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完善分析

2020-08-04 09:24刘睿
科技资讯 2020年17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高校

刘睿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校扩招,学生总数增加的同时,贫困生在高校学生整体中所占比例也明显提高,政府构建资助育人体系是为了帮扶贫困生,使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得到缓解。该文主要研究了精准扶贫视阈下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完善的策略,以当前我国资助育人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出发点,希望为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完善方面的工作提供合理参考。

关键词:精准扶贫  高校  资助育人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6(b)-0243-02

1  精准扶贫视阈下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是高校资助育人机制没有健全,对于贫困生的识别该未达到精准的水平,且相关工作也不够全面。因此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资助育人体制并不完善,地方政府对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掌握不全面,精准扶贫工作中的资助育人工作难以落实。

二是精准帮扶渠道较少,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帮扶的主要力量是政府和高校,这种情况一直得不到改善,导致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建立效率低。资助来源太过依赖政府,许多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没有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自主力量没有调动起来。

三是资助育人队伍素质不达标,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是教育扶贫,但此项工作难度大且环境复杂,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配置不足,导致工作质量偏低。且目前许多地区的扶贫工作者人员流动量大,经常更换工作人员,导致资助育人队伍一致对各地实际工作情况不甚了解。

四是资助育人内容单一,目前我国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主要是资金帮扶,大学生步入社会后难以适应生存,这样的情况也会导致贫困区脱贫攻坚工作进度缓慢。此外当前对高校贫困学生的自主主要是以物质经济为主,忽略了精神育人理念的落实[1]。

2  完善资助体系的重要性

2.1 促进社会发展

“少年强则国强”,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由此可见完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能够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完善不仅是创建公平教育环境的举措之一,还可以保障家庭贫困的高校学生完成学业,提升我国整体受教育水平,给他们提供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和谐社会的原则不是要求群众生活水平一致,二是赋予底层贫困人民改变命运的机会,因此为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相关部门应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促进资助体系的完善。

2.2 提供成长机遇

近年来我国高校扩招,学生总数增加的同时,贫困生在高校学生整体中所占比例也明显提高,政府构建资助育人体系是为了帮扶贫困生,使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得到缓解,这样的举措不仅可以促使高校贫困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还能够为青年提供新的成长生活机遇。在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中,政府不仅要重视对贫困生经济上的帮助,还要照顾贫困生心理需求,相应的也要对贫困生提供职业规划方面的资助。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逐渐转向精准化,为贫困生提供全面的帮助,这不仅是提升我国全民素质的方法,也是我国社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2.3 培养优秀人才

高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完善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性可以系统地分为两个方面阐述:一方面是为高校学生塑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促使高校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能够主动用更高的标准提升自己能力。另一方面是对贫困学生来讲,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完善可以使他们体会到国家和社会对贫困家庭的关怀,从而在学习中投入更高的热情[2]。

3  精准扶贫视阈下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完善路径

3.1 健全资助育人机制

从健全资助育人机制入手完善体系主要需要3个方向的工作落实。

(1)确定高校学生贫困认定方法,国家扶贫部门强调要保证资助对象的精准,并确保对于贫困高校学生尽最大的能力扶持。为响应国家号召,各地在进行贫困生身份识别时,可以将不同贫困区域划分为等级,针对不同等级的贫困区域差异制定与之相符的判定标准,一是调查高校学生在校的基本开支,并通过数据确定贫困生人数和帮扶方式;二是调查贫困生家庭收入情况,可以结合贫困区域的“人口居民收入”对比分析。

(2)完善资助育人管理机制,这项工作是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保障,能为科学地进行教育扶贫带来强大助力。相关部门可以将自助管理组设置为重点工作组,并配合建立奖学金、勤工俭学金等财政项目,这种做法可以减小贫困大学生识别难度,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且贫困生通过劳动获取资助,也可以实现资助和育人两个目标的同步达成。

(3)加强资助育人体系的监察力度,为保证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落到实处,相关部门应加强监察力度,每隔一段时间对受资助贫困生进行一次调查,检验扶贫工作的成果。

以某地的高效资助育人机制建立工作为例,该地区结合当地消费水平以及大学生日常生活所需资金制定了贫困生识别标准并严格遵守,同时与资助育人体系内的高效联合设立了助学基金,贫困生可以通过在校内付出劳动或取得优异学习成绩获得助学金。此外,该地每个季度都会检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落实进度,实行责任到人制,严格监督资助育人体系健全情况。

3.2 拓宽精准帮扶渠道

目前,对于贫困大学生资助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政府和高校,为加快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建立,可以着力开发信道资助渠道,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也拥有资助贫困大学生的能力。相关部门可以与社会上的企业取得联系,为贫困生争取新的助学金来源,也可以在高校、家庭、学生之间形成教育合力,贫困生通常家庭条件欠佳,父母没有过多精力关注贫困生教育,为改变此现状,相关部门可以与家长沟通,避免由于疏于管教导致贫困生身心健康发展受到阻碍。

例如:某高校为帮助贫困生拓宽精准帮扶渠道,主动与社会上的企业取得联系,不仅可以争取更大的资金来源,也可以使貧困生获得更多企业实习的机会,促使贫困生早日接触社会,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提高精准帮扶的效率。

3.3 提高资助育人队伍素质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是相关部门的责任,也是高校教师共同的责任,因此相关部门应着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资助育人队伍,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当下资助育人体系建立的情况,引导工作人员主动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队伍的理论学习力度,帮助他们明确工作职责,带着爱和责任进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例如:某高校为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经常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真实的案例,要求在工作中结合资助育人工作的成功经验和现实数据更好地应对相关工作,为我国精准扶贫视阈下的高效资助育人体系建立提供助力。

首先,搭建学业支持平台,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该平台的建立也能为各贫困地区培养更加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加快精准扶贫的脚步。

其次,构建职业能力体系,即建立贫困大学生实习基地,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帮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尽快带动区域脱贫。

最后,建立慈善育人基地,该基地主要目的是通过贫困生主动表达自己的价值,吸引社会上的力量提供帮助[3]。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精准扶贫视阈下想尽快完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建立,相关部门必须尽快行动起来,通过科学手段识别贫困大学生身份,并对资助育人体系进行科学管理,为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建立健全提供助推力。

参考文献

[1] 黄涛,戴恩湘,肖芳,等.新时代“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体系机制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27(11):110-113.

[2] 侯昀晨.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33):3-5.

[3] 谭鑫.浅析新时期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建设[J].法制与社会,2019(30):215-216.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高校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