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语儿童对全称量词否定句的习得研究

2020-08-07 02:58李炎书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全称否定句量词

李炎书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外语与通识教研部,辽宁 沈阳 110167)

一直以来,儿童习得量化辖域的研究是语言学的重要课题。有大量语言学家针对这一课题就不同语言进行相关研究。这项研究可以帮助学者了解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逻辑思考能力,同时对儿童语言习得过程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可以说,否定和量化的共现研究是对量化辖域研究的延伸[1]75,是建立在量化辖域研究的基础上的,因为儿童在理解这类句子时,必须对量化辖域有了初步的理解并掌握一定的量化词汇。否定和量化的共现研究同时也涉及许多有关语义、句法层面的问题。本文将否定和量化二者结合起来,考察儿童对量化否定句的习得状况。

一、相关研究成果

Philip在Event Quantification in the Acquisition of Universal Quantification[2]一文中,对儿童在理解全称量词“every”和存在量词“a”共现的句子时所表现出的对称反应进行了研究。对称反应即Symmetrical response,是指针对“every boy is riding a pony”这句话,儿童认为只有当“boy”和“pony”这两个集合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时,这句话才为真。对此,Philip提出了“事件量化解释”。Philip认为,儿童之所以和成人有不同反应,是因为儿童在对上句的理解中更倾向于将“every”所具有的辖域关系赋予所有的“individual events”,而在成人语法中,仅仅赋给“individual object”。徐火辉,缪小春和桑标都针对汉语儿童对量化否定句的理解做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含有全称量词的句子中,当否定词否定整个谓语部分时,4岁组的儿童已经基本都能理解。而当否定词位于全称量词之前(如“不是每个……”)时,儿童理解起来困难要加大很多。根据这一现象,他们用表层结构和底层意义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初步的解释[3-4]。

二、实验设计

研究目的:考察汉语儿童对含有逻辑量词的否定句的习得状况。

实验对象:沈阳市旅游学校附属幼儿园,随机抽取的12名儿童,年龄分布为4~6岁。

题目设计:否定词的位置主要分为两大类:对逻辑量词的否定和对谓语部分的否定。本实验不涉及对逻辑量词和谓语部分的双重否定。

本实验将实验题目总分为两大类:(1)含有全称量词和否定;(2)含有全称量词、否定以及存在量词。题型如下:

Type 1:每个小朋友都没在吃苹果。

小哥哥没打开所有的盒子。

不是每个小男孩都在吹泡泡。

Type 2:不是每只小鸭子都拿着一个气球。

老师没给每个小朋友一个苹果。

实验方法:真值判断法。

测试程序:个别测试。告诉儿童去做游戏。

(1)有图题:给他们展示彩色图片,测试者就图片内容说一句话,让被试判断是否与图片相符;(2)无图题:测试者用小玩偶配合,给被试讲个故事,故事结束后,就故事内容引出一个第三方角色(本实验中是一只老鼠玩偶)对刚才的描述做一句总结,或正确或错误,让被试判断,并做记录。

三、实验结果分析

本文将从4个方面对实验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首先,含有全称量词的否定句中,全称量词在主语/宾语这两个不同位置的比较(见表1)。

表1 否定句中全称量词在主语/宾语位置的实验结果

由表1可知,儿童对全称量词在宾语位置上的否定句理解更佳,这一结果与Crain[5]的结论基本一致。

其次,含有全称量词的否定句中,否定词否定谓语部分(句式a)和否定全称量词(句式b)的比较(见表2)。

表2 否定词否定谓语部分和否定全称量词的实验结果

句式a,一共4道题,12个孩子,8个错误答案,正确率为83%;句式b,一共10道题,12个孩子,32个错误答案,正确率为73%。

研究发现,儿童普遍对否定词否定谓语部分的句子理解更好,这个结论与徐火辉的结论相同。徐火辉的研究结果表明,4岁组的被试能正确理解句式a,但对句式b理解的正确率仅为26.3%,5岁组为53.8%,6岁达到68.8%,也就是说,儿童在6岁以后对句式b的理解才越来越好。本文中被试的平均年龄为6岁,对句式b的理解正确率为73%,这一结果和徐的结论基本一致。缪晓春和桑标对上述现象给出了一种解释,对句子意义的判断时间取决于句子的表层结构和它的底层意义之间的关系。两者较为一致的句子,判断的时间短。如果两者之间有距离,那么从表层结构到底层意义,需经过一定的转换操作,判断的时间就长。本实验中,句式a的表层结构和底层意义一致,理解起来更容易;而对于句式b的理解,需要从它的表层结构到底层意义进行先肯定后否定和从部分到整体两方面的操作,因此,理解起来更复杂,更难习得。

再次,含有全称、存在、否定的句子与具有相似结构的含有全称、否定的句子的比较(见表3)。

表3 含有全称、存在、否定的句子和含有全称、否定的句子的实验结果

对这两句话的实验预期是,例(3)句同时含有否定、全称和存在量词,与例(4)句相比结构更复杂,应该更难懂,然而,实验结果却与预期不相符。这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探讨。针对例(3)句的肯定句形式“每只小鸭子都拿着一个气球”,Philip认为存在symmetrical response[2],并提出了 Event Quantification Account进行解释,这也需要在之后的试验中进行验证。

最后,含有全称、存在、否定句子中双宾结构的分析。

例(5):老师没给每个小朋友一个苹果。

针对“老师给每个小朋友一个苹果”这种句式,有两种解读,笔者想通过实验看看儿童对于上句的否定句更倾向于哪种解读,并给出适当解释。

在本次实验中,12个被试中有5个被试给出的答案是不正确的,正确率为58%;并且儿童更倾向于对全称量词取宽域。“同构原则”和“事件量化假设”可以解释我们的实验结果。“同构原则”强调儿童更倾向于参照量词短语在显性句法上的位置来决定量词辖域。“事件量化假设”指出在一个同时含有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句子中,儿童更倾向于给全称量词取宽域。也就是说,针对例(5),儿童倾向于给全称量词“每个”取宽域,只有当“小朋友”和“苹果”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时,儿童才会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

结论

本文主要考察儿童对含有全程量词和否定句的理解情况,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6岁左右儿童对含有全称量词的否定句习得状况是比较好的,已经基本可以正确判断;(2)在实验结果分析部分,大部分结论和前人的研究结果都有共同之处,说明汉语儿童和英语儿童在对量化否定句的理解和习得上遵循着共通的规律;(3)对于和实验预期不符的项目,还需要进一步在较大的样本实验中加以验证,争取给出合理解释。

猜你喜欢
全称否定句量词
2022年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常用缩略语
2022年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常用缩略语
2022年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常用缩略语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量词大集合
can have done用法小结
2019年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常用缩略语
学写双重否定句
量词歌