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出来的“明白账”

2020-08-04 08:03陈敏廖云明
公民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涪陵区区政府国有资产

陈敏 廖云明

区属17家金融企业、150多亿资产出现监督真空,区人大及时出手,依法监督,倒逼区属金融企业交出了一本“明白账”。

管理曾经“一片空白”

近日,重庆市涪陵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这次会议上,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发现,政府报告“家底”清楚,找问题准确,提出措施有力。

然而就在大半年以前,这项工作还存在监管责任不清、监管制度不健全、“家底”不明等问题。“正是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倒逼区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逼出了监督实效。”涪陵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景耀说。

涪陵区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杨平源记得,去年9月初,重庆市人大财经委调研涪陵区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前夕,区人大财经委开始准备相关资料,但此时的他却有些“慌张”。

因为,在联系各相关单位时,银保监分局称未监管区属金融企业,区财政局(金融办)说只了解部分企业的财务情况,出资人职责已经移交区国资委,而区国资委反馈说,刚接手此项工作,对有关企业情况尚不清楚。

“从当时的状况看,全区金融国有企业‘家底没人清楚,区属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监管近乎‘一片空白。”杨平源说,这表明区政府在金融国有资产监管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这也使负有监督之责的区人大常委会警醒。

实际上,市人大常委会在随后的调研中也发现了这些漏洞,并指出:涪陵区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存在制度空白、区属金融国有企业运营存在一定风险等。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成员建议,涪陵区人大常委会要高度重视,监督政府管好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要督促政府进一步摸清实情、找准问题、对症下药,不断优化布局,切实抓好地方金融企業发展、管理、监督和风险防控工作。

抓好整改的前提是要做到心中有数。

区人大财经委工作人员意识到,当务之急是要弄清区属金融国有企业的基本情况。

在区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的“追逼”之下,区政府有关部门也重视起来,但具体效果如何?区人大常委会决定专门进行一次调研。

“从这次我们调研的结果来看,全区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家底并不完全清楚,监督管理、运营管理和风险管控等水平还很低,同中央对金融企业管理的要求极不相称。比如:有的金融企业风险管控缺失,主体监管责任不到位;有的企业经营效益差,政府的资本金十几年下来还抵不上银行利息等等。”区人大财经委负责人说。

涪陵区国有企业较多,国有资产规模较大,区里成立了国资委,专门负责国有及国有控投企业的监管,并且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但该区对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却显得十分薄弱。

在这次调研中,区人大常委会还发现,区一级政府机构改革刚刚结束,一些部门的职能职责还在优化调整中,特别是在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还有很多工作需要理顺。

区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认真分析有关部门的情况后,向区人大常委会提出建议:在2020年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专项报告,并以此为契机,通过人大的监督推动区属金融企业管理更加规范。

报告初审“不合格”

涪陵区人大常委会采纳了这一建议。在此背景下,今年3月底,涪陵区政府办公室向区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提交了一份区属金融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情况报告初稿。

“当时,区国资委提交给我们初审的报告写成了经验介绍,谈问题轻描淡写,谋措施空洞无力,不但没有按新预算法、重庆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特别是金融企业资产管理情况的规定来写,甚至连格式都不对,可以说完全不合格。”杨平源说。

区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赓即与区国资委进行了沟通并了解到,区国资委接到作专项工作报告的通知后,按照过去的思路撰写报告,既没有认真理解中央和市里对金融企业监管的新要求,也没有深层次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

“家底不清楚,报告不对路,源于工作上重视不够。”杨平源说,一方面,一些部门认为人大的监督更多体现在形式上,对政府及部门约束力不强。另一方面,政府及部门对人大监督制度的认识也不到位,认为人大监督只是结果监督。此外,有的部门还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国资监督的专业性强,人大的监督力量有限,根本不可能审得很细致。

但事实上,新预算法实施后,涪陵区人大常委会已逐步建立完善了人大预算审查体制机制和国有资产监督机构,充实了人员,建立了预算咨询专家库。

报告被打回重写。

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依法监督,明确要求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国有资产报告及国有资产报告五年规划的要求,认真统计数据,严格查找问题,规范撰写专项工作报告。

“我们多次主动与区国资委等单位沟通,并要求区政府办公室牵头做好报告草拟工作。之后,我们又充分讨论并提出修改建议。几个来回,在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前一天,区政府终于提交了一份比较规范的金融国有资产报告。”杨平源说。

“这份报告来之不易,我们是花了大力气的。”区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撰写好报告,他们做了大量调研,对各类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查找问题成因,积极寻找对策。“在这一过程中,人大也功不可没。在人大监督的倒逼之下,我们摸清了家底,向人大交出了明白账。”该负责人坦言。

据统计,2019年底全区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参股金融类企业共17户,注册资本150.6亿元,政府或国有企业投入资本11.66亿元。“如此规模的国有资产出现监督真空,其风险可想而知。”该区人大一位工作人员说。

从制度缺失到管理规范

监督带来的改变,不止是一份报告。

在涪陵区人大常委会的“追逼”和区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以及预算咨询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区政府相关部门认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规范,甚至是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猜你喜欢
涪陵区区政府国有资产
基于“三公消费”视角的地方行政成本控制研究
浅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五年规划”加强国有资产监督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法和措施
分析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产业发展
构建我国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思考
区长“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