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式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及康复的效果观察

2020-08-04 07:12王书洁
哈尔滨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乳腺癌研究组疼痛

王书洁

(沈阳市大东区人民医院外科病房,辽宁沈阳110042)

近年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在当前已成为严重威胁妇女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疾病[1-2]。且临床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不仅需要承受如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一样疾病困扰及不良反应影响,同时也受手术治疗对女性造成的生理缺陷影响,严重的心理压力与应激将对疾病的康复造成不良影响,且对此类患者的治疗过程将产生不良影响[3]。对于此类患者,在术后予以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其身心的恢复方面更具有积极意义[4-5]。本研究主要探讨模块式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疼痛与康复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收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研究组(n=50)。研究纳入患者均为女性,且符合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于本院行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纳入患者年龄>18岁;研究排除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排除进行放疗治疗乳腺癌患者,排除合并精神疾病或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排除乳腺癌症状复发或存在转移患者。对照组年龄 20~68岁,平均年龄(46.2±10.7)岁,本组纳入未婚患者9例、已婚患者37例、离婚/丧偶患者4例,患者文化水平包括中学以下20例、高中学历16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4例;研究组年龄 22~67 岁,平均年龄(46.5±10.9)岁,本组纳入未婚患者7例、已婚患者38例、离婚/丧偶患者5例,患者文化水平包括中学以下18例、高中学历17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乳腺癌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模块式护理干预,模块式护理依据护理计划分成4模块,研究组患者均需接受模块1~2护理干预,模块3~4依据患者疼痛程度结合予以护理干预:①模块1。该模块为乳腺癌知识宣教与咨询。护理人员针对乳腺癌知识进行护理培训,通过乳腺癌知识宣传手册予以患者15~30min的信息咨询服务。宣传手册具体内容包括乳腺癌最新资讯、术后疼痛的正确缓解方法、术后肢体恢复性训练方案及心理调整办法等;②模块2。该模块为优化疼痛干预,在常规的护理干预当中结合进行疼痛专项护理,予以患者五指疼痛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护理过程配合予以轻音乐分散注意力。若患者发生剧烈疼痛症状需告知医生进行镇痛治疗;③依据患者临床表现的疼痛程度予以模块3~4护理,若患者表现为剧烈疼痛或明显焦虑情绪,则需暂停模块3护理。模块3护理内容为肢体训练,包括予以握拳、虎掌、翘掌、转腕及甩腕等肢体功能恢复性训练,通过予以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性运动治疗以预防或起到减轻疼痛作用;模块4为手法放松治疗,由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疼痛处附近肌肉予以手法放松,起到缓解疼痛作用。

1.3 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状况与术后症状的干扰情况,评价护理满意度。①疼痛状况评估。应用五指疼痛评分法分别对患者手术当天及术后10d疼痛症状进行评价。量表应用Liker-5级评分法描述疼痛程度:5分为无法忍受疼痛、4分为剧烈疼痛、3分为中度疼痛、2分为轻度疼痛、1分为轻微或基本无疼痛。同时记录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时间;②术后症状的干扰情况。应用本院自制手术患者症状困扰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测试,该问卷信度0.71,测试Cronbach'sα系数>0.85。测试症状包括上肢水肿、疲劳、疼痛、胸闷、活动障碍、焦虑及肌力下降,每个症状评分0~3分,分数越高表示干扰程度越严重,总得分0~21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症状的干扰水平相对越高;③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该表总分100分,以分值越高代表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相对越高,于患者出院前1d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涉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疼痛状况、术后症状干扰及护理满意度均以均数±标准差描述数据,组间对比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及疼痛缓解时间对比:手术当天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0d研究组疼痛程度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疼痛缓解时间相比对照组更短(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及疼痛缓解时间对比 (±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及疼痛缓解时间对比 (±s)

分组 n 疼痛程度(分) 疼痛缓解时间(d)手术当天 干预后10d研究组 50 3.76±0.89 2.36±0.68 2.74±0.58对照组 50 3.83±0.95 3.59±0.74 4.58±0.84 t值 - 0.380 8.654 12.746 P值 -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症状干扰情况对比:研究组干预后症状干扰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详见表 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研究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评分(96.2±3.7)分,对照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评分(88.5±4.3)分;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t=9.598,P<0.05)。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女性乳腺癌患病率在不断升高,且随着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及临床手术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临床上乳腺癌根治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6]。但乳腺根治术改变患者的生理完整性,该术式对于女性患者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冲击,加上疾病与手术切口对患者造成的应激及损失,导致其在术后往往受多种不同症状的困扰,患者的生活质量受严重影响。对于此类患者,在术后予以有效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7]。研究发现,模块式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疼痛缓解方面具有明显作用[8]。该护理模式是一种系统的护理方案,通过对乳腺癌手术患者予以信息宣传,提供咨询服务、优化术后疼痛护理方案、予以肢体恢复性训练与放松治疗等,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应激水平,从而缓解其肌肉紧张以及心理焦虑感受,从而有效减轻疼痛症状。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于积极心态,可使其正确面对缺陷,从而使患者有足够的耐心与勇气在术后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恢复性训练。

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模块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疼痛程度相比对照组明显更轻,且研究组疼痛缓解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研究组干预后症状干扰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研究组对护理满意度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提示模块式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症状,降低疼痛程度,该护理方法更为患者满意。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症状干扰情况对比 (±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症状干扰情况对比 (±s)

分组 n 上肢水肿 疲劳 疼痛 胸闷 活动障碍 焦虑 肌力下降 总分对照组 50 2.27±0.41 1.93±0.32 2.46±0.35 2.20±0.58 2.62±0.54 11.97±0.32 2.68±0.53 15.67±4.21研究组 50 1.36±0.38 1.16±0.31 1.50±0.37 0.91±0.32 1.54±0.47 1.06±0.31 1.67±0.49 10.53±3.79 t值 - 11.511 12.221 13.328 13.770 10.667 14.443 9.894 6.416 P 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综上所述,临床上针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予以模块式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其术后的疼痛程度并加速疼痛缓解时间,该护理方法可减少患者术后受各症状的困扰,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乳腺癌研究组疼痛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疼痛不简单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