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皮沙发的兴衰谈近四十年中国城市居室文化的变迁

2020-08-04 06:55杨博雅YangBoyaLiuGuan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5期
关键词:居室客厅沙发

杨博雅,刘 冠 Yang Boya & Liu Guan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居室文化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在人们逐渐适应居室转型所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家具也在应人们的需求逐渐转变。皮沙发,曾经是上个世纪80、90年代财富的象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皮沙发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多。本文将详细列出改革开放以来,主要代表年代的居室文化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以及当时人们的心理需求,并加以例证,为大家呈现我们身边的兴衰史。

1 皮沙发的发展

自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人们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对物质生活产生了极大的需求。而最直接反映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的就是家具的变化。皮沙发带来的奢华视觉感受以及舒适的亲肤材质成为了新时代家居竞相追逐的对象。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皮沙发一度成为了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本段将选取一具有代表性的沙发品牌,通过其各阶段的沙发样式,来分析皮沙发的不同发展阶段。

1.1 皮沙发的兴起

其实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皮沙发已经在上海等大城市掀起了一番热潮,但紧随而来的六十、七十年代的特殊背景将皮沙发打上了挥之不去的烙印。当皮沙发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已经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1]。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国经济大发展使一部分人率先富了起来,而富起来的人们开始追求身份与地位,20世纪90年代左右,皮沙发开始在我国集中出现,室内家具也不再满足于朴素的布面沙发,而是更多地倾向于视觉感受奢华亮丽的皮沙发。

左右沙发创始于1986年,是中国的本土品牌,而20世纪80年代,正是处于中国的大转型时期,左右沙发一路发展至今,也算是见证了中国近40年沙发业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小康家庭的象征就是组合家具以及成套的皮质沙发,在中央放置黑白电视(图1)。八十代末,客厅的家具仍然是以满足家庭基本需求为主,整体风格比较单一[2],人们对于椅子和沙发也没有具体区分,那时的家具更加注重实用性(图2)。到了20世纪90年代,设计开始在家具行业萌芽,这款沙发在当时因其体量大、用料足、元素繁复,以“惊世骇俗、美轮美奂”著称,可以从外表看出满满的奢华感(图3)。1990年亚运会的召开,让人们感受到“宾馆风”家居风格的特点。于是,如“宾馆风格”般体量的皮质沙发成为了体现身份与地位的标志(图4)。从此皮沙发被看作是一个家的门面,即使是狭窄的客厅也要想办法放进一个硕大的皮沙发,在当时,皮沙发俨然成为了一个展示家庭经济实力的工具[3]。

左右沙发发展至今已有34年,作为中国本土沙发产业的带领者,可以说是紧随着时代的步伐,通过研究这个品牌在某一历史阶段的沙发品型,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需求所在。

1.2 皮沙发的衰落

21世纪可以说是中国“精神文化复兴”的世纪,在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大转型后,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在国民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人们开始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室内装修风格,也不满足于一成不变的生活体验,个性化的室内风格逐渐被人们喜爱[4]。曾经流行的“宾馆风”“炫富风”都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则是百花齐放般的各种客厅风格,近40年迅猛发展的经济,近40年既平稳又和谐的社会,让新一代的中国人无论是审美还是文化底蕴都有了质的提升,不再随波逐流,而是听到了内心自己的声音。客厅应该如何装扮?不同家庭已经有了不同的想法,地中海风格、北欧风格、日式风格、工业风格、中式风格等,人们开始关注每种风格背后的艺术能量对于家庭理念的诠释以及对于人生价值的彰显[5]。随着家庭空间与功能的不断细化,沙发已经不再局限于客厅,皮沙发也不再是客厅的主角。而从皮沙发的兴衰过程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居室文化的演变。

图1 1988年左右沙发实拍老照片

图2 左右沙发在1989年设计的一款沙发

图3 烙印90年代印记的左右经典老沙发

图4 宾馆风格皮沙发

2 居室文化的变迁

2.1 家用电器的变化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三种物品是“收音机、手表、自行车”,而在八十年代中,新的三大件变为“黑白电视机、单缸洗衣机和单门电冰箱”。可以看出,占据人们心中主要地位的家用电器正在由小逐渐变大,直至八十年代末三大件成为了“彩色电视机、双缸洗衣机和双门电冰箱”。改革开放后,随着住宅所使用的家用电器逐渐增多,我们的住宅也随之扩大了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变得更多,也成为必然的趋势。同时,由于每种电器的使用需求不同,对住宅的设计要求也随之增高,居室也不再仅仅是简单的空间划分[6]。

进入21世纪后,电视可以说是家中必备的电器,并且难以被取代,我们也见证了电视从最初笨重的外形一点点变成了液晶、超薄款。看电视也逐渐成为了家庭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沙发也随之得到广泛应用。但今天,随着手机、ipad等众多电子设备的兴起,电视也已经不再是必不可少的电器,尤其是现在的八零、九零后,在家的生活早已不再是以电视为中心,随之取代其位置的反而是书架等,于是奢华又占地方的皮沙发也不再是今天人们的第一选择。

2.2 客厅文化的出现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决定一个住宅房屋尺度大小的是床,而不是现在占据我们起居室主要位置的沙发,由于当时住宅面积有限,“厅”还没有大面积出现,沙发也自然不会大范围使用。对于住宅类型的区别也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室一厅一卫,而是单纯的一室户、二室户,而所谓的两室户也只是两个房间加上一条连接房间的过道,并没有太多的公共空间,仅仅靠的是“生理分室”,并不能满足一个家庭生活的过多需求[7]。

1985年至1986年,曾经展开了全国范围内的房屋普查,城镇住房中成套的住宅,即由起居室、卧室、厨房、厕所和客厅组成而供一户使用的房屋占总数的24.29%,这说明人们已经出现了一户一套的意识,但还没有普及。1987年,我国出台了住宅设计规范,其中规定: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必须是独门独户[8]。进入1992年,中国开始实行小康住宅,对住宅按套型进行设计进一步明确,每套住宅至少包括卧室、起居厅、厨房、卫生间等基本空间。客厅的大范围出现再加上电视的使用,让每个家庭形成了客厅文化,饭后家人围坐在电视前成为了家家户户必有的活动,随之人们对于沙发的舒适性与外观的要求就越来越高。

以上海城市住宅为例,1985年“沪住-5型”多层住宅,该户型为一梯四户,单元北廊式住宅,北面设横向单跑楼梯以及内廊,连接四户。四个户型均为小过厅的形式,并没有直接采光且占地面积较小。户内功能空间面积仅达到居住标准的最低要求,仅能满足一般生活需求[9]。1994年上海三林苑多层住宅,该住宅为一梯两户单元式住宅,其以厅为主要组织功能的公共空间。2002年的上海绿城高层住宅,该住宅为一梯三户塔式住宅,客厅和餐厅南北通透,相较于之前的户型这个户型将厅的功能更加细化,分为起居会客以及餐厅功能。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可以看出从1985到2002年之间,短短17年时间,就上海城市住宅空间形态而言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由1985年的“过道厅”到2002年的起居室再到今天家家户户必有的客厅,厅在居室空间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们对于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一开始的连接作用到今天的会客、休息作用,都说明了客厅不可动摇的地位。可以说客厅文化的出现是皮沙发兴起的主要原因。今天随着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很多家庭都已经不再局限于客厅活动,反而更加注重个人空间的营造,奢华、体积大的皮沙发也随之衰落。

2.3 使用功能的变化

在改革开放初期,“厅”在城市住宅中还只是起着连接各个房间的过道作用,当时人们对于住宅的要求仅仅是“住得下”,还并不能考虑其他功能。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家庭活动的内容也逐渐变得多样化,不再仅仅局限于吃饭、睡觉。居民的生活模式逐渐丰富,曾经功能性单一的住宅也开始迎来了聚会、娱乐、学习或者工作等新的功能。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在住宅面积大小不变的情况下,设计师只能通过丰富和完善其房间功能来满足居民对于住宅的需求[10]。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客厅的需求大都是聚会,会客,每当过年时,亲朋好友围坐在沙发上,这样的画面应该在我们身边非常常见。但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说,沙发对于他们来说更重要的功能是休息、放松,人们希望回到家可以第一时间体会到身心放松的感觉,所以现在人们对于沙发的材质与款式也有着不同的需求[11]。

3 结语

本论文笔者从我们身边常见的家具皮沙发入手,讨论与研究其与居室文化之间的关系,皮沙发在中国市场的兴起与衰落,看似是正常现象,实则与我国居室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所指的居室文化不仅包括空间意义上的变化,还包括当时的时代背景与人们的需求变化,时代政策的调整与人们心理的变化,都会为我们身边的事物带来巨大的影响。家具作为居室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直接反映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同时也是各时期居室文化发展变化的隐喻。皮沙发可以说是一个时代家具的代表,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人们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反应出中国居室文化的变化。

猜你喜欢
居室客厅沙发
瓜里绘客厅
瓜里绘客厅
VIP 2-1HT(Home Theater)沙发
杨苡先生的客厅
春意客厅
进入画家居室的是谁
沙发赛
进入画家居室的是谁
论色彩在儿童居室中的应用
居室空间扩展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