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辨识治未病治疗胃功能失调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0-08-04 07:12卫法强
哈尔滨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胃肠体质症状

卫法强 刘 娜

(安阳市文峰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河南 安阳 455000)

胃功能失调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非器质性疾病之一,患者多起病缓,病程可积年累月,病情反复,典型症状为腹胀、腹痛、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1]。可归属于中医学中“胃脘痛”“胃痞”“胀满”等疾病范畴[2]。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胃功能失调患者采取中医体质辨识,并予以“治未病”干预,旨在探讨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胃功能失调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3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 25例,年龄平均(43.40±9.38)岁,病程平均(2.30±0.73)年;对照组中男 20例,女 23例,年龄平均(44.51±8.57)岁,病程平均(2.41±0.82)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4周。观察组采用中医体质辨识,根据患者症状、舌脉相等进行不同体质分类,并结合病情严重程度,给予相应“治未病”干预。①中医分型及治法:脾虚气滞证——健脾理气、和胃止痛;肝胃不和证——疏肝和胃、理气止痛;脾胃湿热证——清胃泻热、和中止痛;脾胃虚寒证——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均采用中药方剂治疗;②结合患者体质进行饮食指导,监督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③随访恢复情况进行方剂的调整。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①指导患者调整饮食及生活习惯,如少食多餐,规律作息,减少食用辛辣刺激食物、酒精、咖啡、浓茶等;②口服药物治疗: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每次1片,每天3次,饭前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每次1片,每天3次;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每次2粒,每天2次,饭后口服。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症状变化,评估生活质量,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肠激素。①参考相关资料[4],对主要临床症状进行量化评分,包括胃胀、胃痛、早饱感、恶心呕吐、嗳气、厌食,按照症状无、轻、中、重分别赋值 0、1、2、3 分。临床疗效判定:治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总评分较治疗前降低≥90%;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总评分较治疗前降低60%~89%;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部分缓解,总评分较治疗前降低30%~59%;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评分提高。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采用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QOL)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5]。③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I、PGII、胃泌素 (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23.0软件整理及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观察组临床症状总评分较对照组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1,表 2。

表1 临床症状总评分比较 (±s)

表1 临床症状总评分比较 (±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3 13.14±3.82 3.85±1.02对照组 43 13.38±3.57 6.12±1.43 t值 0.301 8.47 P值 0.764 0.000

表2 临床疗效 [n(%)]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FD-QOL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FD-QOL总评分比较 (±s)

表3 FD-QOL总评分比较 (±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3 46.60±10.51 70.35±11.26对照组 43 47.23±13.24 63.74±14.13 t值 0.244 2.399 P值 0.808 0.019

2.3 血清胃蛋白酶及胃肠激素水平:干预后,观察组患者 PGI、GAS、MTL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GII、S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4。

表4 血清蛋白酶及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s)

表4 血清蛋白酶及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s)

项目 MTL(ng/L) SS(ug/L)干预前观察组 66.43±10.32 8.80±1.48例数PGI(ug/L)PGII(ug/L)GAS(pg/ml)43102.11±7.5213.67±3.5496.42±22.68对照组 65.83±11.52 8.76±1.53 101.18±7.47 13.83±3.71 t值 0.575 0.205 0.217 0.254 0.123 P值 0.567 0.838 0.828 0.529 0.902干预后观察组 43 125.75±15.43 10.03±3.02 128.34±28.97 78.06±8.43 6.24±1.12对照组 43 111.32±11.49 12.89±3.13 113.49±27.25 72.49±9.76 7.30±1.32 t值 4.919 4.312 2.448 2.832 4.015 43 97.55±25.43 P值 0.006 0.000 0.0000.0000.016

3 讨论

胃功能失调是一组以胃肠运动及分泌机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过程涉及饮食、生活方式、精神、情绪、胃肠动力、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因素,具体发病机制仍未明确,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满意的针对性解决方案,主要以促进胃动力等对症处理为主[6]。

本研究对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给予针对性的中药方剂治疗及生活饮食调理,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降低,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G及相关胃肠激素水平得到有益改善。PGI、PGII、GAS、MTL、SS 由胃肠黏膜细胞分泌,在促进食物消化、维系胃肠正常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伴随其在体内水平的改善,有助于增强肠胃功能,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运用中医体质辨识并治未病干预能有效改善胃功能失调患者的不适症状,效果显著,增强机体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胃肠体质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空腹
胃肠病糊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