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大学生文化消费特征研究

2020-08-03 06:54卢静马浩然孙紫燕成龙彭雅琳
价值工程 2020年21期
关键词:文化消费大学生

卢静 马浩然 孙紫燕 成龙 彭雅琳

摘要:文章以泰州地区250名在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文化消费类型、消费水平、消费动机、影响因素内容,基于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泰州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特征。调查发现泰州大学生文化消费整体消费水平不高,消费类型偏娱乐性和功利性,基于此提出相关建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推动文化消费产业健康发展。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250 college students in Taizhou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ocuses on their cultural consumption types, consumption levels, consumption motiv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dat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aizhou are analyzed. The survey finds that the overall consumption level of Taizhou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consumption is not high, and the consumption type is more entertaining and utilitarian. Based on this, relevant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industry.

關键词:大学生;文化消费;消费特征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cultural consumption;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1-0038-02

0  引言

在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我国人才的后备军,是未来的消费主体。关注大学生消费问题,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依据抽样调查的基本原理,文章随机抽取了泰州地区250名在读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化消费特征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法

通过学校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等途径查阅与“大学生文化消费”相关的期刊文献,仔细阅读并进行整理,从而全面、正确地了解大学生文化消费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2.2 问卷调查法

结合文献研究结果,梳理大学生文化消费特征指标及影响因素,编制调查问卷,并通过网络形式进行问卷发放和回收。本次共发放250份调查问卷,回收232份,其中12份无效,共收回有效问卷220份,有效率88%。

1.2.3 统计分析法

运用EXCEL软件,将收回的22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处理,分析有关大学生文化消费水平、动机、影响因素等结果,了解泰州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和特征,并为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提出可行建议。

2  泰州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

2.1 大学生消费水平现状

根据泰州大学生月平均消费情况统计表显示,被调查的220名大学生消费水平最高的每个月超过2500元,最少的每个月消费不足1000元,消费差距较大,二者占比相当,均为10%左右,都不是很多。月消费额在1000-1500元之间的受访者最多,占比达到39.55%,其次是1501-2000元,占比为24.09%,2001-2500元的受访者人数排第三,占比为15.55%。在大学生“每月文化消费数额”问题中,6.36%的大学生文化消费在200元以下,51.36%在200-400元之间,22.27%在400-600之间,12.27%超出600元,还有7.47%不清楚,不知道花费了多少。整体来看,泰州大学生消费合理,除少部分学生每月花费较多,多数学生维持在1000至2000元的合理水平。而文化消费方面,大部分大学生该项支出不是较高,在400元以下,处于中低水平。

2.2 泰州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类型

文章将文化消费划分为书籍报刊资料、通讯、旅游、网络、社交等五种类型。让受调查者选择其消费最多的文化消费类型,统计结果如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受调查者在文化消费中支出比例最高的是社交等活动支出,占26.81%,其次是书籍报刊资料支出占21.82%,网络费用占20%,通讯支出占14.55%,旅游支出占16.82%。总的来说,泰州大多数大学生在文化消费中消费最多的是社交活动和书籍报刊资料,这类大学生占比近五成。说明泰州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类型比较传统和基础。

2.3 泰州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偏好

由表3可以看出,受调查者选择最喜欢的文化消费内容时,娱乐类比例最高,占比达到24.10%,其次是休闲类,占比为20.92%,运动类和装扮社交类,占比相近,均为16%附近,学术知识类所占比例为13.65%,艺术类最少,仅占8.13%,不足一成。由此可见,泰州大学生最喜欢的文化消费方式呈现多样化的态势,但目前大学生喜欢的文化消费主要还是集中在娱乐休闲类,用于自我发展的知识类文化消费倾向仍需培养和提高。

3  泰州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妨碍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原因”这个多项选择题中,65%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文化消费习惯,35%的大学生选择了经济不允许,77%的大学生选择了学习负担较重,84%的大学生认为周围缺乏文化消费氛围,38%的大学生认为文化消费市场管理较乱,不能安心消费,还有58%的大学生认为配套的文化消费设施达不到要求。可见影响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因素复杂多样,其中文化消费氛围是影响大学生文化消费的主要因素。

3.1 经济因素

大学生每月消费金额基本取决于父母每月给的零花钱,父母在给零花钱时,除了考虑培养子女勤俭节约的习惯外,更多的是考虑家庭收入情况,一般收入高的家庭生活费给的较多,收入低的家庭相应的生活费也不高。当联系学生文化消费支出情况来看时发现,家庭收入状况对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有重要影响,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消费意愿明显强于低收入家庭。在大学生“每月文化消费数额”问题中,选择200元以下及201-400元的大学生,多数同时选择了月平均消费金额为1000元以下,或1001-1500元。可见提高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对扩大大学生文化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3.2 兴趣习惯因素

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动机主要有培养艺术修养、自身兴趣习惯、提升专业知识、开阔眼界、娱乐消遣等。同样,文化消费的种类亦多种多样,而最终选择何种消费类型,不仅受经济和文化消费气氛的影响,还受到大学生自身的兴趣习惯影响。以阅读方式为例,63.58%的大学生阅读纸质书籍,36.42%的大学生阅读电子书籍,选择两种书籍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可见大学上文化消费的类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兴趣习惯,而个人兴趣习惯则是由父母受教育水平影响,以及由文化消费者本身的阅历、知识等因素决定。

3.3 文化环境因素

文化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其中软环境是文化消费氛围和文化消费市场秩序,硬环境是配套的设施和场所建设。软环境方面,调查结果显示84%的大学生认为周围缺乏文化消费氛围,38%的大学生认为周围文化消费市场管理较乱,无法安心消费。硬环境方面,58%的大学生认为配套的文化消费设施达不到要求,49.37%的大学生认为周围缺少文化设施和场所。以借阅图书为例,虽然有泰州市图书馆以及各区级图书馆,但大多离大学校区有段距离,且没有直达的公共交通工具,住校大学生借阅图书较麻烦,影响图书借阅方面的文化消费支出。

4  大学生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文化消费内容偏娱乐化

学生文化消费集中在娱乐与消遣功能,层次相对较低。调查显示每月消费1000元以上的大学生,对于纯娱乐性杂志的花费明显增加,甚至超过百元。可见流行大众文化已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虽然购买网络游戏的学生并不是很多,但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表示,上网的主要目的就是打游戏,而大学生的手机通讯费和网络费用花费较多。

4.2 文化消费中功利性较强

学生在进行文化消费时,单纯地把文化产品看作一种普通消费品,通常会选择具有明显功能性的文化消费产品,比如可以满足自身娱乐性需求,或者可以满足专业发展需要。对于那些影响不明显或是在未来才能看到影响的文化产品缺乏认识和消费积极性。

4.3 文化市场自身存在缺陷

我国的文化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商家自身的文化素质也参差不齐,多数缺乏高品位文化的辨别和欣赏能力,且有的商家为了谋取暴利而不择手段,丧失了起码的商业道德,不利于大学生文化消费市场的净化。

5  结论与建议

5.1 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引导

消费观对大学生文化消费动机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性的消费观。家长应用自身行为来教导子女理性消费。

5.2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提高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学校、中心广场等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增加多样性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激发和满足大学生的文化消费需求,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5.3 加强网络文化消费的引导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消费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因此,对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行为的引导尤为重要。政府要积极引导网络文化消费环境的净化,鼓励商家开发优质网络文化消费产品;同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健全市场机制。经营者应自觉接受监督,共同维护纯净的网络文化消费环境。

參考文献:

[1]朱伟.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17):115-118.

[2]卢思锋,何耐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3]张玉奇.论大学生消费与消费观的培养[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01).

猜你喜欢
文化消费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西安扩大文化消费的现实路径
英语专业学生文化消费现状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