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近期楼市噪音

2020-08-06 14:19严跃进
理财·市场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购房者噪音楼市

严跃进

两会以后,购房者的观望情绪在减弱,加之近期政策放松预期增大、楼市热度上升,购房者自然希望比较清晰地判断市场。楼市的噪音,自然需要排除,购房者需要理性、审慎、科学对待当前市场情况。

6月前后,全国楼市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各种楼市噪音开始增加。此类噪音,集中体现在“抢房”和“抛售”等交易市场中,传递了“过热”或“过冷”的错误信号。部分消息是错误的、没有事实依据,而部分消息则是夸大的、不具有代表性。此类市场噪音干扰了市场判断、影响了预期,是各市场参与主体需要理性看待的。通过此类噪音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明确市场主线,更加客观和准确地看待中国房地产市场。

近期楼市噪音

对近期全国各地楼市交易和热点情况进行总结,至少有6个案例是值得关注的,这也是近期市场讨论比较多的内容。此类案例背后的噪音现象,都和房地产市场稳定思路相悖。从分类上看,类似噪音实际上包括了两种,一种是传递“市场过冷”的信号,包括断供潮、抛售潮等;另一种则是传递“市场过热”的信号,包括“万人摇”等现象。

关于市场过冷的噪音内容,主要有两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关于深圳的断供潮。5月底,市场上有传言,认为深圳市场出现了大量房贷断供现象。甚至有人放出银行工作人员的截图:一家银行的一个网点,5月断供账号达1.3万个。

第二个案例则是关于上海二手房抛售的情况。近期有部分自媒体发文,其标题是“慌了!降162万!降120万!上海一大批业主开始紧急抛房!”,类似文章引起了市场较大的恐慌。

关于市场过热的噪音内容,主要有以下4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关于东莞房价的。某房地产网站发布的《62城二手房冰山指数涨幅排名(157期)》显示,东莞5月第4周二手房价格19751元,环比增长2.7%,涨幅首次超过深圳,排名全国第一。报告宣称今年以来东莞房价猛涨,即将进入“3万时代”。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万人摇”的情况。6月初,杭州某项目登记摇号,最终吸引了近6万人参与,这也是一年来杭州楼市出现的第28次“万人摇”。同样的例子在南京等城市也出现。

第三个案例是关于学区房的。近日有媒体报道,深圳学区房的业主,为了孩子能够上学区内的初中和高中,纷纷到教育局门口下跪。这成为网上沸沸扬扬讨论的事件。

第四个案例则和认筹有关。深圳某项目因连夜排队购房认筹者爆满,被相关执法部门出动清场。政府部门后续也紧急发文规范了认筹流程。

理性看待噪音

对于此类楼市噪音现象,我们应该客观进行看待,从其形成原因、影响机制、市场反馈等角度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不能为此类噪音所干扰,进而形成独立的市场判断。

从原因来看,渲染“过热”和“过冷”市场情绪,是有不同的出发点和動机的。相对来说,渲染楼市过热情绪的较多。这有几个原因:第一,相关中介和售楼处为了加快营销,或者说为了让购房者观望情绪减弱,制造了楼市过热的假象,同时也通过相关公众号文章过多地进行了传播。第二,过多地抓住了某一两个极端项目做文章,可能确实也有比较热的现象,但本身不代表所在城市的趋势,或者说往往拿项目的开盘情况进行分析,本身不具有典型性。另一方面,对于渲染楼市过冷的现象,其原因也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把极个别特殊案例作为普遍案例来分析,通过比较夸大的写法,容易吸引眼球,来增加相关公众号文章的流量或实现所谓的“涨粉”。

从影响方面看,各种楼市噪音的危害都很大,如果处理不得当,不仅会影响市场预期,而且也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比如说前面提及的学区房“下跪”事件,很容易被炒作和遭恶意解读。但是实际上,地方政府已经积极出手进行了管控。近日深圳市福田区发布了此类学位纠纷问题的情况通报:公安机关对煽动和参与违法聚集的2名房地产中介人员已依法做出治安处罚;在6月1日所谓“跪求学位”的7人中,也没有一人今年有孩子需申请学位。类似做法都是为了明确事实,防范事件被歪曲。

客观判断未来

两会以后,购房者的观望情绪在减弱,加之近期政策放松预期增大、楼市热度上升,购房者自然希望比较清晰地判断市场,进而对后续的购房决策等提供参考。而此类楼市噪音出现,自然是需要排除的,这需要购房者理性、审慎、科学对待当前市场情况。

首先是需要明确今年的楼市基调。总体上看,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实际上继续强调了“房住不炒”的定位,对于各类炒房的现象,自然都会面临管控。另外,实际上今年也依然会强调“三稳”导向,尤其是对于稳预期而言,其依然是重要的内容,各类干扰市场预期的行为,自然也会面临管控。

其次则是要从市场基本面来看楼市走向。就近期市场来看,各地预售证审批节奏是加快的,此时客观上使得购房者可以选择的房源增多,市场交易复苏的概率在增大,这也使得各类看空的或降温的说法相对来说靠不住。当然,市场本身也难以大幅升温或者过热,因为当前各房企的去库存压力是加大的,降价促销追赶半年销售目标是主流思路,价格本身也难以大反弹。

最后则要对近期的市场调控方向有明确的把握。“房不炒”“价平稳”“量抬升”的基调不会变,各地的工作重心在于提高市场交易量。当然必须看到,无论什么时候,市场秩序都不能乱,尤其是中介部门、房企营销部门和部分自媒体公众号,更应该在此时敬畏楼市调控的威慑力,不炒作、不渲染、不传谣。只有孤立和消除楼市噪音,楼市才能真正健康平稳发展。

猜你喜欢
购房者噪音楼市
楼市调控是否放松
购房踩坑调查报告
走开,心理噪音!
楼市“她需求”上涨
商品房“售后返租”模式中购房者权益保护问题初探
噪音的小把戏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读者观点
论购房者的消费者地位及三倍赔偿规则的适用性
噪音对身体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