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心肌酶、C反应蛋白酶水平变化与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攻击行为的关联性分析

2020-08-04 07:12李艳杰
哈尔滨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蛋白酶精神分裂症

李艳杰

(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精神科,广东阳江529500)

精神分裂症属重型精神类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多起病于青壮年时期,可导致患者产生行为、思维、情感、感知能力等多方面功能障碍,影响精神活动协调性[1]。攻击行为为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患者常见症状,可对患者自身及社会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探究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患者攻击行为的有效监测方法对临床指导及时合理干预,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分析血清心肌酶、C反应蛋白酶水平变化与其攻击行为的关联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患者150例,根据既往有无暴力史与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不同分为研究组(n=79)和参照组(n=71)。研究组男 34例,女45例;年龄 28~63岁,平均(45.62±7.49)岁;参照组男 32例,女 39例;年龄 24~66岁,平均(48.15±7.53)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研究组既往存在暴力攻击行为史,在入院前1周存在明确攻击行为,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5分;参照组既往与目前均无暴力攻击行为,MOAS评分<5分;两组均为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患者,近3个月未系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②排除标准:血液类疾病;严重躯体疾病;重要器官受损或功能异常;严重传染性疾病;视听功能障碍;代谢功能异常。

1.3 方法:均行血清心肌酶、C反应蛋白酶水平检测:采用真空抗凝管抽取晨空腹前臂静脉血约3mL,以3000r/min转速离心5min,分离上层血清,置于-20℃环境中保存待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盒以速率法检测血清心肌酶水平,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a-羟丁酸脱氢酶(a-HBDH);以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酶水平。AST正常值范围:8~40 U/L;LDH 正常值范围:103~227 U/L;CK正常值范围:0~167 U/L;a-HBDH 正常值范围:72~182 U/L;C反应蛋白酶正常值范围:0~5 mg/L。

1.4 观察指标:①两组血清心肌酶(AST、LDH、CK、a-HBDH)、C反应蛋白酶水平;②采用MOAS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攻击行为,总分16分,评分越高则攻击行为越明显;③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两组精神分裂症症状严重程度,总分231分,评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④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患者AST、LDH、CK、a-HBDH、C 反应蛋白酶水平与其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5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 t检验,相关性分析行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心肌酶、C反应蛋白酶水平:研究组AST、LDH、CK、a-HBDH、C反应蛋白酶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 1。

2.2 攻击行为:研究组MOAS评分为(9.23±1.84)分,高于参照组(1.49±0.85)分(P<0.001)。

2.3 精神分裂症症状严重程度:研究组PANSS评分为(67.82±7.36)分,高于参照组(62.69±8.55)分(P<0.001)。

2.4 相关性分析: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AST、LDH、CK、a-HBDH、C 反应蛋白酶水平与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症状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详见表 2。

表1 两组血清心肌酶、C反应蛋白酶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血清心肌酶、C反应蛋白酶水平比较(±s)

组别 n AST(U/L) LDH(U/L) CK(U/L) a-HBDH(U/L) C 反应蛋白酶(mg/L)研究组 79 87.36±20.98 328.14±53.61 917.49±215.94 223.57±43.62 3.73±1.64参照组 71 75.85±19.04 294.67±56.38 785.37±196.34 197.87±40.95 2.94±1.07 t值 3.504 3.726 3.905 3.708 3.452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表2 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以思维、情感、行为改变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类疾病,易急性发作,产生攻击行为,从而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2]。有效监测精神分裂症病情,为其治疗提供数据支持,增强其防治效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心肌酶主要包含AST、LDH、CK、a-HBDH等多种酶,存在于心肌细胞内,可有效显示心肌细胞坏死情况及其细胞膜通透性[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 AST、LDH、CK、a-HBDH、C 反应蛋白酶水平、攻击行为评分、精神分裂症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说明存在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患者病情更为严重,其血清AST、LDH、CK、a-HBDH、C反应蛋白酶水平较高[4]。分析原因可能为,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患者产生精神兴奋性攻击行为时,可增强骨骼肌代谢能力,导致肌细胞受损,从而提升血清心肌酶、C反应蛋白酶水平。

综上所述,血清心肌酶、C反应蛋白酶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攻击行为及精神分裂症症状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可为疾病监测提供数据参考。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蛋白酶精神分裂症
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状况及高危因素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不同蛋白酶酶解制备鸡肉小肽的工艺条件研究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酶法水解杏鲍菇谷蛋白制备抗氧化肽
关于麦芽中蛋白酶的分解研究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