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联合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2020-08-04 07:12丘志琼张虹桥
哈尔滨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失眠症克隆疗法

朱 茜 丘志琼 张虹桥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心理门诊,广东 佛山528000)

随着睡眠医学理论的发展并在其影响下心理学成为了慢性失眠症治疗技术的探索新方向。为此,我院开展本研究,旨在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失眠症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慢性失眠症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新诊断慢性失眠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8~64岁,平均(41.49±7.34)岁;病程 6~21个月,平均(13.47±2.87)个月;学历:初中及以下9例,高中17例,大专及以上14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8~63岁,平均(41.36±7.27)岁;病程 6~21个月,平均(13.61±3.22)个月;学历:初中及以下 9例,高中17例,大专及以上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编制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慢性失眠症的诊断标准[4]。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1片右佐匹克隆片口服,连用4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刺激限制、睡眠限制、健康教育、认知重建及放松训练等干预措施。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治疗前与治疗后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评价慢性失眠症患者总体幸福感[5]。PSQI总分0~21分,得分越高代表受试者睡眠质量越差。GWB总分15~100分,得分越高代表受试者总体幸福感越高。

1.5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拟定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6]。临床治愈:PSQI得分降幅≥95%;显效:70%≤PSQI得分降幅<95%;有效:30%≤PSQI得分降幅<70%;无效:PSQI得分降幅<30%。显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20.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若呈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显效率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38,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显效率比较 [n(%)]

2.2 治疗前后两组 PSQI得分比较:治疗前,两组PSQ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PSQI得分比较 (±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PSQI得分比较 (±s)

组别 PSQI得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7.23±3.79 5.02±1.43对照组 17.93±3.66 11.73±3.22 t值 0.840 12.045 P值 >0.05 <0.05

2.3 治疗前后两组 GWB得分比较:治疗前,两组GWB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GWB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3。

3 讨论

临床认为,慢性失眠症是一种病因病机涉及心理与生理性的庞杂症状群。佐匹克隆片是第3代催眠药,其通过一系列机制选择性地激动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受体,从而起到催眠、镇静、抗焦虑和抗惊厥的的作用,进而发挥治疗慢性失眠症的效果[1-2]。由此,本试验经过多方面考量,最终选取已被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环吡咯酮类催眠药——佐匹克隆,与认知行为疗法作对照。

复习文献发现,脑影像学研究指出慢性失眠患者的情感和认知脑区存在着广泛异常[3]。因此,临床治疗慢性失眠症除了给予药物等生理性干预措施外,还应该给予心理性干预措施。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刺激限制、睡眠限制、健康教育、认知重建及放松训练等干预措施改变慢性失眠症患者的认识、信念和态度,改变患者非适应性的睡眠习惯,减低患者自主或认知上的唤醒,从而发挥治疗慢性失眠症的效果[4]。由此,在佐匹克隆基础上联用认知行为疗法丰富了慢性失眠症的治疗内容,其内涵或能改善患者预后[5]。

表3 治疗前后两组GWB得分比较 (±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GWB得分比较 (±s)

组别 GWB得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8.11±6.14 72.64±5.39对照组 58.78±5.78 63.92±7.76 t值 0.502 5.837 P值 >0.05 <0.05

为了客观地验证认知行为疗法联合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失眠症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显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PSQI得分和GWB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PSQI得分比对照组低,观察组 GWB得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提示与单纯佐匹克隆治疗相比,在此基础上联用认知行为疗法可有效增进临床疗效,改善慢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慢性失眠症患者的总体幸福感。

综上所述,佐匹克隆纠正慢性失眠症患者的内源性生物节律,辅以认知行为疗法减低情绪障碍和情感障碍对患者睡眠的干扰有较好协同作用。

猜你喜欢
失眠症克隆疗法
克隆狼
神门、三阴交配伍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和血清GABA、5-HT的影响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针刺对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分析
浙江:诞生首批体细胞克隆猪
调督安神针刺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效果及对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属于“我们”
属于“我们”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