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利湿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0-08-04 07:12陈德峰
哈尔滨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甲氨蝶呤类风湿通络

陈德峰

(浚县人民医院门诊部,河南浚县 456250)

类风湿关节炎是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全身小关节,引起小关节疼痛及晨僵现象,影响患者生活,临床主要治疗原则以抗炎为主,但是药物通过口服吸收作用于局部,一部分患者治疗后仍旧存在晨僵及关节活动障碍[1]。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是由于湿邪侵入体内引起阴气亏损,体内湿热形成,导致体内气血阻滞最终引起局部关节红肿热痛的症状。因此,本研究清热利湿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获得患者家属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后,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125例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2],排除单种或多种结缔组织性疾病、近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男25例,女 37 例;年龄 41~69(51.62±5.26)岁,病程 10~30(15.23±4.89)年;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 DAS28-3评分(5.54±1.01)分;对照组男 24例,女 39例;年龄40~70(51.70±5.32)岁,病程 11~29(15.30±5.06)年;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DAS28-3评分(5.60±1.04)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活动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以甲氨蝶呤片10mg口服治疗,每周1次。在治疗过程中加入塞来昔布0.2g口服,每天2次。观察组增加外用清热利湿通络方治疗。清热利湿通络方的组方包括:徐长卿 20 g、土茯苓30 g、金银 花 30 g、肿节风 30 g、薏苡仁 30 g、虎杖20 g、蜂 房 3 g,水煎服,早晚温服,每次200mL。两组均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级疗效评价:①临床疗效:显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并且DAS28-ESR降低在50%以上;有效为临床症状好转,DAS28-ESR降低在25%~50%。进步为临床症状稍好转,DAS28-ESR降低在25%以下。无效为症状仍严重,DAS28-ESR无降低甚至升高。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进步/总例数×100%;②炎症因子指标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白介素-1(IL-1)、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③关节功能:采用关节功能评分表进行评分[3],对关节活动度、晨僵程度进行评分,关节活动度总分10分,评分越低,关节活动度越好,关节功能越好。晨僵程度评分总分10分,得分越低,晨僵程度越轻关节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 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5例,进步28例,无效12例;观察组显效8例,有效20例,进步32例,无效3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1,P<0.05)。

2.2 炎症因子水平:两组患者治疗前ESR、RF、IL-1、TNF-α和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 ESR、RF、IL-1、TNF-α 和 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1。

2.3 关节功能:两组患者治疗前晨僵程度、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晨僵程度、关节活动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情况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情况 (±s)

注:a表示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组别 RF(RU/mL) IL-1(pg/mL) IL-6(pg/mL) ESR(mm/h) TNF-α(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13±5.12 18.25±2.13a 46.12±6.01 30.25±4.60a 295.23±56.26 121.56±32.41a 35.26±3.69 20.19±2.56a 31.25±5.42 15.26±7.15a观察组 31.10±5.52 16.52±1.56a 45.89±5.56 27.25±3.41a 296.47±57.84 101.56±24.89a 35.39±3.74 19.12±1.60a 30.30±6.12 12.59±6.25a t值 1.019 5.174 0.222 4.137 0.122 4.421 0.196 2.797 0.919 2.221 P 值 0.310 <0.05 0.825 <0.05 0.903 <0.05 0.845 <0.05 0.360 <0.05

表2 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比较情况 (±s)

注:a表示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组别 晨僵程度 关节活动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52±1.53 1.45±0.98a 4.26±1.03 1.35±0.68a观察组 5.01±1.61 0.71±0.68a 4.32±1.10 0.82±0.41a t值 1.744 4.898 0.315 5.267 P值 0.084 <0.05 0.753 <0.05

2.4 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3例,头晕1例,脱发2例,腹泻1例;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头晕1例,脱发2例,腹泻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与对照组(11.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以小关节对称性疼痛及关节活动障碍为主,治疗以抗炎为主,以缓解其临床症状为主要目的,甲氨蝶呤联合其他抗炎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案。但是并未针对疼痛局部进行治疗,一部分患者炎症控制不佳,导致疗效不理想[4]。甲氨蝶呤通过作用于细胞内的代谢发挥作用,抑制关节软骨细胞内的二氢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从而破坏细胞内DNA,减少软骨细胞增生。清热利湿通络方中君药为土茯苓及金银花,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臣药为肿节风、虎杖、薏苡仁、蜂房,具有祛风止痛的功效。

甲氨蝶呤通过对软骨细胞DNA的破坏减少了软骨细胞的增生。在中药清热利湿通络方的作用下,主要是君药发挥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佐药徐长卿的配合下加强其通络活血的作用,使患者关节通畅,症状缓解。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清热利湿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痹阻证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通络清热方中金银花具有对抗炎症的效果,在臣药及佐药的帮助下,使金银花有效成分到达炎症局部,加强金银花的作用效果。并且整体方剂具有通络活血的作用,使关节局部血液循环增快,减轻湿热阻痹引起的局部疼痛,增加关节局部温度,促进局部炎症物质的吸收,故ESR、RF、IL-1、TNF-α和IL-6均减少。在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ESR、RF、IL-1、TNF-α和IL-6均低于对照组,说明清热利湿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痹阻证可以降低炎症反应[5]。

晨僵程度、关节活动度评分是评价关节功能的指标,数值越小,说明患者关节功能越好。在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晨僵程度、关节活动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清热利湿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痹阻证可以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及晨僵程度。甲氨蝶呤对软骨细胞DNA进行破坏的基础上减少了软骨细胞增生,减少了局部的刺激反应,从而减少了对局部神经的刺激,患者疼痛感减少,故活动度增加。清热利湿通络方以金银花的功效为主要功效,在佐药及臣药的辅助下对类风湿引起的关节局部由于湿热阻痹症引起不通,导致关节晨起僵硬进行活血通络,减少湿热于关节的阻痹,故减轻患者晨起晨僵程度及活动度[6]。说明清热利湿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痹阻证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清热利湿通络方是外用药物,直接通过皮肤作用于病变位置,进入血液循环少,故不良反应未增加。

综上所述,清热利湿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确切,能够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关节功能,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甲氨蝶呤类风湿通络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转录因子Egr2/Egr3在类风湿关节炎寒证中的作用机制
辛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探析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吗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