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然与经济生态新变化

2020-08-02 11:01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年11期
关键词:银山绿水青山子系统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纵观历史,放眼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史实质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史,其经历了人不敌天、天人失衡、人定胜天、天人合一的四个阶段。从否定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到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从“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到“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球自然生态和经济生态在世界观、系统观及发展观上都有了实质性转变。

既然经济是生态的子系统,那么,经济增长必然受到环境边界的约束。新时代全球自然和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气候变化极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全球生物多样性降低、粮食生产遭受损失、水资源受到污染,而“白色污染”给陆地和海洋,给全球生物多样性、粮食和水源地带来负面影响,水资源危机则与传染病扩散、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粮食损失高度相关,传染病扩散也易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粮食和水资源危机。原来具有区域性或者本地性的环境问题,如今也跨越国境,甚至对全球性的政治、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在一个地区粮食产量的减少,会直接影响全球的粮食供应,导致粮食价格的上涨甚至饥荒的产生。这种相互关联性和相互依赖性已提升到了很高的程度,并具有了全球性的规模。

自然生态新变化倒逼经济生态新变革,使全球加快了摆脱工业文明生产方式的步伐,由原来“工业经济”“线下经济”逐渐向“清洁经济”“数字经济”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影响着国际分工格局的改变。城市规划也随之向“生态城市”“智慧城市”等方向转化。在全球范围内,加快向低碳国家过渡的社会技术实验和市场创新越来越重要,可持续性理念已广泛融入政府的各项举措当中。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也是中國发展的新动能。多年以来,中国以“两山”理论为引领,不断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迄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体系、经济体系和制度体系基本形成,自然资源依赖度已经由上升转变为下降但还需继续提高自然资源生产率,生态环境质量已经由恶化转变为改善但还需继续提高环境资源生产率,经济增长已经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但还需继续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协同治理,需要体制、机制、制度的系统优化,更需要法治、德治、自治的相互配合。

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为促进全球自然生态和经济生态建设,世界各国作出了不懈努力,但是推动全球合作的难度依然很大,原则立场和技术细节的争议与分歧远大于共识,甚至在自然生态领域的极端思想和经济生态领域的极端保守主义出现明显抬头之势。1972年以来,中国一直是环境保护和全球环境治理的积极倡导者,已签署了《京都议定书》等50多个环境相关的国际条约,还参加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多种场合向世界讲述中国绿色发展故事,传递中国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和信心,并发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邀约。

本期特别策划,我们邀请了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地球生命共同体路径、全球环境治理、生态系统分析应用、低碳国家创新、全球数字货币竞争生态、全球性人口转型等角度,探讨“全球自然和经济生态新变化”,敬请读者垂注!

——《学术前沿》编者

猜你喜欢
银山绿水青山子系统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