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

2020-08-02 10:50马静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7期
关键词:标准化

摘 要:高校组织育人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大思政”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各级各类组织育人过程中,党组织的育人作用具有举旗定向作用,高校在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中,以提升党支部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为重点,不断强化党组织育人质量,但广度深度稍显不足。探索和构建党组织组织育人长效机制是高校各级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实践。

关键词:高校党组织;组织育人;标准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支部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推动了全党形成大抓支部的良好态势。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高校党支部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政治教育工作落实落细的基础战斗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并作出“提升组织力”的重要部署,为新时代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党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强调把党支部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

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构建了“十大育人体系”,进一步明确了组织育人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对高校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高校各级党组织育人功能定位上,高校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二级院(系)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1]。

一、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育人的主要做法

(一)规范支部设置,继承创新相结合

高校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基层党支部建设,落实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党支部设置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对党支部组织设置、班子配备、主要职责、基本工作制度以及工作保障机制等进行规范,使支部真正建设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师生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丰富和创新学校党建工作载体,使党支部创新设置标准化、规范化、有抓手、可操作,使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实现传统与开放相结合,尊重和发扬基层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二)加强班子建设,发挥头雁效应

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建和学术“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进党支部书记与系(专业、学科)负责人“一肩挑”,推行机关各党支部全部由处、室(中心)党员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支部书记,建立健全队伍作用发挥、教育培训、日常管理、考察考核、待遇保障等制度机制,保证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实行辅导员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加大对学生党支部的指导力度;为有条件的学生党支部选配优秀党员教师、辅导员或组织员担任支部书记。

强化激励机制,明确教师党支部书记开展党务工作计入工作量,享受相应的津贴补贴待遇;校院两级党组织定期开展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培训轮训全覆盖,全面提高新形势下支部书记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

(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扎实支部“党建基本功”

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接受党内教育提供基本保障。推行固定“主题党日”制度,激发基层党建活力,主要围绕传达上级精神、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党性教育、通报重大事项、听取党员意见、讲授专题党课、开展主题活动、召开组织生活会等方面开展活动。做到奖惩到位,上级党组织把是否积极参加活动,作为党员评先和民主评议等工作的依据;做到督查到位,对“主题党日”开展情況进行督查,并进行通报。提升组织生活会质量,切实为支部减负增效。坚持“效果导向”,将党建业务“两张皮”融为“一盘棋”。

(四)健全工作制度体系,推动支部规范运行

实行党支部换届提醒督促机制,梳理形成党支部换届、变更等各类规范化材料。实现党支部建设动态管理机制,及时准确掌握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推动,现规范化、动态化管理。深耕党建品牌活动深化创建机制,健全党支部动态管理机制,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到每名党员、实到每个支部,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定期排查出相对后进党支部,有计划地进行整改,推动支部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形成校院党组织班子成员联系指导师生党支部制度,将校院两级党员领导干部组织关系落到教师学生党支部,以点带面促进支部建设整体水平提升。坚持普遍谈心谈话制度,突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规范开展党建工作巡查,将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旗帜直插支部,通过巡查工作带动党支部向着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目标迈进。

(五)强化党建工作保障,激发支部活力

突出阵地建设规范化,激活党员活动场所功能。围绕场所布局合理、管理措施完善、整体功能优化等目标,既真金白银抓硬件建设,又精心精致抓内涵建设。强化组织员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组织员队伍的待遇、职称职务晋升、作用发挥、教育培训、日常管理、考察考核等制度机制,完善专职组织员队伍建设和管理体系;加强组织员队伍专题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帮助组织员尽早成为做党的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育人现状

各高校紧密围绕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积极推动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育人,协同团学等各级各类组织织密育人网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将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同组织育人协同推进、分工配合,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育人机制逐步完善,育人目标精准落实,育人保障不断健全,育人职责系统树立,全方位育人体系逐渐成型。有的高校探索党建工作“效果导向”,围绕自身办学特点将人才培养同党员教育活动相融合,推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一盘棋”;有的高校探索构建“党政主导作用+离退休老同志主体作用+日常工作团队关键作用”,整合育人资源,引领学生成长;等等。但通过全面审视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育人的现实情况,也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和改善的问题。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划分组织育人职责不清。

有的高校有比较明确的组织育人规定,但也存在针对性不强,现有制度未对党团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育人职责予以明确,致使各组织以及组织间对于育人职责认识不清,多务虚功。有的高校能够挖掘各个岗位部门的育人基因,有明确的育人要求,但是没有执行的力度,导致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层层衰减,效果难以发挥的情况。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形成组织育人合力不强。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基层党组织承担育人育才、培育时代新人的主体责任,必须着力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形成“三全育人”工作体系,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党委“指挥棒”作用发挥不明显,系统各组织间的育人合力不足,全程育人未形成体系,党团学等各级各类组织育人的有效衔接比较少。其中,党组织发挥举旗定向作用,带动其他组织发挥自身组织育人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高校内各院系之间组织育人现实参差不齐,有的经过科学“顶层设计”的院系,组织育人效果好,总结很多典型做法;而有的学院则主要依靠党团组织育人为主,导致组织育人的效率低下。

(三)高校党务工作者育人意识和能力不足。

归根结底,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育人的实施者主要是党务干部,党务干部的育人意识和能力直接决定所在基层党组织育人水平。有的党务干部缺乏将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相结合的意识,工作只是为了完成党建既定任务,对隐性的育人基因挖掘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党务工作者的理论素养不足,也容易影响其对育人实践的探索和提升。

三、强化党支部的育人职责,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育人质量的思考

(一)进一步强化党支部组织功能,不断增强工作活力

高校党支部应当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夯实理想信念教育力,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党支部的各项工作任务都要靠党员去完成,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员的“四个自信”,强化党员的党员意识,坚定党员永远跟党走的必胜信心,才能有“平常时期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去”的党员。

要建立黨员理想信念常态化教育机制,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各种方式,完成好理想信念教育这一重大工作任务。一要根据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及时完善支部学习规划,根据上级党组织确定的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丰富、补充,增强教育的时代力渗透力说服力。二要创造条件,将党组织活动保障经费用好,探索新的形式,大力提倡观摩式、情景式等“走出去”学习模式,增强学习的实效性。三要定期对党员学习效果进行考评和交流,使党员学思践悟真正掌握,时刻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带头学习提高,带头服务群众,带头弘扬正气。

(二)进一步精准党支部活动载体建设,不断促进工作创新

党支部活动,是提高党员思想素质和党性观念的重要途径,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精准建设组织活动载体,满足广大党员成长进步的切实需要,提高党员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一要有效把握活动载体作用。高校基层党支部设置于工作第一线,承载着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的功能。通过适当的活动载体,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具体目标任务寓于党建载体之中,通过有效的载体活动来保证党的领导在高校基层单位的有效实现。二要科学设计活动载体。结合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坚持创新原则,大胆设计和有力拓展活动载体,满足党支部在开展党的活动上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实际需要。三要赋予活动载体时代内涵。根据现实要求和师生员工需要,将党建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渗透和体现在党建活动载体之中,适应高校党建工作的新需要。使党的工作与具体业务或目标任务工作相结合,提升党组织建设的创新力[2]。

(三)一步抓实党支部工作机制建设,不断扩大工作覆盖

构建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是党支部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党支部需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机制建设,有利于调动积极性、科学发展的工作机制。完善民主集中制,促进党支部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团结协调。完善基层党组织议事决策的规则和程序,进一步建立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增强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健全和自觉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切实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等。构建党员队伍建设新机制,突出党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在提升境界、解决问题上下功夫使之成为政治学习的阵地、思想交流的平台、党性锻炼的熔炉。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强化党的组织生活管理推广情景互动式党课、微课堂等做法强化政治性、体现庄重感做到“党味”十足引导党员结合工作谈体会把理论学习的成果用于指导工作实践。

(四)进一步推进队伍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辐射能力

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的关键。加强基层党支部队伍建设,发挥队伍的“头雁”效应,要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来建设。坚持和完善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选育机制,明确基本要求,完善用人机制,积极选拔配备一批有较强政治判断力和理论水平的学者专家担任党支部书记,力争达到全覆盖。

强化支部党务干部培训,党务干部工作效果直接影响着党建工作的水平。培养造就党建工作行家里手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学习培训。党务理论和党务技能是做好党建工作的利器。党务工作者要成为党建方面的行家里手,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的深度、广度上下功夫,不仅要深入学习党建工作理论知识,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精通党建工作业务,学会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高校党建工作的新问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促使党务干部在知识结构上,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在能力素养上,由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变;在本职工作上,由粗通型向专家型转变。

参考文献

[1] 贺志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实施基础[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10(03):34-37,43.

[2] 张艳霞.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3] 张建江,杨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20,20(02):88-90.

作者简介:马静,天津商业大学党委组织部组织科,研究方向: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标准化
标准化综合
标准化简述
标准化综合
企业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对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解读:国家标准委副主任谈标准化法
如何创建标准化团队?
以标准化引领科技创新
随机变量标准化序列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