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0-08-02 10:51蒋云波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问题

蒋云波

[摘要]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已成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其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迫在眉睫。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认识不清等问题。为此,教师应明确新课改内容,重视信息技术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重视对学生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信息技术;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21-0028-0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新课改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正确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对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是现代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然而,我国的信息技术教学起步较晚,其课程建设、理论研究和教学实验仍处于不成熟阶段,特别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解决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一、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中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大多停留在形式上,很多教师和家长并不重视高中信息技术课,从而导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不合理。一方面,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更新速度太快,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不能及时更新,陈旧的教学内容与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相脱节,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很少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另一方面,很多学校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没有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时间被有意缩短或者取消,使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有名无实”。另外,学校领导和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不重视,具体教学工作由非专业的计算机教师进行授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

2.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大多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少与教师进行互动,导致整个课堂沉闷、无趣。但是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融实践性与技术性于一体的学科,仅仅通过讲授式教学,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再者,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有些学校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设备配备上投入资金较少,没有足够的机房供学生使用,即使机房足够多,计算机的配置也较低,运行速度慢,严重影响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实践。

3.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认识不清

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而导致学生之间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不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同,应试教育使学生养成了被动的学习习惯,即使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目标和详细的操作步骤,大多数学生仍旧会去问教师。第二,由于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差异,导致升上高中的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参差不齐。第三,学生具有不同的信息素养基础,很多学生知道自己需要进行文字处理、网页制作、图片处理等,但他们不知道选择什么樣的工具,而教师的任务就是结合实际情况教会学生选择合适的工具处理信息。

二、解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问题的途径

1.明确新课改内容,重视信息技术教学

教师在教学前,应全面了解学科课改内容,明确新课改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培养,而不是一味地灌输学科理论知识。各个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应从根本上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前景,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坚决抵制将信息技术课换成主课的做法。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比如分层教学法、小组合作、创设问题情境等,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的实效性,及时掌握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吸收情况。以小组合作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为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问题,如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一部Flash动画,以此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吸收。

3.重视对学生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同等重要。现代社会,每个学生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的知识和技能也需要更新,因此,终身学习能力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养。现代信息技术对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去质疑、去思考问题、去发现问题,同时促使他们与同学、老师交流,最终解决问题,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和体系,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问题也逐渐显露,信息技术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适应这场新的变革。未来将是信息化的社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意识到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诱导和鼓励,并大胆尝试新的教育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身潜能,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相信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信息技术教师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探索、不断改进与完善,其自身专业化水平必将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育必将迎来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毕春华.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 17):121-122.

[2]赵小波.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8):27-28.

[3]陈绵慧.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中),2015(1):179.

[4]岳冬梅.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善路径[J].电脑迷,2017(4):85.

[5]张成红.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0(6):206-207.

[6]杨小东.高中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6( 39):339-340.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问题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