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背景下小微型人居空间设计研究
——以GEORGE RANALLI作品为例

2020-08-04 06:55王婧媛WangJingyuan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5期
关键词:户型室内空间人居

王婧媛 Wang Jingyuan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与城市设计院,北京 100032)

大都市城市空间在进入存量时代的今天可建设用地已日益缩紧,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人口激增却并未停止,在这一矛盾之下,为充分满足外来人口、当地青年人口与年轻家庭等房产消费主流群体的居住需要,小微户型逐渐成为房产市场的主流,如何组织其室内空间实现从小微户型到人居空间的转变是使这一人居产品趋于成熟的重要探索途径。

1 小微户型的空间特性

1.1 小微户型的产生

小微户型的出现与发展,与城市人口结构、家庭单元结构和大都市人居形态转变息息相关。城市化的极速进程使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外来人口、当地青年人口与年轻家庭成为小型人居单元的主要消费群体。政府为了满足更多人的住房需求,积极地促进小微型人居单元的发展,逐渐使其成为房地产的主流户型。同样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逐渐开始关注节能与环保,而不仅仅关心户型的大小。更深层面,小微户型公寓已不单单是普通居住空间的缩减,而是一种简约时尚的生活方式,更符合现代追求快捷高效、空间独立的人居诉求,因此无论当下还是未来,小微户型公寓都是一种更能满足都市大众多元需求的人居空间产品。

1.2 小微户型公寓的特点

第一,室内空间极度有限,仅能容纳极少的居住者长居其中是小户型公寓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室内设计中尽可能考虑服务独居与小家庭人群的空间需求;第二,转变以平方米为单位的传统设计视角,而以立方米为单位,在三维视域下创造每立方米空间之内功能性与体验意义结合的复合使用;第三,小微空间中光照的局限性是设计中不可避免的空间条件短板,因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有限自然光的最大化利用策略是科学营造小微人居空间的必要挑战。

1.3 传统家具在小微户型中的制约性

即便小微户型受限于空间尺度,但作为独立的人居空间应配套完备以满足必要的功能性需求。其中住户日常起居与居家工作的必要家具配套包括但不限于,餐桌椅、书桌椅、床、沙发、卫生间、衣柜,甚至咖啡桌等,然而传统家具因其相互独立且功能单一的特点,使其在小微户型内组织空间布局的实际操作中处处掣肘,制约了小微户型空间设计中追求的功能齐全且和谐舒适,打破家具与人居之间的平衡性,造成空间拥挤感。

2 如何利用高复合型家具组织小微人居空间——以“建筑师之家”为例

“建筑师之家”(Architect’s Apartment)是GEORGE RANALLI在纽约为一间小微型社会保障房设计的室内空间[1]。在居住面积非常有限的条件下,GEORGE RANALLI利用高复合型家具在该房间中高品质创造了满足住户各项起居需求的空间,包括卧室、卫生间、阅读空间、用餐空间、下午茶空间等等,同时营造出超越功能性的体验氛围,具体设计方法总结为以下三点。

2.1 创造多元空间

GEORGE RANALLI为该公寓设计了一个整体的复合型家具形体,划分出了上下两层空间,下层是整体的餐桌、座椅围合形成的用餐会客空间,并留出了门廊通道,上层是较为私密的卧室空间。上下两个空间以两段阿拉伯式踏步连接,并在踏步转角利用一个三角形体进行分隔,创造出一个书架与储藏空间。踏步每阶的高度与梯面宽度根据人体工程力学设计为既满足行走方便也符合坐卧舒适度的尺寸,且铺设柔软防滑的材质,不仅适合通行,也适合住户舒适放松的坐在上面,与一旁的书架形成一个理想的阅读空间(图1)。

由一个整体的复合型家具,在约6平米的面积内,同时创造出了门廊、座椅、餐桌、书架、踏步、床、储藏柜等功能,并形成了连续的通廊、起居、阅读、储物、用餐会客等多元化的空间。

2.2 划清空间主次

图1 “建筑师之家”项目中的高复合型家具

图2 “建筑师之家”项目平面及功能分析

图3 “建筑师之家”项目轴侧分析图

图4 “建筑师之家”项目的内嵌书架

图5 “米兰三年展”中GEORGE RANALLI的作品

图6 “Ranalli Studio”项目中的桌台

图7 “建筑师之家”中的用餐空间

图8 “Ranalli Studio”中的竖向镂空设计

在“建筑师之家”方案中,GEORGE RANALLI一个重要的策略是清晰区分空间内的主次关系,即一部分空间紧凑且基础功能密集,一部分空间开敞松散(图2),住户可以在其中自由活动享受阳光。常规户型通常具备在充分安置满足日常居住需求的各项家具之余仍有活动空间,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作为主要的设计原则。而针对小微户型,主次清晰、张弛有度的空间分配正是使小微户型从简单的功能齐全迈向舒适人居体验的一个重要途径。

GEORGE RANALLI就是利用了上文提到的整体复合型家具,在极紧凑的空间内实现了基本功能的有序布局,得以为室内创造一个开敞的起居空间,在其中住户能够舒适享受阳光,自由进行活动。

整体的复合型家具位于整个室内空间的中段,不仅清晰划分了功能性空间与活动空间,还结合门厅的通道实现了引导性的构建,穿过功能的五脏六腑,将人引导向布满阳光的活动区,整个过程里不仅为室内空间创造了主次,还创造出了空间的韵律感。

2.3 充分利用阳光

在小微户型中充分利用光线不仅局限于直射阳光,还包括散射光与反射光,同时提供使光线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功能家具。在“建筑师之家”中GEORGE RANALLI在窗边设计了一个汇聚光线的形体,并融入沙发座椅的功能结构,同时还可作为花架的复合型家具,搭配书桌或咖啡桌,充分利用漫反射,在休闲活动空间内打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工作空间(图3)。

3 GEORGE RANALLI设计作品中高复合型家具设计要点总结

高复合型家具在形式与功能上都区别于多功能家具。近年来在大众观念、消费市场,包括理论研究中,多功能家具(multifunction furniture)的探索与实践已不陌生,即在“具备传统家具初始功能的基础上,对家具功能进行再创造,实现多功能使用的新型家具”[2]。是一种“一物多用,资源节约型的家具”,方法在于通过家具的形式变换以满足不同的功用[3],作为解决小微户型空间局限性的策略已广泛流行。后者以单件传统家具为载体搭载多种功能于一身作为主要形式,主要目的在于在局部空间内集中满足多项使用需求;而高复合型家具是从空间划分角度出发,在消解传统家具形式的语境下,将室内空间的基础构成,如墙体、门框、分隔、边角等部分,整体纳入重新组织室内空间的家具体系之内,利用物体的原始空间感对整个室内空间进行功能的重塑与叠加,以营造相应功能的空间体验为目的,实现从小微户型到人居空间的转变。

3.1 内嵌空间设计

GEORGE RANALLI的作品中善于利用内嵌空间,实现在功能最大化的同时减少家具体量本身对空间的挤压,如在“建筑师之家”中内嵌书架的设计(图4)。一方面集约空间,另一方面形成整体性的家具复合体。体现在GEORGE RANALLI在“米兰三年展”(Triennial of Milan)上展示的室内改造设计理念,利用墙体的内嵌空间作为桌台的支撑,座椅打破常规的沿桌台短边摆放,使人面向桌台坐在座椅上时,目光即可穿过墙体的内嵌及镂空部分形成完整的视线连续性,座椅、桌台、内嵌墙体等独立空间要素在人参与的过程中构成一个整体的空间体验(图5)。

这一理念在“Ranalli Studio”项目中得到实践,这是一个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保障性住房[4],GEORGE RANALLI在这一小微户型中利用类似于“建筑师之家”中的复合型家具,优化了作为空间切分结构的室内体量作为桌台一侧的支撑,打破造型与形体之间的界线,在考虑室内空间切分与布局的阶段将家具设计的工作前置,巧用室内结构的形体变化,结合家具的灵活造型共同形成完整的复合型家具,实现共同组织、优化室内空间的目的(图6)。

3.2 竖向空间的通透性设计

在三维视阈下以立方米为单位利用复合型家具组织室内空间,一方面体现在利用竖向分层创造多元化空间中的功能复合,如“建筑师之家”中利用复合型家具形成的上层卧室下层起居;另一方面体现在竖向设计过程中对通透性的考虑,即根据光线条件、家具布局等因素对墙体、分隔构件、复合型家具体量等进行竖向镂空设计,形成视线的连续性,起到扩大视阈、增强室内空间感的效果。

如“建筑师之家”中复合型家具在用餐空间部分的半包围式设计,结合餐桌上方的顶灯形成了空间视线的焦点[5],一方面保证了穿过门廊后视线的连续性,强化了活动空间的开敞,对小微户型中的拥挤感起到消解作用,增强了松散随意、舒适自如的人居氛围;另一方面将更多的自然光引入复合型家具的另一侧,使室内整体明亮通透(图7)。

在上文提到的“Ranalli Studio”项目中同样有这一设计手法的体现,一个竖向方形的镂空设计位于桌台的上方,踏步的一侧,镂空部分的结构同时作为踏步的支撑与沟通复合型家具两侧空间的竖向联系,将客厅的自然光引入踏步结构之后的功能性空间,通过巧妙利用竖向的通透性实现整体空间的视线连续性(图8)。

3.3 物体几何化设计

规则的几何形体具备便于切分、易于组合的特点,因此在具体的高复合型家具设计过程中,形体的几何化设计是在小微户型中实现功能复合叠加的重要手段。另外,规则几何形体的直线边角,相较于曲线,在室内设计中更显简洁,更易塑造空间感,给人宽敞的感受。

图9 卡兰德学校室内改造项目,纽波特

图10 “建筑师之家”中的复式卧室空间(图左);“Ranalli Studio”中的复式卧室空间(图右)

图11 “Angoli Protagonisti”项目轴侧图,纽约

图12 Angoli Protagonisti”中面向功能性空间

图13 “Angoli Protagonisti”中面向卧室空间

图14 “Angoli Protagonisti”中的浴室空间模块

在“建筑师之家”与“R a n all i Studio”项目中都展示了高复合型家具几何化的设计原则,GEORGE RANALLI同时将这一设计手法应用于古老建筑的室内改造利用项目中,以实现便于拆装组合、增强空间感,且功能复合的目标,创造出功能多元、层次丰富的空间体验。如GEORGE RANALLI在纽波特完成的卡兰德学校室内改造项目[6](图9)。

3.4 分隔空间设计

利用高复合型家具实现空间的分隔创造是高复合型家具有别于多功能家具的核心,它使高复合型家具不仅仅是搭载多功能的传统体量,而是室内空间重新组织以实现空间价值再创造的科学手段。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如GEORGE RANALLI在“建筑师之家”与“Ranalli Studio”项目中都利用高复合型家具创造出了复式卧室空间[7](图10)。

在GEORGE RANALLI为纽约一对艺术家夫妇与他们年轻儿子做的名为“Angoli Protagonisti”的老公寓室内改造设计中,为了给家庭的每个成员在这一原本狭长开敞的室内空间中提供相对独立的隐私空间[8],他对利用高复合型家具进行分隔空间设计进行了极致探索,以精巧又复杂的高复合型家具分隔创造了独立的卧室空间模块、浴室空间模块及厨房空间模块,并共同围合、划分出了客厅及活动空间,以强化视线连续性、弱化狭长空间短板、功能空间相互渗透叠加的方法对室内空间进行了重新组织与功能布置(图11)。

具体而言,在空间组织层面,利用长条户型的优势清晰区分空间层次,将浴室与厨房等功能性、活动性空间模块聚集于靠近门厅的一侧形成“动态”区域,将卧室以连廊的方式互相连接布置于靠近窗户的一侧形成“静态”区域,两区域之间自然围合形成了相对松散宽敞的起居活动空间。由此不仅明确了空间主次、提升空间效率、充分利用阳光条件,更可以在后期灯光的布局设计上做出侧重以营造相应的空间氛围,“动态”区域布置以光感明亮、层次丰富的灯光,“静态”区域以柔和、暖系、单一的灯光烘托其温暖松弛的氛围。

聚焦该案例中的高复合型家具本身,它将储物柜、门、玻璃等元素集于一身并使自身的每个部分都作为空间的分隔,依据功能需求进行自身形体的变形进而形成复杂的空间体量,如厨房是一个由完整的高复合型家具形体围合而成的半开放式空间(图12)。由完整的高复合型家具形体组织设计卧室空间,嵌入磨砂玻璃一方面保证卧室的私密性,另一方面为阳光直射不及的卧室提供明亮充足的光线(图13)。嵌入玻璃的手法同样应用于卫生间模块的高复合型家具体量中,在保证隐私需求的前提下削弱体量的厚重感,起到塑造高复合型家具外观整体性与丰富装饰的作用[9](图14)。

3.5 材料运用

通常,平整简洁的家具表皮会营造出整齐空旷的空间感,越复杂的装饰越显得拥挤。因此GEORGE RANALLI面对小微户型的空间条件时通常选取光滑平整、色调简洁的材料作为高复合型家具的表皮。无论在“建筑师之家”、“Ranalli Studio”项目,还是卡兰德学校室内改造项目中每个独立的小空间,都能总结出他对于材料选择的一致性。

4 结语

从小微户型到小微人居空间是向高阶空间产品迈进的过程,需要更多元的空间思考与设计方法作为支撑,也是一种理念的转变。GEORGE RANALLI作为著名的美国现代建筑大师,在商业、公共、居住、景观等多类型建筑项目中做出巨大贡献,尤其是在各类空间条件与尺度下对室内设计、历史建筑改造所进行的实践探索获得了全球性的荣誉与认可[10]。因此以他在小微户型室内设计与历史建筑室内改造领域的实际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总结,对指导小微户型室内设计具有针对性与说服力[11-13]。

猜你喜欢
户型室内空间人居
《室内空间设计》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长城脚下坐望山——C1户型&D3户型
侨城一号A&E户型
陶瓷艺术品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探讨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室内空间设计之住宅设计
格局已变!最新数据揭示,广州楼市七成多户型超100m2!
杨洁宇作品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