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2020-08-03 01:59王庆凯韩璐
源流 2020年6期
关键词:过渡期贫困地区委员

王庆凯 韩璐

中国眼下正不遗余力啃脱贫“硬骨头”,但脱贫摘帽远非“万事大吉”。如何防止返贫,怎样迈向致富,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建立长效机制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就业困难,一些农产品遭遇“卖难”,原本红火的乡村旅游陷入冷清,返贫致贫压力加大,巩固脱贫成果面临挑战。

据官方数据,全国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有近300万人存在致贫风险。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熊晓冬认为,返贫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贫困户增收项目不稳定,二是产业扶贫项目持久性有待加强,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健全。为有效防贫、防止返贫,今后应加快建立健全产业扶贫机制,重点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优势产业,打造扶贫产品品牌。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苗绣传承人李绍玉表示,只有让产业真正融入贫困地区民众的生产生活,脱贫和致富才有保障。

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探索长效机制。今年3月,贵州省遵义市实现全面脱贫。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市统筹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防贫监测预警帮扶机制,涵盖“监测、预警、扶持、保障”四个环节,避免贫困人口返贫。

坚持“再送一程”

民革中央在提案中提出设立“过渡期”的建议,提出脱贫攻坚政策不应骤然退出,甚至在整个“十四五”期间,扶贫政策应适当调整、逐渐过渡。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队、包村责任制在2020年之后也应延续一段时间。

全国政协常委温思美也表示,可以设定过渡期,期間政策补助不减少,确保家庭总收入稳定增长。特别是对深度贫困地区,要保证过渡期内维持稳定的收入来源,适当延长政策扶持时间跨度。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主席李微微亦称,绝对贫困消除后,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这就需要政府继续支持,政策延续优化。在过渡期内,责任、政策、帮扶和监管不能摘,脱贫攻坚中形成的好理念、好机制、好做法、好习惯也应得到延续、完善和发展。

加强东西部协作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多位代表委员认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中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脱贫攻坚完成以后,这些对口支援机制还应持续一段时间。

“东西部协作对我们深度贫困的地方基础设施方面帮助特别大。通组串户路、广场、林区道路、产业路,全部覆盖了。”全国人大代表、黔西南州鹧鸪园村党支部书记余必丽对东西部协作带来的改变深有感触。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张大方认为,当前应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水平,将各县市区划分为乡村振兴“先行区”“推进区”“启动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区”,分类指导、分类施策。加强顶层设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战略框架。

猜你喜欢
过渡期贫困地区委员
图片报道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盐改过渡期有效依法开展盐政执法监管工作的探讨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农业生产方式研究及过渡期预测
委员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