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自我拯救吗

2020-08-02 10:53
海外星云 2020年5期
关键词:排放量意大利人类

據《每日邮报》4月3日报道,提供基准排放数据的科学家称,由于冠状病毒的爆发使各经济体几乎陷入停滞,因此今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下降最多的一年。

上下图为,今年一月和三月欧洲的二氧化氮排放

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可能同比下降5%,这是自2008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下降。负责全球碳计划的主席罗布·杰克逊表示,其碳排放量可能同比下降5%以上,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下降1.4%以来的首次下降。加州斯坦福大学地球系统科学教授杰克逊对路透社说:“今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或更多,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从未见过的下降。”他说,无论是苏联解体,还是过去50年的各种石油或储蓄和贷款危机,都可能不会像这场危机那样影响排放。

威尼斯运河的水变的干净清澈

另外气候科学家警告世界各国政府,全球排放量必须在2020年开始下降,以避免全球变暖。虽然现在碳排放量已经下降,但是,这种改善是用关闭工厂,停飞了航空公司,并迫使成千上万的人呆在家里换来的。

鸭子出现在喷泉里

25亿人被迫隔离后,地球开始恢复盎然生机!新冠或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戒!随着全球疫情蔓延,世界多国多地处于“封城”的状态,平日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不见了,多数人被隔离在家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时,动物们却在人类远离后重回城市。

二次塑造世界的人类正在被病毒震慑,世界仿佛重回到大自然的手中。别样的生机在人类避世后闪现,震惊了世人。在意大利的威尼斯,由于游客骤减及疫情下交通流量大幅减少,城市的污染水平下降,甚至连威尼斯运河都变得清澈起来。由于运河及港口内少了船只和游船,使得水的流动保持在最低水平,导致粘土颗粒和其他污染物落到河底,河水能见度提升。

在日本奈良,当地的鹿纷纷跑上街觅食

在意大利其他地方,也出现了一些不同常态的风景。在罗马,没了丢硬币的游客以后,居民注意到有鸭子在著名的特莱维喷泉里休息。在意大利撒丁岛的第二大城镇萨萨里,野猪旁若无人地在街上游荡。意大利的其他城镇的街道,还有马匹和羊群出现。自意大利全面性封国后,一边是城市封锁居民隔离,一边却是动物们在城市里自由漫步。

在印度街上的猴群

全球人类被病毒侵扰的时候,动物们却从有限的人类活动中获益,得以畅快的呼吸。在日本奈良,由于游客减少,公园里喂鹿的人也少了。奈良市区街道上,习惯被投喂的鹿开始在空荡的街道上觅食,寻求自给自足。有些觅不到食物的鹿,甚至啃食起道路上的绿化带。

中国南京在疫情期间的网红狐狸

在印度新德里的街区内,一只猴子被发现在一条满是商店的小巷里寻找食物。虽然印度的新闻较少进入视野,但实际上新德里已经于3月23日起封城,只保留基础生活保障行业的运行。而在泰国卢普布里的Prang Sam Yod寺庙附近,一群饥饿的猴子在广场上聚集,争抢所剩无几的食物,场面相当壮观。在泰国南部某处市政厅大楼,一群猴子为了寻找食物攻占了那里。猴子们把屋顶、电线、天花板设备都扯坏了,迫使工作人员逃离。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卫报》记者夏洛特·西蒙兹发推称,发现有野生火鸡出现在一所已空闲的校园操场。连英国卢顿机场附近的田野里,据报道也发现了鹿的身影。英国首相已宣布全国封锁3周,如不遵守警察有权力强制执行,“群体免疫”的策略不攻自破。

而在中国,前些日子南京一家幼儿园闯进一只小狐狸。园方在储物间发现它的时候还以为是标本,仔细看才发现竟是活物,找来食物投喂小狐狸,它也不怕人,只顾着凑上前吃食,样子十分可爱。前段时间,武大网红狐狸珞珞由于疫情期间学校没人,也现身珞珈山脚下觅食,被守值老师发现。

这些野生动物在人类封城后,肆意在城市游荡。没有了人类活动的约束,它们获得相对自由和更加广阔的空间。习惯被投喂的动物在饥饿的状态下本能被唤醒,而真正长期野生的动物则大胆涉猎从未踏足的人类领地。

那些昔日里人與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多是假象。人类双手触及范围内,必然会破坏它们生存的净土。人类诞生活动以来,就顺应了弱肉强食的法则,或猎杀或饲养动物,也侵占了它们原本的家园。人类在受苦,自然却悄然焕发出新生。这场疫情难道真是对人类的惩罚?黑格尔曾说,“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吸取历史教训。”

曾经的澳大利亚山火才过去多久呢?这场持续5个月的山火,有5亿动物在这场大火中丧生……不久前东非蝗灾肆虐,不知有多少人面临温饱危机。但反思近一年内发生的这些系列灾难,灾难本身,他或许还有其它的意义?山火、病毒、蝗灾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接连发生,有网友甚至戏称,仿佛“末日”要来了。所谓的“末日”何时降临谁也无法预料,但所发生的这一切,或许是大自然向我们发出的警告。如果我们不重视,这样的事情只会不断重演,甚至情况变得越来越糟。

  公益短片  《大自然在说话》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干百万年来,这句流传的名言表示出人类盲目的高傲和目无一切。而事实上呢?大自然并不需要人类,人类却需要大自然。在一部纪录片《大自然在说话》中,有些话特別让人触动:“我已经度过了45亿年,是你们人类存在时间的2.25万倍,我并不需要人类,人类却离不开我。越来越多的人类啊,你们想怎样度过每一天,在意我,或者忽略我,我并不在乎,你们的行为决定你们的命运,不是我的。

我是大自然,我将继续存在,我随时都在进化,而你们呢?......我们呢?

大自然的存在亘古绵长,人类不过是后来物种进化的结果。表面看来,人与自然似乎此消彼长,实际上,人与大自然密不可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各国都相继采取了严厉的抗疫措施,其中包括建议疫情期间居家不出门,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连向来自由奔放惯了的意大利民众也因为疫情害怕了,纷纷自觉居家隔离。结果,短短的时间内,整个意大利的空气污染都减少了。

欧洲环境署(EEA)发布的关于意大利在疫情期间空气质量变化的数据中可以发现,自从意大利封国以来,国内二氧化氮的排放量大幅降低。意大利北部地区的变化最明显,它也是这次疫情的重灾区。通过分析卫星监测图,2月-3月短短1个月,意大利空气质量有了明显的好转。

意大利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中国的空气污染状况也明显好转。根据NASA和ESA的污染检测卫星收集到的数据,从1月20日全民抗疫以来,中国上空的二氧化氮也大大减少。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工厂关闭、交通量减少,全球一氧化碳和类似污染物的排放量与去年对比,同比下降了53%。见多识广的NASA研究员也对此表示惊讶:“这是我头一次看到在如此广阔的范围内发生的戏剧性下降。”这段时间人类只是减少了出门的频率,就让大气上空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让人不得不感叹。

这场疫情给人类的重创,是物种长期试错总结的教训。虽然物种优胜劣汰,却也应该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不只是人类,这也是地球上其他物种都应该遵循的规律。而野心勃勃的人类却总在妄图打破自然的规律,付出违背自然的代价。(本刊综合整理)(编辑/多洛米)

猜你喜欢
排放量意大利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6300万富人的碳排放量大于31亿穷人
对于废水排放相关分析
人类第一杀手
中俄古巴驰援意大利“打脸”西方
城市公交车非常规气体排放特性研究
谁变成了人类?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意大利
前人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