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读《历史学家的技艺》

2020-08-06 19:20张小云
文存阅刊 2020年8期

张小云

摘要:《历史学家的技艺》是马克·布洛赫的著作。全书一共分为五章,分别介绍了研究历史所需要的的技艺,例如对“历史”的考证、对历史时空的正确把握以及对“历史”的分析等问题。历史学有自身独特的魅力,但是真正想要学好历史不是一件易事,历史学不是简单的“剪刀加浆糊”更不是枯燥乏味的陈述史料。史料会在历史学家手里活起来。

关键词:历史学家的技艺;历史的考证;主观意识与历史;剪刀加浆糊

一、“历史”与历史学家的技艺

《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由一个孩子的问题开篇。马克·布洛赫的小儿子向他身为历史学家的父亲发问“告诉我,爸爸,历史有什么用?”也许很多选择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或学者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马克·布洛赫的《历史学家的技艺》很好的解答了这个疑问。作者流畅的构思与深厚的写作功力使这本书读起来颇具魅力。马克·布洛赫认为“历史”是用有无价值来衡量的。因为对于“有用”这个词的使用颇具模糊意义,所以依笔者拙见,在能体现历史学价值的领域,“历史”就可以称作是有用的。

“历史”的时间是由现实构成的。现实在“历史”的时间里不断流过。它是生动的,在“历史”的时间里会有许多事件发生发展直至高潮。如果让这些事件仅仅存在于呆板的时间维度中,那么这些事件可能就是死板的文字。因为“历史”及历史学家的存在,让这些文字自己开口,这也算是历史学家技艺之一。

“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勞无功的。”一位历史学家不会双眼只望着过去,当然也不可以脱离现实生活。听一千次生动的描绘也不如亲身经历一回。就如本文的作者马克·布洛赫。亲自经历一回战争的可怕,比在书本资料或者他人耳中感受到的深刻的多。这种深刻的感受在他的作品中时不时会流露出来。所以笔者认为关心现实是历史学家的技艺之一。

研究“历史”不能只靠耳朵,要有可依据的资料或者其他证据。对历史有帮助的资料有很多种。收集这些资料的困难也可想而知。在努力地收集完资料过后就需要历史学家的另一项技艺,辨伪。一些“历史”年代较远,对于流传下来的资料不可不加甄别就鲁莽使用。在甄别过程中,历史学家需要了解这些资料的来源,在确定来源较可靠后可以进一步分析资料。分析资料也不是一件易事,历史学家需要仔细了解资料所记载时代的各个方面,例如经济背景、文化背景,还可能需要了解当时一些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在经过谨慎仔细的分析后,最后的结果也不一定会盖棺定论。可以说史学具有不确定性,但是正因为这样,它给历史事实以机会,不断地改变直至揭开“历史”的真实面纱。

史学需要很多相关学科的帮助。前面提到史学的证据类型多样,涉及范围广。但是史学家却不一定精通其他专业的问题。例如地理环境史,历史学家如果只懂得比较狭隘的史学知识,那么在利用地理环境方面的资料很可能会有失偏颇。如果不多掌握一门语言,其他语言书写的史学文字资料就无法为史学家所用。所以研究历史需要许多辅助学科的帮助,作为一个历史学家,需要不断充实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但是一个人的能力毕竟较有限,另一种解决办法就是合作。

二、历史的考证

前文提到历史学家的技艺之一就是对于历史证据的辨伪。这一章进行详细分析。人们早已发现为数不少的书稿伪造年代和出处,有虚构的记载,也有伪造的赝品。对于历史资料存疑是应该的,但是要注意“度”,不可过分疑虑。马克·布洛赫认为不可过分依赖于常识。往往实践才是出真知的最佳途径,不可将一时的观察所得当做永久的定律。

笔者认为赋予考证一定地位是合理的。史学证据是史学家进一步分析的基础,虚假的史料会使最后的结果出现偏差。当然史学并不是用史料堆砌的学科。然而考证并非易事,许多材料的真实性过于模糊。

常见的易于分辨的伪史料是所记载的内容与该时代不符,即时间上的造假。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例如一份史料的落款时间是今天,但是史料的内容居然提到了明天晚上发生的事情,这就属于虚假的资料。再者是伪造作者,也许是因为当时要提升某些史料的地位或增加其价值,将史料的作者伪造成当时比较显赫的人物名字。这类伪造作者的史料辨别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是如果可以找到并确定同一位作者的真迹,比较之下就相对容易发现伪造的史料。对于伪造了作者的史料,史学家也许可以从伪造原因着手,也许会有更多收获。

辨别难度较高的伪造史料是真假混合型史料。这里指的真假混合是指原本史料是真实的,但是当时的人为了某种目的对史料进行篡改。有许多谣言也会被记录,一些事件的真实面貌往往因为人们的口口相传发生了改变,可能一粒芝麻最后被传成了西瓜。历史材料因为所处时代人们的主观意识影响变得更加有迷惑性。

三、主观意识与“历史”

人的主观意识偶尔会在著作里浮现。李维有着极高的文学素养,他写的《罗马史》大部分是客观现实,但是也有部分浪漫的色彩,罗马被描绘的如此美好,罗马的统治者是如此英勇,人民是如此淳朴。不得不说,太主观的情感描述会让历史的真实性大打折扣。研究历史,正确运用主观能动性是很重要的。但是“历史”是否就是一部主观的思想史呢?

科林武德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笔者认为这个论断似乎有些太注重人的主观性。环境会对一个人的思考方式有影响,也可以说是有限制。现在的思维走向可能已经没法与古时候发生那些历史事件时重合。历史的真相有其本质表现,而史学家的理解却可以有多种,可以说在保证立场与方向不犯错误的情况下,每个历史学家都拥有自己的一部历史,这个历史是独特的。

对待历史的因果问题不能简单的下定论。人类的思维总是会受一些“常识”的影响。先验地接受任何解释可能会使原本的假设当做事实对待。原因是需要证实的,证实的过程是必须谨慎的。浅表的历史分析是令人失望的,真正的原因不去努力是不容易发现的。

四、小结

“历史”是有魅力的。它可以让现在的人们发现过去的美。但是想要研究“历史”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初学历史可能会走很多弯路,例如在研究“历史”时,过于简单的运用“剪刀加浆糊”理论。

科林武德在他的史学理论著作中也提到了这种错误的研究历史的方法。“剪刀加浆糊理论”中剪刀在书中的意思是大量利用权威的已有知识,然后加上一点自己的论述最后以浆糊粘合,形成自己的理论。如果这个剪刀代表割裂,即把历史事实整体割裂开来,为了引用而引用,那确实是错误的,这可能会使这部分事实丢失本来面目,也会产生人们误解事实的后果。当然这个剪刀如果正确使用也可以剪出理想的结果。

谨慎裁剪,剪出自己需要的部分再加以利用。例如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该书引用了大量相关的理论,并且在这些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论,且之前的一些研究也可能会存在不合理之处。沃勒斯坦在自己的著作中很好的利用了前人的理论,阅读起来没有“剪刀加浆糊”的感受,相反会感受到与前人交流的愉悦。这样一来,死板的文字似乎灵动起来。倘若这个剪刀意味着简单复制再粘贴,那这种方法绝对是错误的,是需要批判的。

“剪刀加浆糊”的问题其实也算是学术规范问题。前面提到的是正确利用史料的例子。如果就如柯林武德著作里批判的那种方法来学习历史,那必然会走弯路。抄袭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很多初学者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他人的智慧成果可以借鉴但不可据为己有。

“归根结底,过去只有凭借它对于当前的意义才能复活,历史只有活在现实中才能保持生命力。” 过去与现实间是相通的。如果有人认为“历史”中只有过去,那他就大错特错了。总而言之,“历史”是有价值的,研究历史问题不可马虎大意。史料类型多样,需要历史学家细细甄别。历史上人们的主观意识偶尔也无法反映正确客观现实。历史学家们研究历史也要注意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历史写作中需要遵守规则,以谨慎的态度对待科研。

参考文献:

[1]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张和声、程郁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2]科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7月第一版。

[3]李剑鸣:《“克罗齐命题”的当代回响 中美两国美国史研究的趋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

[4](美)理查德·马里厄斯,(美)梅尔文·E.佩吉(党程程译):《历史写作简明指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