是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支撑,在这个理论中,唐·伊德将人与技术的关系细分为四种:具身关系、解释学关系、背景关系和他者关系。

具身关系是指技术与人类身体的融合,从而导致身体的一部分功能得到扩大和延伸。此种关系下,技术与人类合为一体,一同感受世界,人类发挥着技术的效用,但不再注意到技术本身的存在,技术展现出一种“透明性”,如眼镜、助听器等。这种关系要求人类完全掌握技术,达到人与技术合二为一的效果。

解释学关系就是指文本上的解释,当人类无法了解世界的时候,需要通过技术将世界转化为描述性的知识再呈现出来,以便人类的理解,即技术是向人类解释世界的一个文本。在此关系中,技术与世界是一个整体,人类通过技术去认识世界,如电影、天气预报等。此时,技术占据重要地位,影响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如果技术出现问题或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它所解释和呈现的世界就会出现偏差。

他者关系是指技术完全独立出来成为“他者”,它不再是融于人类身体的工具,也不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媒介,而是完全成为单独的个体。在此种关系中,世界成为背景,技术与人类分离,成为居于相同地位、互不干涉的平行线。这是技术自主发展的一种结果,技术将自己发展成一个被人类所认识的个体。

背景关系中技术与人类的身体不相融合,却遍布人类生活的空间,这些技术渐渐融于世界,成为人类生存的大背景以及生活的一部分。在此关系中,技术也展现出一种透明性,在背景化的同时,人类对技术的具体认识也就产生缺失,但它会变成一种经验融于人类的思想意识当中。

人工智能作为一个经历数次改造和升级的技术,剖析它在成长过程中与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经过了哪些变化,认清其在未来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无疑能够对我国发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国家战略产生积极作用。当寻求合适理论来阐述上述问题时,唐·伊德的“人—技关系”理论无疑开启了一盏明灯,提供了一个嶄新的视角来审视教育中人工智能技术所蕴含的价值与存在的问题。

2 教育人工智能的生存历程的分析

他者关系: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初始形态  他者关系是一切其他关系产生的源头。人工智能引进教育领域,对于教育教学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冲击,有些教育工作者抓住这个改变教学形态的机会,开始认识学习新技术[1]。

在引进教育的初期,人工智能属于一个完全独立的对象。对教育工作者而言,人工智能完全是一个陌生、新潮的事物,需要通过大量的学习才能从各个维度把握其所蕴含的技术属性和功能,熟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教育者在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认识该技术本身,另一方面要通过其认知世界,了解受教育将要接收的信息,判断人工智能有哪些功能是可以用在教育教学中的。这时的人工智能与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还是处于人工智能呈现信息,教育者学习使用人工智能的阶段,人工智能技术还不能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就像学习骑自行车,先对自行车的运动原理进行了解,在这一过程中就形成一种思考:怎样骑自行车?这时还不能掌握骑车的技术,当然也不能够将技术传授给他人,人和自行车是他者关系。所以同样的,这时的人工智能和教育仍然是他者关系。

因为此时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远超于教育水平的发展,先进技术与传统教学的碰撞,使得一部分教育工作者感到恐惧,担心人会被机器代替,但是也有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在接受这项技术并发掘其在教育领域的功能,改变教学形态,减轻教学负担,推动教育发展……人技关系也从而得到进一步深化[2]。

解释学关系: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进阶发展  经过不断地学习与发展,教育中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从他者关系渐渐过渡到解释学关系。在解释学关系中,教育者需要透过人工智能去看到背后的真实知识,并将人工智能所展示的教育信息用自己的语言去传授给教育对象。

当教育中的人工智能与人处于解释学关系中时,人工智能更多作为一种介质被人们所利用。首先,人们利用人工智能去了解更多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结构。在这一现象中,人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去了解、学习自己未曾接触过的事物。例如:教育者通过阅读书籍报刊,了解课外知识;人们通过电脑等媒体介质,了解千里以外的最新信息。从中可以看出,当教育者了解人工智能的特征,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为自己进行服务时,教育人工智能与教育者之间开始渐渐转为解释学关系。

其次,教育人工智可以被用来传播知识,也可以方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交流。在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学内容并不是十分具体,因此,教育者利用人工智能去展现其中无法用语言表现的画面,如利用人工智能模拟血液循环流动的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受教育者接收到人工智能所展现出来的信息,并且结合书本的理论知识,提高对相应课程的理解程度。当然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与实际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这时就需要教育者事先对教育人工智能有一定了解,并且与人工智能之间建立一种解释学关系。在教学中,当教育者通过人工智能的模拟情况掌握到真实的理论信息时,其与教育人工智能之间就存在解释学关系。

处于解释学关系中,对于教育者素质的要求十分高,教育者需要掌握教育人工智能的特性,并且利用它去教授知识,让受教育者感受到真实的内容。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人工智能、受教育者与人工智能之间都存在解释学关系。

由于某些技术不能被教育者充分地理解以及使用,因此,它们与人之间不能形成解释学关系。技术与受教育者之间形成解释学关系未必是一种技术发挥其教育功能的充分条件,却是一个必要条件[1]。

背景关系: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理想状态  在教育者掌握技术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者体现出进一步的统一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者改进下不断教育化,某些技术逐渐从教育者的视野中“撤离”、抽身而去,不再对教育者构成干扰,成为一种技术环境,教育者只是对其开关进行开启和调试,除非发生故障,否则不会引起教育者的关注,这时两者之间形成背景关系[1]。

在背景关系中,人工智能技术没有展现出伊德所说的透明性或模糊性,它成为一种现象学上的“缺席”。此时,人们处于一个类似“蜗牛壳”和“蜘蛛网”的“技术茧”之中,可以感觉到技术的存在,但是已经对它产生适应[3]。技术一旦被操作了,就作为一个可察觉的背景发挥功能。以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例,第三代人工智能技术受到大数据、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技术的推动,各种智能与智慧技术广泛出现在人们的教育环境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师的双手和大脑,如智能导师系统和自动化评测系统,通过分析学生的各项指标和参数,有效地评价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能够更加全面精确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并有效帮助其克服。技术的辅助作用也助于实现教师的因材施教。在智能导师系统和自动化评测系统的使用中,教师浸润于系统环境之中,此时这些技术从教师的视野中“隐去”,除非该系统出现故障,否则不会引起教师中心的关注[4]。

造成技术在现象学上“缺席”的不只有技术本身智能化、教育化的因素,还要求教师能够熟练地掌握技术,使之成为认识世界和与受教育者沟通的桥梁。这种人—技术关系进一步的统一所构成的背景关系,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理想状态。在第三代人工智能的浪潮下,教育工作者希望技术成为背景融入学习和生活中,搭建起教育的“温室”。此“温室”是融会技术而成的,有利于构建适切的学习环境和教学环境。

具身关系: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未来指向  当教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高度智能化产生需求,同时期望能够自如地控制技术时,未来某些技术在教师手中可能会展现出透明性,教师就像是支配自己的肢体一样,使技术最大限度地呈现出自己的意图[1]。就像教师对电脑打字非常熟练,在文字输入时甚至可以盲打而不用考虑按键具体位置,条件反射地输入,这种精通掌握帮助教师提高办学效率,同时使技术能够最佳发挥作用的具身关系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未来指向。如若在未来的强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教師运用技术能够达到“人技合一”的最佳状态,两者便能够构成具身关系。在具身关系中,教师通过技术来感知世界(受教育者),实现交流,技术被融会贯通,像是身体的一部分,最大化发挥作用,帮助自己完成交互。就像壳对于蜗牛、网对于蜘蛛一样,技术成为教师的代具。其中代具意指教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强烈依赖性,即外在的工具构成人的“自身存在”[5]。

未来,人工智能不只是被教师操控,还能弥补其大脑存在的生理局限。所谓补缺,主要体现在教师面对人工智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技能恐慌,由于人脑工作记忆容量的有限性,教师在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应用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时,会超出大脑认知的信息负荷。此时,人工智能的代具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为完善自身技能必然会借助外在代具来构建自身完整的存在。也就是说,具身关系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未来指向,教师与人工智能的具身关系会帮助教师完整地存在,提升教育质量,使教师专注于学生与课堂,不必花大量精力去完成繁杂可用机代的过程,提高效率。但是,在未来的实际应用中,并不是所有的技术都能为教师最佳掌控,由于具身关系需众多因素综合而成,与技术的本身性能、教师的掌握能力与心理素质等条件密不可分,故并非所有强人工智能技术都能与教师构成具身关系。

3 结论与反思

以上对于教师与人工智能的生存历程的探究,可以揭示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价值,并能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中未来的发展趋势。四种关系展现了教育人工智能技术与人之间的历程变化:当人第一次学习一种人工智能技术时,这种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者之间就会渐渐形成一种他者关系;而人工智能技术想要继续存在于教育之中,它与教育者之间的他者关系就需要向解释学关系转变;在解释学关系中,人工智能技术是“不透明的”,教育者需要理解技术的特点,并且利用技术将知识教授给受教育者,这就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拥有一些解释学能力;而在背景关系中,人不断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存在,并且在教师的改进下,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教育化;随着时代的变化,在未来某些技术在教师手中可能会展现出透明性,人工智能技术与人会进行不同方面的互补,形成一定的具身关系。

在对于教育人工智能的生存历程的探究中也显示出一个道理:在未来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度将会越来越高,融合的过程将越来越趋于稳定化。教育主体需要借助人工智能去开展教学的活动,以此完成教学的目标。教育人工智能作为教学的辅助设备,给教育者带来便利,给受教育者展现书本所不能直观表现出的现象,这也是教育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不可忽视的必要性。此外,随着对于未知领域求知的欲望不断提升,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不断渗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教师应该去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掌握人工智能的使用手段,理解人工智能存在的意义,以便提升自身在人工智能所构建未来教育空间中的生存能力。同时,教师应以一种负责的态度去使用人工智能,但不能过分夸大其功能,过分依赖人工智能的使用。

本文借助唐·伊德技术现象学,对教育人工智能的生存历程进行探究,对于教育中教师与人工智能的各阶段的关系变化做出一定的分析,展现了教育人工智能的生存历程以及未来可能的情况。将技术哲学的理论应用到对教育人工智能生存历程的探索以及思考中,有利于深刻理解教育中人工智能的存在意义,可以為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叶晓玲,李艺.论教育的“教育—技术”存在结构及其中的延异运动:基于技术现象学观点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3(6):5-10.

[2]杨绪辉,沈书生.教师与人工智能技术关系的新释:基于技术现象学“人性结构”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9(5):12-17.

[3]陈维维.技术现象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10(12):20-22,32.

[4]曹继东.现象学的技术哲学:伊德技术哲学解析[D].沈阳:东北大学,2005.

[5]杨绪辉,沈书生.教师与人工智能技术关系的新释:基于技术现象学“人性结构”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9(5):12-17.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用“小AI”解决人工智能的“大”烦恼
当人工智能遇见再制造
2019:人工智能
AI人工智能解疑答问
人工智能与就业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
人工智能,来了
数读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