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气旋生成指数对印度洋热带气旋频数变化的适用性研究

2020-08-01 03:21刘春雷冯小丽顾剑峰廖晓晴曹宁1徐建军1徐峰张宇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气旋印度洋热带

刘春雷 冯小丽 顾剑峰 廖晓晴 曹宁1, 徐建军1, 徐峰 张宇1,

0 引言

印度洋是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每年都有大量的船只经过.印度洋又是全球热带气旋 (TC) 易发区之一,所产生的热带气旋是世界上破坏力最强的气旋[1],对过往船只和海上作业造成巨大威胁,对沿岸国家(如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缅甸、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等)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5],也是影响我国西南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目前对各海域热带气旋形成机理的研究都有了很大进展[6-9],但对印度洋,尤其是南印度洋热带气旋的研究还比较少[8,10-11],对该区域TC生成的季节性变化和长期趋势缺乏理解.印度洋TC的最大特点是南印度洋台风多,北印度洋台风少,然而存在这样空间分布差异的物理过程尚不清楚.随着全球变暖,影响TC 生成的环境因子 (如涡度、相对湿度、垂直风切变等) 的时空结构也会随之改变,这些变化如何影响 TC 的生成和发展,目前还存在争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12-19].

目前高分辨率动力模式对南北印度洋TC 的模拟还不理想,因为对环境因子与TC 生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的关系还不完全清楚[20-25].热带气旋生成指数[26-27]融合了这些环境因子,被广泛用于各大洋的热带气旋生成研究[28-32].林志强[2]用热带气旋生成指数研究了北印度洋的热带气旋生成的气候特征,发现与观测资料一致性很好.Camargo等[28]研究了模式分辨率对热带气旋生成指数的影响,并用大气再分析资料研究ENSO对热带气旋生成指数和TC生成的影响[29],分析了不同环境因子的贡献.Camargo等[30]还利用热带气旋生成指数分析了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对TC生成的影响.本文采用新发布的 ERA5大气再分析逐月资料计算热带气旋生成指数,作为TC 生成条件的定量化指数,对南北印度洋海域的热带气旋气候特征和年际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与观测资料进行比较,探讨热带气旋生成指数的适用范围.

1 资料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热带气旋观测数据是最佳路径资料 (IBTrACS)[33-34],以每个TC资料的第一个纪录作为该TC 的生成时间和位置.如没有特殊说明,TC 风速使用的是 WMO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数据,IBTrACS数据是v04.环境变量来自于ERA5 大气再分析逐月资料[35],水平分辨率为0.25°×0.25°,垂直方向 37层,包括海表温度、海平面气压、850 hPa 绝对涡度、600 hPa 相对湿度、200 hPa 和850 hPa 之间的垂直风切变、热带气旋的潜势强度[15,36-37],以及各气压层的温度和比湿.时间跨度都是1979—2019年.

热带气旋的生成指数[27-29]被定义为:

(1)

其中yGPI是热带气旋生成指数(GPI)的量值,η是850 hPa 的绝对涡度 (s-1),HR是600 hPa 的相对湿度(%),SW是200 hPa和850 hPa之间的垂直风切变 (m·s-1).Vpot是潜势强度,是基于Emanuel[36]提出的海气相互作用理论,把 TC 的生成发展看作海洋表面热焓通量和海表风速的正反馈,代表TC的最大可能强度,可以通过式 (2)[37]计算:

(2)

(3)

Ts是海表温度,To是TC系统向外输出的平均温度,可以用海表温度、大气温度、湿度垂直分布计算出来.

以上所需常数和变量可以从Emanuel[37]文章中和ERA5 资料中获得.本文中北印度洋(NIO)区域范围为 (0°~30°N,41°~100°E) 的洋面,南印度洋(SIO) 区域范围为 (0°~30°S,33°~100°E)的洋面.利用 ERA5 各气压层的温度和比湿,可以从式(2)算出Vpot,然后再结合其他ERA5资料,从式 (1) 计算出热带气旋生成指数GPI.

2 气候特征

从ERA5资料得到的TC 生成指数GPI (仅画出yGPI> 1.2 的数值) 的多年平均(1979—2019年)和从IBTrACS观测数据统计的热带气旋个数全球分布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图1a和图1b的空间分布非常相似,说明TC 生成指数GPI能够总体上刻画全球TC的空间分布.例如东太平洋和大西洋赤道以南没有TC 发生.图 1a和图 1b的主要区别在南太平洋辐合带(South Pacific Convergence Zone,SPCZ),该区域的 GPI值比南印度洋的GPI大,但观测资料显示该区域的年平均TC个数与南印度洋的年平均TC个数相当.在北印度洋,整个孟加拉湾都有 TC生成,而阿拉伯海仅东部有 TC生成,且没有孟加拉湾多.在南印度洋,两套资料都显示TC生成的整体分布呈拱形结构,横跨整个南印度洋,靠近东西边界的生成地向南延伸,且南印度洋中部属于 TC高发区.

图2a是南北印度洋GPI大于不同临界值的格点数的比值 (南印度洋/北印度洋),图 2b是观测的最大风速大于不同临界值的TC个数的比值.随着GPI 临界值从 5增加到 60,比值也一直在上升(2~7),然后在6以上振荡,说明南印度洋出现GPI 大值的概率远大于北印度洋,所以南印度洋热带气旋生成的概率也大于北印度洋.观测到的南北印度洋最大风速大于不同临界值的TC 个数的比值如图2b所示,它开始随着最大风速的增加而增加,最大风速达到25 m·s-1之后的TC个数比值在6到8之间,一直到最大风速超过50 m·s-1之后才开始下降,但总的比值一直都大于1.

图3a显示IBTrACS资料中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生成个数的多年平均季节变化,不同曲线代表最大风速大于不同临界值的 TC个数变化.这些风速临界值如表 1所示,代表不同的热带气旋强度.TC个数的月变化有明显的双峰分布,且5—6月左右的峰值小于10月左右的峰值.双峰的季节变化特征与TC强度无关,但随着 TC强度的增加,双峰的高低差别逐渐减小.北印度洋 TC的双峰一个在季风前,一个在季风后,因为季风期间对流层高低层有强的垂直风切变,不利于TC 的生成[38].图3c是北印度洋 GPI 大于不同百分位值(百分位分别为99.99,99.95,99.90,99.50和99.00)的格点数平均月变化,代表了 TC生成的可能几率.粗红线是北印度洋海表平均温度的季节变化.

表1 热带气旋强度分级Table 1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grades

所有曲线都已被标准化(减去平均值,再除以标准方差).可以看出,标准化后的格点个数峰值大小和位置不依赖于所选的百分位.对比图3a 和图3c 可以看出,GPI能很好地再现观测到的 TC发生频数的双峰结构,并且5—6月的峰值小于10月的峰值,与海表温度的峰值位置相对应,因为高的海表温度更有利于 TC的生成,但海表温度在 5—6月的峰值大于 10月的峰值,与台风个数的峰值大小相反,所以海表温度月变化能解释 TC发生频数的双峰结构,但不能解释双峰的强度差别.

图3b和图3d是相应的南印度洋的多年平均的月变化.观测的TC月变化和计算的GPI结果整体变化相似,南印度洋 TC峰值出现在南半球夏季[18,39].总的来说,观测的TC最多发生在1月,只有强台风(最大风速U≥41.5 m·s-1) 和超强台风(U≥51 m·s-1)在 3月出现峰值,与图3d的海表温度峰值对应.结合图3a中双峰强度差别随 TC最大风速的增加而减小,可以推论高的海表温度有利于热带气旋增强到台风级别.GPI的峰值在 2月,而不是观测到的 1月和海表温度峰值的 3月,其中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总的来说,GPI能够再现南北印度洋TC的月变化.

为了理解不同强度TC 的贡献,图 4显示了北印度洋不同强度TC 个数的月变化.图 4a是北印度洋总的TC 个数月变化,有显著的双峰结构.图4b是热带低压,除了 6月和 10月的峰值,在 8月还有一个峰值,而且在 5—11月间发生频数较高.热带风暴(图 4c)季节变化和总的TC 季节变化相似,呈双峰结构,且10月的热带风暴个数多于 6月的个数.强热带风暴(图4d)在5月有个较高峰值,然后在11—12月达到第二个弱一些的峰值.强度达到台风级别的TC个数在 5月和 11月有峰值,且11月的峰值远高于5月的峰值(图4e).值得注意的是强台风的月变化和北印度洋的温度季节变化类似,峰值发生在 5月和11月,且5月的峰值大于11月的峰值(图4f).和热带风暴、台风的月变化一样,超强台风发生在夏季风之前和之后,且夏季风之后的峰值高于之前的峰值(图4g).相对于其他强度的TC,观测资料中纪录的低于热带低压的TC很少(图4h).

为了研究绝对涡度、相对湿度、垂直风切变和潜势强度对TC 生成的可能贡献,4个变量的多年 (1979—2019年)区域平均的月变化如图5所示,左列是北印度洋,右列是南印度洋的结果,用式(1)计算的对应4个变量月变化的 GPI也在图5i—5j中给出.在北印度洋,绝对涡度和潜势强度都有与TC生成频数对应的两个峰值,垂直风切变也有对应的两个低值,说明绝对涡度、垂直风切变和潜势强度对双峰结构都有贡献.在南印度洋,除了绝对涡度的季节变化与 GPI不一致外,相对湿度、垂直风切变和潜势强度对GPI的分布都有贡献.通过进一步对印度洋 2月(图 6左列)和 10月(图 6右列)多年平均的绝对涡度、相对湿度、垂直风切变、潜势强度和GPI 的二维空间结构进行对比研究,发现 2月北印度洋TC易发区(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600 hPa的相对湿度较低,而南印度洋较高(图6c),与 GPI的结构类似.在北部阿拉伯海和北部孟加拉湾的垂直风切变较高 (图6e),这些环境因素不利于TC在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生成,造成了 2月北印度洋TC频数较低,而南印度洋TC频数较高(图6i).10月阿拉伯海东北部和北部孟加拉湾的绝对涡度大,相对湿度较高,垂直风切变小,潜势强度高,有利于TC的生成,造成了TC频数在阿拉伯海东北部和孟加拉湾比其他地方高(图6j).

3 长期趋势

图7是观测的TC个数年变化.图7a显示了IBTrACSv04资料中南北印度洋所有TC的年平均.北印度洋 TC的个数(黑线)从20世纪70年代末每年大约5个到现在每年大约10个,增加了近一倍.Mann-Kendall 检验[40]表明,平均每10年大约1.3个的增长趋势是显著的(p<0.05).该增长趋势主要是由较弱的TC年变化趋势贡献的,热带风暴和较强的TC并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图7b).南印度洋 TC个数(红线)长期变化趋势与北印度洋相反,从70年代末每年大约25个,下降到现在每年大约 13个,与北印度洋的 TC个数相当.每10年平均大约 2.8个的下降趋势非常显著(图7a).对于南印度洋(图7c),除较强TC(U≥32.7 m·s-1)外,不同强度的 TC个数都呈下降趋势.

为了检验南北印度洋每年总的TC生成个数变化趋势的可靠性,从 IBTrACS v03r10 资料中得到的总个数年变化也同时显示在图7a中(虚线).在南北印度洋,除了 2016年后的资料有变化之外,1979—2016年的资料几乎完全相同.我们进一步用ERA-Interim 的 TC跟踪资料[41]进行了检测(图略),但没有发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些上升和下降趋势究竟来自于哪个强度区间的TC 个数?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图 8显示北印度洋每年TC 总个数和各强度区间TC 个数的时间序列.北印度洋TC个数的上升趋势主要来自于热带低压(TD,图 8b) 和热带风暴(TS,图 8c),而 1990年之前对各强度的TC 几乎没有纪录,所以 1990年之前的资料应忽略.南印度洋的 (图9) TC个数的下降趋势也主要来自于热带低压 (图9b) 和热带风暴 (图9c),另外台风个数 (图9e) 也有下降趋势.随着探测技术的改进,现在能探测到强度较弱的TC,可能是北印度洋 TC个数上升的原因之一.但南印度洋强度较弱的 TC个数下降的原因尚不清楚,需要未来进一步研究.

图10显示经标准化后的每年观测的(IBTrACS v04)TC个数变化(粗黑线)和大于不同 GPI 百分位值的格点数变化,所有曲线都已经被标准化.对不同的 GPI百分位值,北半球格点数(图 10a)的变化趋势和观测的 TC个数变化趋势相一致,2005年之前有明显的上升,之后几年较为稳定,2012以后又开始上升.但观测曲线和 GPI曲线的相关不显著.南印度洋的观测结果和GPI曲线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图10b),观测曲线呈显著的下降趋势(见图7a,7c),GPI 曲线在 2001年前后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但整体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该不一致的地方有可能来自于观测资料,也可能是 GPI 公式的适用性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4 讨论和小结

本文利用1979—2019年ERA5逐月大气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南北印度洋各格点的潜势强度Vpot[37],结合ERA5资料中海表温度、海平面气压、850 hPa绝对涡度、600 hPa相对湿度,以及200 hPa和850 hPa之间的垂直风切变,对每个格点的热带气旋生成指数进行了计算[27-28],并把结果与IBTrACS观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热带气旋生成指数GPI能够较好地刻画观测到的TC在南北印度洋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且南印度洋TC生成个数比北印度洋多.GPI能够重现印度洋TC生成的气候态分布,如北印度洋TC生成个数的双峰结构和南印度洋的单峰结构,并且北印度洋TC生成个数5—6月的峰值小于10月左右的峰值,与观测结果一致.通过设定不同的最大风速U和GPI百分位值,发现观测资料中TC生成的月变化曲线和ERA5资料中大于GPI百分位值的格点数曲线变化非常一致.因此总体而言,GPI能准确描述南北印度洋TC的气候特征.

南北印度洋最大风速大于不同临界值的TC个数的比值和南北印度洋GPI大于不同百分位值的格点数的比值(南印度洋/北印度洋)都大于1,最大比值分别超过7和10,意味着南印度洋的TC生成数远大于北印度洋(图2).通过分析绝对涡度、相对湿度、垂直风切变和潜势强度与GPI的关系,发现在北印度洋,绝对涡度、垂直风切变和潜势强度对双峰结构都有贡献.在南印度洋,相对湿度、垂直风切变和潜势强度对GPI的分布有贡献.

对观测资料IBTrACSv04的分析表明,北印度洋TC生成总个数以每10年1.3个的趋势增加,而南印度洋TC生成总个数以每10年2.8个的趋势减少.通过对不同强度的TC生成个数分析发现,北印度洋的TC个数上升趋势主要来源于弱热带气旋的贡献(热带低压和热带风暴),而强度较强的TC个数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图7—8).GPI分析的结果显示,大于不同GPI百分位值的格点数都呈上升趋势(图10a).在南印度洋的观测数据中,几乎所有强度的TC个数都呈下降趋势(图9b—9g),且超强台风的个数接近于热带风暴的个数(图9c,9g).然而GPI分析的结果却显示大于不同GPI百分位值的格点数都呈上升趋势(图10b),且在2002年前后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通过对比发现,IBTrACS v4.0和IBTrACS v3r10的结果与ERA-Interim的TC跟踪资料[41]结果在北印度洋较一致,但在南印度洋的变化趋势相反,需要进一步的详细研究.

致谢感谢ECMWF提供ERA5资料以及提供IBTrACS资料的团队.刘春雷还感谢英国雷丁大学气象系为访问提供方便.

猜你喜欢
气旋印度洋热带
2003年3月北大西洋上两个爆发性气旋的“吞并”过程及发展机制分析❋
湾流区和黑潮区两个超强爆发性气旋发展过程中热力强迫作用的比较
与南亚高压相联的欧亚大陆-印度洋经向环流
氨还原剂喷枪中保护气旋流喷射作用的研究
热带风情
热带的鸟儿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以“锋面气旋”为例
T 台热带风情秀
去印度洋
热带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