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刀锋看笔锋
——从戴月轩走出的竹刻制笔传人滕占敏的翰墨因缘

2020-08-07 08:07侯文佳
艺术品 2020年5期
关键词:制笔字库刻字

文/侯文佳

编者按:晋成公绥曾在《弃故笔赋》中赞叹毛笔“即圣人之志,非笔不能宣,实天地之伟器也”。毛笔不仅是书写工具,它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功用和内涵蕴藏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坐落于北京琉璃厂的戴月轩是京城久负盛名的笔庄,店门口的“摇曳生姿缘斗管,使转得情在颖毫”一副金字对联记录着它百年制笔的辉煌基业。而这一切的发生,正是承载戴月轩制笔技艺重任的戴月轩传人同心协力、执着坚守的沉淀,滕占敏师傅就是其中一位。经过多年的积累,他突破了传统笔杆刻字模仿师傅刻法的单一刻字模式,通过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探索,将书法、篆刻的元素融入其中,可谓透过刀锋看笔锋,为毛笔注入鲜活的艺术生命力。

滕占敏

1971年生于山东省莱州市。现供职于北京戴月轩湖笔徽墨有限责任公司,戴月轩湖笔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代传承人。从事制笔、治印、刻字工作。自幼酷爱书画篆刻,尤善竹、木、牙、角刻字,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刻有方正字库滕氏竹刻行楷字体。

侯文佳(以下简称“佳”):戴月轩是琉璃厂制笔的老字号,您又是戴月轩的制笔传承人,请您谈谈是什么时候开始走上制笔道路的。

滕占敏(以下简称“滕”):我出生在山东莱州苗家村,这里的制笔传统上溯到清中期。当时村里制笔作坊就有五六十人,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十七八岁的时候,家里就让我跟着制笔作坊的老师傅学修笔,就是给粘好的笔修剪杂毛,也叫择毛。但是,在笔杆上刻字是自己在做笔之余偷偷学的,也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就一直做了下去。2007年底,戴月轩总经理陈培新(现任董事长)经人介绍找到我,邀请我去戴月轩刻字,这一刻就是四十多年。我喜欢尝试在不同材质上刻字,我刚开始也是临摹老师傅刻字,他们刻的字工整细腻,刀法干净利落,我追摹了很长时间,总是刻不像。我一直在练习书法,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用在了刻字上,有了新的突破。

佳:将南北派制笔技法加以融合是戴月轩对民族湖笔业一大贡献,更是戴月轩湖笔店一直以来保持的制笔特色,请您简要介绍一下。

滕:戴月轩湖笔店创建于1916年。所制毛笔具有“尖、齐、圆、健”之“四德”,达到“提而不散、铺下不软、笔锋尖锐、刚柔兼备”的品质特点。戴月轩湖笔不但继承了湖笔的品质特征,保持了羊毫湖笔 “配锋”这一独有的工艺,而且融合了北派狼毫制作技法刚力充足的优点,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毛笔制作的品种类型,为传承传统手工技艺、推动民族湖笔行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戴月轩还首创了在羊毫笔中使用“加健”技术,形成了戴月轩毛笔的独特品质,开创了一代制笔新风。“戴月轩湖笔制作技艺”现已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戴月轩特殊的制笔工艺,曾吸引众多著名的文人墨客,齐白石曾为笔店作画,陈半丁、赵朴初为笔店题写匾额,张伯驹亲作一首“清平乐”赞美戴月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戴月轩为国务院办公厅专供湖笔。毛泽东、周恩来、彭真等老一辈革命家所用的湖笔均为戴月轩定制,如今在中南海菊香书屋和天津周恩来纪念馆都能找到印证。

制笔过程、刻字工具

北大方正字库—滕占敏竹刻字体

佳:您在制笔工序中主要负责刻字,能简要介绍下刻字的技法和您个人形成的风格来源吗?

滕:刻字是制笔的最后一道工序刀法,也是使毛笔锦上添花的重要环节,它从另一方面体现着毛笔的文化内涵,也彰显了书写者的个性情怀。经过多年的积累,结合自身对书法、绘画和篆刻的学习和研究,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刻字中,以刀代笔,赋予字体以意蕴和神采。刻字的主要刀法有单刀法、双刀法和回刀法。用刀刻是从下往上,而用笔写是从上往下,写字和刻字都是相互影响的。下刀、运刀和收刀的过程就像是写书法的过程,右手侧刀下切,调整好刀锋角度,如同书法里的中锋用笔,同时左手配合转动笔杆,“横画”就逐渐表现出来了,真正的技巧不是刀功有多好,而在于左右手的配合。我平时喜欢临写“二王”“宋四家”的信札等,在刻字的细微处融入不同字体的精到笔法和章法,例如篆书中的方笔,在刀刻中就要注意切入的角度和方向,两手同时配合,在笔杆的转动之中实现微妙的线条变化。最容易表现的是楷书,草书和篆书相对比较难表现。我喜欢尝试在不同材质和器物上刻字,比如臂搁、笔筒、扇子等文房器物,不同材质对雕刻的要求也不同,比如木头有各种斜纹,雕刻时会影响线条的曲直度,在雕刻时就要先把“漕路”刻出来,把纹理断开。各种困难我都愿意克服,不断试验找到用刀法的替代办法。

佳:目前戴月轩制笔师傅的数量和队伍规模是怎样的?在师徒教授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或者是传承中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滕:制笔的工序很多,制笔师傅一共8人,都是一个整体,互相协助,先由王后显师傅带领制笔、分配任务,他是戴月轩湖笔制作技艺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我除了刻字,也参与其他工序。大工序分为水盆、干作和刻字,每个工序2至3人。每个月制作3000多支笔,平均下来每人每日完成十几支笔。我在戴月轩有个徒弟,他是聋哑人,但是干活特别认真。许多教授步骤无法用语言交流,我就写下来给他看,他学得很快。手艺主要靠的口传心授,手把手的教,但是做这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其他手艺也同样面临这样的困难,工资少、劳动强度大,短时期成效不明显,这些都是制约手艺队伍规模发展的原因。希望通过荣宝斋《艺术品》的宣传,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这项手艺,只要有年轻人愿意学,我就会教,这是中国的东西,是文化的东西。

戴月轩内景

滕占敏 竹刻作品

佳:您在制笔、刻字方面有自己的追求,并且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标准,并为方正字库设计了一套字库,请您谈谈在当下工业化、印刷字泛滥的时代如何定义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

滕:说到与北大方正字库的合作,要感谢伯乐—方正字库设计总监仇寅。有一天,爱好书法的仇寅去戴月轩买毛笔,爱字的他被毛笔上所刻的字深深吸引,于是他就找到了我,想把我刻的字做一套字库。为了刻好这套字体,我首先去选材料,考虑到规范、统一性,都要选粗细差不多的。因为自然成长的竹子不可能都一边大,我就一根一根地去挑,挑选时用卡尺卡,最后选出的粗细几乎都是一样的。选材花费了很长时间。选完材之后,就开始动手刻,边刻边琢磨,一点一点地研究,找出其中规律,再一点一点地刻,最后花了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近1万字的字库规模。方正字库一下投入了200多万购买设备,将这些竹刻字体做成电脑字库。面对机器大生产的时代,电脑印刷字体取代了传统审美,格式化、标准化成为一种衡量标准,传统刻字造价高、效率慢很难适应快节奏的生活需要。但值得庆幸地是,现在很多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愿意欣赏和收藏,这是让我们手艺人最为欣慰的事。我个人就比较喜欢古人经典的作品,学习古人的字,就要在个人心性、学识涵养上更为贴合古人,写出来、刻出来的字才有古意。

佳:戴月轩发展至今,历经五代传人的薪火相传,请您介绍一下戴月轩的传承发展之道。

滕:百年来戴月轩坚守戴月轩湖笔制作技艺,秉持精益求精,脚踏实地,创新求索的工匠精神,戴月轩人以“德”制笔、以“德”做人,坚守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不仅制作经营毛笔,还肩负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近年来,文化市场需求趋于多样化,戴月轩适时开发出适应多元化消费需求的“戴月轩”品牌系列毛笔文化产品:“笔中情”系列胎发笔、情侣笔;礼品笔系列百福百寿、吉祥如意;“中国情”系列国粹、国之宝等。为提高戴月轩的经济效益,提升“戴月轩”品牌知名度,扩大戴月轩湖笔消费群体,传承繁衍“戴月轩湖笔制作技艺”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戴月轩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来戴月轩购买毛笔的顾客都不禁要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神奇,了解毛笔文化更多的内涵,这就使得戴月轩湖笔传承人又成为中华笔文化的宣传者和代言人,他们耐心细致地为参观者讲述毛笔的历史、讲解制笔的工艺。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发展到今天,因其自身的局限性,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失传的困境。谈到这个话题,王岐山副总理莅临戴月轩曾经讲过的话坚定了师傅们做下去的决心:“做笔的做到现在不容易,你们一定要坚持做下去,有什么困难说,政府支持你们!”有政府的坚强后盾做支撑,有社会各界的关注做动力,相信我们戴月轩传人会满怀信心地将“戴月轩湖笔制作技艺”这一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光大。

猜你喜欢
制笔字库刻字
中国制笔行业2021年经济运行情况
沈辰绘画作品欣赏
智海急流
No.2 喜茶联合汉仪字库推出微型书和书签
商朝——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论笔
论笔
莫让景区刻字成为习惯
字库字体侵权系列案例分析研究
老家的惜字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