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探讨

2020-08-04 09:24丛健
科技资讯 2020年17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辽宁对策

丛健

摘  要:国家储备林是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该文立足辽宁省木材供给情况,坚持储材于林、科学经营、生态储备的原则,分析了辽宁省国家储备林建设的突出优势,指出了面临的三大问题,并从拓宽资金渠道、强化技术措施、完善木材安全保障政策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为辽宁省顺利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储备林  森林资源  对策  辽宁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6(b)-0048-02

1  储备林建设的背景

木材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也是世界上四大原材料中唯一可再生、可循环利用以及可循环降解的绿色材料和生物资源[1],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2002—2011年,我国木材产品进口依存度由33.42%上升至42.02%,每年以近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为了解决我国木材供给对外依存度高、价格受制于人、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保障木材供需平衡和林产工业可持续发展,国家提出了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2],通过培育珍稀、乡土树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和稳定性,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最好保护,既能增加以木材为主的有形生态产品供给,又能提供良好的生态效益,促进绿色发展和增收致富,是改善生态改善民生的具体实践[3]。

2  辽宁省木材消耗及供给现状

辽宁省是一个林木资源匮乏、木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的省份,据预测全省“十二五”期间每年木材需求量为996.6万m3,木材每年供给量为427.4万m3,木材供给量只占木材需求量的42.89%。也就是说每年木材缺额569.2万m3需要进口,而且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递增。而在国际上,鉴于生态保护的压力,许多国家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法规,限制或禁止木材出口,进口木材急剧减少的危机极有可能发生。為了缓解木材供应过度依赖进口、外省买入的状况,保障辽宁省木材产业的安全,开展储备林建设十分必要的。

3  辽宁省储备林建立的优势条件

3.1 自然地理及植被条件优越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部的南端,辽河下游,东经118°53′~125°46′,北纬38°43′~43°26′。全省属于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400~1200mm,雨量充沛,地下水位高。

辽宁省属于东北、华北、内蒙古三界植被交界处,生长着多种珍贵树种、速生丰产树种。主要珍贵树种有红松、樟子松、水杉、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紫椴等;其他树种有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油松、沙松冷杉、红皮云杉、桦树、柞树、槭树、花曲柳等。符合《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3—2020年)》的要求。

3.2 基础设施条件完善

全省国家级、省级、县级公路纵横交错,乡与乡、村与村之间90%铺设了柏油路及沙石路,交通运输十分便利;供电、通信覆盖率为100%;灌溉、排水设施较为齐全。这都为搞好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

3.3 社会经济状况良好

全省建设区总人口2247.16万人,建设区人口1193.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13.3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4775.27亿元,林业产值633.39亿元(其中木材产值73.5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9019元。建设区良种繁育基地(如种子园、采穗圃、苗圃)1891个,面积0.6万hm2,年生产能力97849.92万株,良种使用率80%。

3.4 苗木供应充足

林木种苗是林业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承担着负载林木遗传基因、森林世代繁衍和促进林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目前,该省共有国家级林木良种繁育中心6个、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1个、林木良种基地73个、林木采种基地32个、苗圃1638个。种子加工调制项目8个、种质资源项目1个、省级种苗基础设施项目1个、地县种苗基础设施项目及其他项目5个。优质苗木生产能力3.6亿株,大大提升了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所需种苗的质量和数量,满足基地建设的种苗需求。

3.5 建设基础牢固

速生丰产林项目在辽宁已是第6期,前5期速生丰产林工程建设在辽宁省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并在社会及政府有关部门引起了高度重视,认为国家项目真正能给地方经济带来强有力的经济活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增强生态保护的天然屏障,规划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表示将对此次项目大力支持,积极配合。

3.6 可用于基地建设的区域广泛

2008年森林资源变档后的资源数据库显示,辽宁省可以用作国家储备林建设的范围包括13个市34个县(市)及省直林场、抚煤集团林场(见表1)。

全省可用于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总面积49.84万hm2。其中,宜林地造林面积22.93万hm2,占规划总面积的46.0%;用材林培育面积26.91万hm2,占54.0%。任务分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中长期用材林和珍贵树种用材林建设。其中,可用于短周期工业原料林规划面积7.33万hm2,包括新造林面积4.36万hm2,用材林培育面积2.98万hm2;可用于中长期用材林规划面积36.38万hm2,包括新造林面积14.69万hm2,用材林培育面积21.69万hm2;可用于珍贵树种用材林规划面积6.13万hm2,包括新造林面积3.88万hm2,用材林培育面积2.25万hm2。

4  存在的问题

4.1 资金投入不足

国家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正在有序开展,但建设资金缺口仍很大,在整地、造林、苗木、抚育、施肥、经营管理等方面需要的资金量较大,给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4.2 技术水平有限

部分开展国家储备林的主体没有参与国家级项目的经验,经营水平落后,技术能力更新滞后,缺乏当前先进的科技支撑和管理模式。

4.3 缺乏管理制度

开展储备林建设项目以来,虽然给予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但缺乏合理的、符合区域现状的、系统性的管理制度,同时,管理办法仍不完善。

5  对策

5.1 拓宽资金渠道

建议将国家储备林建设投资纳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同时可以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一定额度的低息或无息长期贷款扶持基地建设发展,借力林权改革,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和林农联保贷款等,逐步建立和完善林区贷款市场体系。应用PPP模式,应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优势、企业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进行国家储备林项目的管理[4]。发展森林保险、推进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为国家储备林建设提供基础保障,提高建设积极性[5]。

5.2 强化基地建设技术措施

建立国家储備林是为了培育大径级用材林,涉及的地域相对较广,利用当前的技术模式和标准满足不了速丰林的建设。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林业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建设国家储备林,显著提高我国林业经营水平和国内木材产出[5]。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和“辽宁省地方标准”,在“国家造林项目”“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等世行贷款项目造林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建设区域的自然条件、立地类型条件、培育各树种生长状况及生产实际需要开展。森林培育类型要严格执行辽宁省地方标准中抚育间伐技术措施。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资源,推进森林分类经营,严格公益林管护,大力发展商品林,增加木材供给能力;加快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切实解决木材供需总量不足的问题;发展珍贵树种、大径级用材林,逐步缓解木材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5.3 完善木材安全保障政策措施

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在《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年度施工作业设计管理办法》《国家储备林制度》等相关制度基础上[国家储备林建设推进举措探讨,建立辽宁省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相关制度,有关部门要制定森林资源培育经营,尤其是基地建设、森林经营工程、珍贵阔叶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培育等相关规章制度,长短结合,有效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提高储备林生产效率,推进储备林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海,傅新.关于国家战略储备品种的几点思考[J].知识经济,2011(6):105,112.

[2] 国家林业局.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R].北京:国家林业局,2011.

[3] 王硕.加快建设国家储备林维护生态和木材安全[J].中国林业产业,2017(4):25-27.

[4] 汪霄.国家储备林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8,38(9):82-83.

[5] 张菥.国家储备林建设探讨[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1(2):27-31.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辽宁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读辽宁 爱辽宁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分析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人生哲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