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地区种子与硼肥同播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20-08-04 09:35郭利伟聂良鹏王军威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3期
关键词:硼肥性状油菜

郭利伟 聂良鹏 王军威

摘要    为探索豫南地区直播油菜适宜的硼肥播量,以华油杂62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硼肥效果试验,研究了种子与硼肥同播方式不同硼肥施用量(0、4.5、9.0、13.5 kg/hm2)对油菜苗期群体性状、菜籽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用硼肥处理相比,施用硼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直播油菜苗期群体、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同时可显著提高直播油菜收获期有效株数,进而提高产量11.2%~19.5%。施用过量硼肥时直播油菜收获期产量较施用少量硼肥产量出现下降。因此,豫南地区直播油菜硼肥推荐用量为9.0 kg/hm2。

关键词    油菜;种子;硼肥;同播;性状;产量;豫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3-0003-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suitable amount of boron fertilizer for sowing rape in southern Henan, Huayouza 62 was u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conduct the boron fertilizer effect test, an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boro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ates (0, 4.5, 9.0, 13.5 kg/hm2) on population traits, rapeseed yield and yield traits at rape seedling stage under the integration of rape seed sowing and boron fertilizer apply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without applying boron fertilizer, the application of boron fertilizer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number of seedlings, the number of primary branches, pod number per plant and seed number per pod, as well as the number of effective plants during the harvest of rapeseed, could increase production by 11.2%-19.5%. When excessive boron fertilizer was applied, the yield of direct seeding rape during the harvest period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 small amount of boron fertiliz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commended dosage of boron fertilizer for direct seeding rape in southern Henan was 9.0 kg/hm2.

Key words    rape; seed; boron fertilizer; integration; trait; yield; southern Henan

我国油菜主产区耕作土壤的硼含量一般较低,油菜对硼的需求量较大且对硼敏感,在生产上普遍要求重視硼肥[1-2]。施硼作为一项普及的生产技术,对促进油菜生长发育和保障油菜籽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3-4]。然而,在农业生产中油菜缺硼现象时有发生,最突出的现象是“花而不实”导致严重减产[5-6]。

油菜上施用硼肥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措施,但是硼肥施用过多或过少,往往会引起油菜增产效果下降,甚至导致减产[7-9]。以往我国油菜施硼研究技术主要针对移栽油菜[2]。随着油菜直播轻简化生产面积不断扩大,如果能将优质硼肥与油菜籽进行同播,既能减少叶面喷施硼肥的劳动成本,同时能提高硼肥利用效率和施用效果[10-12]。为进一步明确豫南地区冬油菜种植中不同硼肥施用量与种子同播的效果,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探讨不同硼肥施用量与油菜种子同播对直播油菜出苗、成苗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科学指导油菜施硼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信阳市浉河区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科技示范园区(北纬32°07′,东经114°05′)和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镇(北纬32°24′,东经114°30′),该地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四季分明,年均日照时数1 900~2 100 h,年均气温15.1~15.3 ℃,年均降水量900~1 400 mm,供试土壤为砂壤土,试验地0~20 cm 土壤基础理化性状如表1所示。

1.2    试验材料

供试油菜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品种华油杂62。供试硼肥为硼砂。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即硼砂施用量分别为0、4.5、9.0、13.5 kg/hm2。3次重复,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00 m2(25 m×4 m)。

1.4    试验实施

试验于2017年10月29日播种,播种量为7.5 kg/hm2,在播种前将油菜种子与硼砂混匀,人工撒播。基施复合肥(15-15-15)750 kg/hm2,于苗期和薹期追施尿素75 kg/hm2,试验各处理在播种后一律不间苗、不补苗,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常规大田生产。翌年5月11日收获。

1.5    测定内容与方法

在越冬期前(2017年11月28日)和越冬期后(2018年2月20日)调查油菜单位面积基本苗数,在成熟期调查有效株数。成熟期每个小区选择有代表的植株6株,分别调查1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收获时每个小区单打单收,籽粒风干后称重。

1.6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DPS 7.05软件和Excel 201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显著性检验和多重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极差法(LSD0.05)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油菜越冬期前后基本苗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硼肥施用量对油菜越冬期前后基本苗的影响不同。越冬期前,4个施硼处理在两地的基本苗株数均表现为施硼量9.0 kg/hm2>4.5 kg/hm2>13.5 kg/hm2>0 kg/hm2,其中施硼量9.0 kg/hm2处理与施硼量4.5 kg/hm2处理差异不显著,与施硼量0、13.5 kg/hm2处理之间差异均显著,表明施硼可以显著提高越冬期前直播油菜基本苗株数。硼肥施用量为9.0 kg/hm2时可能是提高越冬期前直播油菜基本苗株数的最佳用量。越冬期后,4个处理在兩地的基本苗株数均表现为施硼量9.0 kg/hm2>4.5 kg/hm2>13.5 kg/hm2>0 kg/hm2,各处理之间差异均显著,表明施硼可以显著提高越冬期后直播油菜基本苗株数,随着施硼量的增加,施硼对越冬期后基本苗数的增加幅度减小。通过越冬期前后各处理基本苗数量前后差值可以看出,随着施硼量的增加,施硼可以减少弱苗被淘汰的程度。

2.2    不同处理对油菜收获期有效株数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施硼处理对油菜收获期有效株数的影响不同。4个施硼处理油菜收获期有效株数表现为施硼量9.0 kg/hm2>4.5 kg/hm2>13.5 kg/hm2>0 kg/hm2,其中,施硼量0 kg/hm2与其他3个处理之间差异均显著,施硼量9.0 kg/hm2与13.5 kg/hm2之间差异显著,施硼量4.5 kg/hm2与13.5 kg/hm2之间差异不显著,施硼量4.5 kg/hm2与9.0 kg/hm2之间在浉河区差异不显著,在平桥区表现差异显著。表明施硼可以显著提高直播油菜收获期有效株数;随着施硼量的增加,施硼对收获期有效株数的增加幅度减小。

2.3    不同处理对油菜收获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2个试验点施硼均能提高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但对油菜千粒重影响不显著。2个试验点总体趋势一致,以浉河区为例说明,当硼缺乏时(施硼量0 kg/hm2)极大地降低了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与施硼量9.0 kg/hm2相比分别降低了23.91%、24.25%、34.57%。施硼处理后,当硼肥施用量为9.0 kg/hm2时,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达到最大值,其中对单株角果数的影响与其他施硼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当硼肥施用量超过9.0 kg/hm2时,对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的增加效果与施硼量9.0 kg/hm2相比出现下降趋势,其中对单株角果数的影响为显著下降。

2.4    不同处理对油菜籽产量的影响

由表5可以看出,4个施硼量处理对收获期产量的影响表现为施硼量9.0 kg/hm2>4.5 kg/hm2>13.5 kg/hm2>0 kg/hm2,除施硼量4.5 kg/hm2与13.5 kg/hm2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处理之间差异均显著。与施硼量0 kg/hm2相比,其他施硼处理2点平均产量提高11.17%~19.52%。随着硼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当其超过9.0 kg/hm2时,直播油菜收获期产量却没有继续增加,表明直播油菜对硼肥需求量有一个适宜范围,并不是硼肥施用越多越好。

3    结论与讨论

直播油菜苗期群体生长迅速,前期需硼量较多[10]。养分硼供应不足时,直播油菜的细胞膜系统会受到破坏,从而抑制油菜生长[13]。本试验结果表明,施硼可以显著提高越冬期前后直播油菜基本苗。直播油菜苗期密度大,会导致油菜个体相对较弱,个体之间对水、肥、光、气、热竞争剧烈,施硼处理后,会导致部分较弱个体迅速发育,降低低温等因素对个体的淘汰率。随着硼肥施用量的大幅增加,施硼对越冬期前后基本苗数的增加幅度减小,这可能是过量硼肥会导致直播油菜植株内部相关代谢受阻,从而抑制植株生长,其相关机理有待进一步验证。

陈  钢等[14]研究表明,油菜施硼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本研究表明,施硼可以显著提高油菜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进而增加直播油菜产量;同时,施硼处理显著提高直播油菜收获期有效株数也是增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前人研究表明,油菜对缺硼敏感,施硼增产幅度大,在生产中应注意硼肥的施用[15-16]。本研究表明,当硼肥施用量超过9.0 kg/hm2时,直播油菜收获期产量却没有继续增加,表明直播油菜对硼肥需求量有一个适宜范围,即该地区最佳施用量为9.0 kg/hm2。

油菜种子与硼肥同播可显著提高直播油菜苗期群体及油菜产量,施硼增产主要通过提高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及收获期有效株数来实现,豫南地区直播油菜硼肥推荐用量为9.0 kg/hm2。

4    参考文献

[1] 朱芸,陆志峰,肖文豪,等.硼肥用量对油菜产量与硼养分吸收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7(4):129-133.

[2] 邹娟,鲁剑巍,廖志文,等.湖北省油菜施硼效果及土壤有效硼临界值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3):752-759.

[3] 王淑芬.硼对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3,31(2):318-319.

[4] 沈康,沈振国,徐汉卿,等.油菜(B. napus L.)硼素营养与结实性的研究[J].作物学报,1993,19(6):539-545.

[5] 李俊,李志玉,张春雷,等.磷硼互作对油菜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0(2):41-44.

[6] 余培玉,张琼瑛.我省油菜生产缺硼原因浅析及其解决措施[J].湖南农业科学,2001(3):26.

[7] 卢春梅.施硼量对稻茬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20):84-85.

[8] 娄运生,杨玉爱,徐建民.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施硼对油菜硼吸收、利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3):478-480.

[9] 年夫照,石磊,徐芳森,等.硼对油菜产量和品质效应的研究进展[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24(1):79-83.

[10] 王寅,鲁剑巍,李小坤,等.长江流域直播冬油菜氮磷钾硼肥施用效果[J].作物学报,2013,39(8):1491-1500.

[11] 王寅,鲁剑巍.中国冬油菜栽培方式变迁与相应的养分管理策略[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5):2952-2966.

[12] 胡敏,朱芸,鲁剑巍,等.硼肥与菜籽同播对油菜出苗、产量及硼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7,39(4):509-514.

[13] 耿明建,曹享云,朱端卫,等.硼对甘蓝型油菜不同品种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9,5(1):81-84.

[14] 陈钢,年夫照,徐芳森,等.硼、钼营养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2):243-247.

[15] 吕晓男,陆允甫,毛東明.浙中红壤有效硼水平及油菜硼素营养[J].土壤肥料,2000(1):30-34.

[16] 李志玉,廖星,涂学文,等.氮、磷、钾、硼配合对油菜品种产量、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3(6):33-37.

猜你喜欢
硼肥性状油菜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油菜缺硼的主要症状及应对措施
油菜单因子(硼肥)田间试验总结
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
玉米田施用硼肥试验总结
油菜花开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
硼肥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常染色体遗传”等于“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与性别无关”吗
你是如何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