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策略

2020-08-04 09:24郭晓娟
科技资讯 2020年17期
关键词:指导策略区域活动幼儿园

郭晓娟

摘 要:幼儿园教学阶段,是幼儿成长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教学质量的优劣,关系着幼儿完善人格的形成,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区域活动,融合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活动项目,挖掘幼儿的内在潜能,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为幼儿的成长之路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促使幼儿综合学习能力同步增长,从而实现教师满意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幼儿园  区域活动  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6(b)-0251-02

随着我国新课标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和深入,教改的春风也吹入了幼儿教学领域,教师在幼教阶段更加注重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工作,对幼儿采取科学创新的区域活动指导也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发幼儿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的重要教学机会。因此,教师应该深入研讨,探求多元化的幼兒园区域活动指导策略,以期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简单探讨。

1  以科学的设置原则,合理划分活动区域

幼儿园的活动区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要想顺利实施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就应该注重活动区域的合理划分。教师首先应该积极和幼儿沟通,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掌握幼儿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将幼儿园的活动区域划分为学习性区域、社会性区域和运动性区域。在学习性区域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课程完善区域环境,投放学习材料,使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社会性区域主要是供幼儿开展交流活动的场地,为幼儿创造参与社会交流的机会,使幼儿在互动交流中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能力。运动性区域的主要用途是供幼儿开展体育活动和游戏项目,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强化幼儿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教师在进行区域设置时,应该本着以下两点原则:第一,学习性区域与社会性区域相结合的原则,学习性区域不仅要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也需要具备提高幼儿社会发展能力的作用。第二,将活动区域细化为动静区域的原则,由于区域活动类型和教学作用都不尽相同,所以活动区域应该动静分开,避免各项活动受到干扰,影响教学效率[1]。

2  注重活动项目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区域活动兴趣

教师在幼儿教学中开展区域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幼儿创造更多活动的机会,提升幼儿对世界的认知能力,所以幼儿的参与度非常重要。幼儿处在特殊的年龄阶层,对区域活动的参与态度通常是兴趣使然的,而兴趣也是幼儿开展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条件。因此,教师想要提高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就应该注重区域活动的趣味性,为幼儿探求更多有趣的游戏项目,以趣味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更多快乐,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区域活动学习[2]。

例如,教师可以在运动性区域中设置一块人工沙滩场地,组织幼儿开展“沙滩堆城堡”的趣味活动。教师先拿出一些事先搜集的城堡图片向幼儿展示,幼儿通过借鉴图片中的城堡样式,产生亲身尝试的兴趣,促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城堡堆砌活动中。在幼儿堆砌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在幼儿借鉴图片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幼儿迸发更多的创意思维,比一比谁堆出的城堡更高、谁的城堡样式更新颖,初步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以及探索科学的能力。“沙滩堆城堡”是一项富有趣味的区域活动,幼儿在活动中既能收获快乐和成就感,也能获得优质的科学探究体验,有效调动幼儿的探索热情,进而养成良好的探究科学的学习品质。

3  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悟能力

在传统的幼儿区域活动中,学习性区域活动的教学效果之所以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教师忽略的培养幼儿情感体悟能力的重要性。情感体悟能力不仅是一项幼儿不可或缺的学习品质,也是幼儿成长必备的感知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学习性区域中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扩大幼儿的阅读视野,增强幼儿的情感体悟,进而发挥学习性区域的教学效用。

绘本阅读是幼儿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幼儿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对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和情感体悟能力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幼儿处在特殊的低龄时期,虽然情感体悟能力较弱,但通常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强烈的好奇心,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事物吸引,而绘本就是具有趣味性的阅读文本,是启迪幼儿情感智慧的金钥匙。教师应该在学习性区域中投放丰富的绘本书籍,加大绘本阅读活动的比重,并在学生进行绘本阅读活动中,注重指导幼儿进行情感表达和情感流露,发挥绘本阅读对幼儿学习品质提升的实际作用。与此同时,幼儿教育机构应该加大对绘本教材的投入资金,保证幼儿丰富的阅读资源,必要时也可以联合其他幼教机构进行资源互换,增加幼儿的阅读素材获取渠道,完善幼儿园学习性区域的建设。

4  区域活动结合民间游戏,丰富活动形式

民间游戏不仅是一种游戏形式,同时也是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体现方式,民间游戏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有效开发幼儿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给幼儿带来丰富的思维灵感,刺激幼儿的多重感官,帮助幼儿建设完善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师可以在幼儿园的活动区域中增加民间游戏项目,丰富区域活动的形式,使幼儿拥有自由的选择权利,可以进行自主的区域游戏活动,让民间游戏渗透到幼儿区域活动的每个角落。

例如,教师可以在学习性区域设置“七巧板”“九连环”等民间游戏项目,锻炼幼儿的思考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使学生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自由地开动脑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在学习性区域投放剪纸、泥塑等手工材料和工具,让幼儿能够在手工制作游戏中有效地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手动操作能力,使幼儿在完成手工作品时获取更多的成就感和快乐。在幼儿的室外运动性区域,教师可以增设踢毽子、跳皮筋、丢沙包等传统民间游戏项目,让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达到身体素质的增强,在游戏项目中获得更多的运动快乐,实现幼儿身体素养和心理健康同步提高的教学目标。

5  引入混龄模式,提升区域活动教学效果

在过往的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常常将幼儿按照大班、小班、中班划分。幼儿只能与同龄的小朋友开展区域活动,虽然幼儿的综合能力在活动中也得到一定程度地锻炼和提升,但同龄活动形式并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区域活动的教学作用,也无法促进幼儿形成早期的社会性发展意识。因此,幼儿教师应该考虑我国国情,结合具体的活动项目,适当引入混龄区域活动模式,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能力[3]。

例如,教师在幼儿园运动性区域开展“二人三足”的活动项目,在设置游戏分组时,可以每组安排一个年龄稍大的幼儿和一个年龄较小的幼儿,由大幼儿向小幼儿讲解游戏规则,增强异龄幼儿间的互动交流,发挥大龄幼儿的榜样作用,提升混龄幼儿的社会沟通能力。然后通过游戏活动,锻炼混龄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身体敏捷性,强化幼儿合作互动的游戏能力,进而促进混龄幼儿社会意识的构建,体现混龄活动模式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优越性,显著提升区域活动的教学效果。

6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培养幼儿早期综合能力形成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实施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策略之前,首先应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本着科学的设置原则,为幼儿规划活动区域。同时教师应该在区域活动中融入趣味化、多元化的活动项目,结合区域混龄活动模式,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区域活动指导,发挥幼儿园区域活动对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作用,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理想。

参考文献

[1] 张志文.浅议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现状和指导策略[J].学周刊,2019(19):174.

[2] 张晓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9(4):40.

[3] 胡少慧.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J].教育评论,2018(10):146-149.

猜你喜欢
指导策略区域活动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