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宝邵伯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实践与思考

2020-07-31 08:53许飞谢伟军孙文祥王华
中国水产 2020年1期
关键词:种质管护保护区

文/许飞 谢伟军 孙文祥 王华

高宝邵伯湖是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三湖的统称,位于江苏省中部,名列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本文介绍了高宝邵伯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的基本情况,从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日常管理实践等方面介绍了新建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就保护区管理与捕捞渔民的矛盾、保护区管理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一、高宝邵伯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概况

高宝邵伯湖是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三湖的统称,位于江苏省中部,连接苏、皖两省,地跨(扬州、淮安、滁州)三市,高邮、宝应、江都、邗江、生态科技新城、金湖、天长七县(市、区),水域总面积96000hm²,名列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湖区渔业资源丰富,有浮游植物109种,浮游动物59种,底栖生物38种,水生植物30种,鱼类63种,甲壳动物8种,长臂虾科中的秀丽白虾和日本沼虾是捕捞的主要经济种类,方蟹科中的河蟹是湖区养殖的主要种类。

20世纪90年代后期及本世纪初,随着沿湖经济的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等各种外源性污染物大量进入湖区,湖泊老化(主要是沼泽化倾向,菹草成为湖区优势种群)带来的内源性污染,以及过度捕捞等综合因素的作用,湖区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每况愈下,大银鱼、梅鲚、三角帆蚌、河川沙塘鳢、河蚬等水生生物在湖区天然水域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规格小型化趋势明显,种质退化亟待保护。

为保护湖泊水产种质资源和生态环境,根据《渔业法》《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江苏省高宝邵伯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积极申报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008年至今共申建高邮湖大银鱼湖鲚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邵伯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宝应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高邮湖河蚬秀丽白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高邮湖青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五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达14277hm²,占湖泊总面积的14.9%,其中核心区2701hm²、实验区11576hm²,主要保护对象有大银鱼、湖鲚、三角帆蚌、河川沙塘鳢、河蚬、秀丽白虾、青虾等7个品种。

二、保护区主要管理实践

高宝邵伯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从无到有,从初建到有效管理,积累丰富的管理实践。

(一)新建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

1.岸上设施

保护区内五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均配备专门的界桩、宣传牌和大型标志牌。每个保护区2个大型标志牌,每个大型标志牌总高8m,上有高3m、宽5m双面宣传牌一块,分布在保护区两侧岸边的重要码头、交通要道,公布保护区成立时间、保护对象、特别保护期、管护单位、位置示意图等信息。在大型标志牌之间还设有保护区界桩、宣传牌若干,保护区岸上标识发挥保护区信息公开、宣传教育和警示的作用。每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成后,就近安排一个渔政执勤点兼做管护基地,为渔政执法兼管护人员提供食宿、油料补充、快艇停泊等基本后勤保障。

2.水上设施建设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在水面上设有水上标志,起到明确水上界至兼警示宣传作用,标志能够有效识别,并且确保不移位、数量足,切实发挥界至效能。

(1)数量到位

保护区现有水上标志78个,其中2018年新增40个(32个用于2017年新建保护区)。为响应农业农村部关于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工作的部署要求,针对保护区基础设施现状和管理需求,保护区管理部门提早谋划,在部门预算总量不变情况下,调整部门预算,筹集35万元优先保障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并争取省级海洋与渔业专项资金35万,为保护区增设水上标志40个,由只标识核心区扩展到实验区,大幅完善保护区基础设施,清晰保护区界至。

(2)配置到位

为确保水上标志不移位,在原标准化设计基础上加上了锚链和地锚装置,并为每个浮筒“标配”一块500公斤混凝土沉石,将水上标志抗风浪等级由风速20m/s(6级~7级大风)增加到风速40m/s(10级~11级大风);为确保能够实时监控水上标志位置,对原有水上标志升级改造,与新设浮标一致,同时配有太阳能供电系统和GPS+北斗双星定位系统,可以通过电脑或移动终端的监测平台获知标志的位置动态,确保任何恶劣气象与水文条件下均可实时获知浮标信息,一有情况即可采取有效救护措施,及时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为确保水上标志夜间发挥作用,借助现代科技,在每个浮标顶端安装太阳能灯,夜间持续闪亮,即明确夜间边界又防止船舶误撞,也为船只夜间航行标识了位置和方向,发挥了界至和航标护航的双重效能。

3.配备基础科研设备

为完善保护区监测设施,管理部门申报国家项目支持,为保护区配备便携式多参数水质监测仪、水下摄像机、潜水服、制冰机、色谱仪等仪器设备,为配合科研院所开展保护区调查研究奠定物质基础。在保护区探索建立水质实时监测系统,水下传感器通过多种的电化学、光学或物理检测手段得来的监测数据源源不断地传输到指挥中心,通过室外显示屏,实时显示公布(水温、PH值、溶解氧、浊度、氨氮等)水质指标数据信息,保护区管护的渔业环境监测、评价和公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二)日常管理实践

1.管理体制建设

(1)有章可循

先后出台《高宝邵伯湖渔业管理规定(修订版)》《高宝邵伯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制度》《自行询价比价采购管理办法》《专项资金内部管理办法(试行)》,用制度规范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项资金使用。

(2)人员配备

每个保护区配备管护执法人员6名,分为2个行动小组,每个小组具有渔业行政执法资质不少于2人。管护执法人员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具备水产养殖、环境保护、法律、文学、轮机、船舶驾驶等专业证书和知识。每个行动小组配备执法快艇1艘、单兵执法记录仪1-2个、照相机1个、手持式GPS定位仪1套及其他执法装备等。

2.设施维护

保护区设施因常年风吹日晒、水流和冰凌冲击的作用,会出现掉漆、生锈、风化、移位等问题,需要每年一次维护。维护时间选在禁渔期开始(1月1日)后,选择冬季禁渔期进行维护不但可以避免因设施缺位造成的渔民误入,还可以避免冰凌对浮标造成不可复原的硬伤。在禁渔期结束(5月31日)前将打磨除锈、维修部件、加油保养、上漆刷新后的水上标志重新按照坐标点复位投放。

3.日常巡护

日常巡护是保护区日常管理的重要工作,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减少渔民偷捕,发挥保护功能。保护区管理单位制定年度巡护计划,确保每个保护区全年巡护12次以上,有专门的巡护记录册,从近三年的巡护实践看,高宝邵伯湖五个保护区巡护频率保持在6次/月以上,实现“人防”的有效管理。

4.监管设施建设

为五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安装红外热成像与可见光双视频远程监控系统,可全面覆盖周边20km范围的水域,对保护区,特别是核心区情况24小时实时监控。并将监控终端安装在每个保护区执勤点,专人负责收集和处理监控数据,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在建设指挥中心,对各执勤点录像数据和信息可随时调取,便于监督管理与协同指挥。建设雷达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可主动探测并定位识别进入保护区的船舶目标,辅助保护区日常监管。

(三)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

科学评估保护区及全湖渔业资源、环境现状,可以评估管护效能,为科学管护提供决策依据。高宝邵伯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科学评估分为常规检测与专项检测。

常规性监测。年度例行调查三项共4次,其中江苏省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站每年开展渔业生态环境调查2次;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每年开展渔业资源等科学调查2次。

专项监测。专项监测开展频次每年不固定,根据专项需要予以确定。例如2017年完成邵伯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本地调查,并在学术期刊发表调查报告1篇;2018年联合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开展宝应湖保护区本底调查,完成宝应湖保护区本底调查报告一份;2018年委托华大基因,采用环境DNA技术,调查保护品种湖鲚资源状况,为该品种保护与限额捕捞,打下基础,并评估保护区保护效果。根据研究成果,组织申报发明专利两项。

三、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保护区管理与捕捞渔民的矛盾

保护区建成及管理保护湖泊水产种质资源、渔业生态环境,得到广大渔民的支持和理解,但是也影响本湖捕捞渔民生产空间,特别是保护区全面禁捕后,常年禁渔区将增加4.3倍,捕捞渔民作业空间进一步压缩,引发一定程度的反弹。

解决措施:一是加强宣传,特别是将保护区对湖泊渔业资源“保种”作用说明说透,将保护区资源增殖后外溢对湖泊渔业资源的“反哺”作用说清;二是加强水上标志建设,有效明确保护区边界,加强执法巡查,打击偷捕行为;三是启动保护区内捕捞渔民退捕上岸,争取2020年实现退捕转产捕捞渔民186户。

(二)保护区管理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

高宝邵伯湖首批保护区建成已经11年,在本湖渔民与渔业管理部门中产生一定影响,但社会影响力总体不高,在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存在感也较低。由此引发的后果是,周边地方政府在进行交通、电力输送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时,没有将保护区纳入规划;在进行建设项目环评时,多数环评编制单位也没有将工程对保护区影响纳入环评报告,最终导致建设项目重新环评、重新设计、调整投资,造成时间与经济成本的增加。

解决措施:一是在保护区管护中心建设多媒体宣教室,以声、光、电等现代方式宣传保护区知识,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保护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巡护检查等活动,提高保护区的社会影响力;二是加强宣传与执法,坚决要求建设单位开展涉渔专项环评与审批,按照环评报告要求落实环保投资与措施,减少、补偿工程建设对保护区的影响。据统计自2014年以来湖区渔业管理部门先后要求石油勘探、皖电东输、连淮扬镇铁路建设、江苏省331省道建设、江苏省333省道建设等大型涉渔工程依法开展专项环评,落实生态补偿投资和措施。

猜你喜欢
种质管护保护区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吉林省省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应用
湄公河淡水鱼类保护区
伊川县农业水利工程设施管护运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